戴建荣古诗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_古诗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02 07:13: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心得体会】

戴建荣古诗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诗教学心得体会”。

第1篇:听戴建荣的古诗教学有感

听戴建荣的古诗教学有感

我有幸聆听了上海名师戴建荣老师的语文课。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戴建荣: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名师。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古诗文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古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在全国小语界有一定的影响。戴建荣老师的古诗教学包括:读、唱、吟、舞四个部分,四个部分有机组合,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我们听了他执教的两节古诗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赏鹅》。“读诗句—明诗意—进意境—悟诗情”。长期以来,我们的古诗教学一直就是教师一首一首的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古诗课堂教学环节按部就班,一成不变。教师教得困难,学生学得乏味。戴老师没有采用传统的古诗教法,而是用他的古诗“吟唱”教学法,带领学生一起去品味了经典的古诗文化,让我们每个听课者也情不自禁地随之吟之,歌之,舞之,他的教学情节感染了听课的每一位老师。

我在边听课边思考:如何进行古诗教学改革?如何使小学古诗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因此,我汇报的题目是:听名师上课,我们学什么?

是他的动作语气?我们学不来。是他驾驭课堂的能力?我们学不来。是他的文学内涵、我们更学不来。其实,我们听课,不能仅仅去学名师的课堂教学技巧,而是应该透过名师的一招一式,去领悟他们的教学思想。就像读一首诗歌,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那些美丽的语言上,而是要透过语言去领悟诗歌的深层含义。名师上课,看似随意,其实,一招一式都蕴含着他们理解的教学思想。我们只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真正的学到一点东西,并且为我所用。因此说:听名师上课,我们要——领悟教学思想,感受魅力课堂。

一、诵读法,耳目一新

我们都知道“读”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平常我们也很重视古诗的朗读指导。然而,戴老师提倡和实践的读却非一般。可以归纳为三个要点,五个程序。

三个读的要点是:一是读得通顺;二是读出节奏;三是读出感情。

读,贯穿始终,重在指导。五个读的程序是: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领读,引导学生体会节奏;三是讲读,老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让学生做出平仄标记(学生初次接触时由老师做好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五是离开文本读,即积累背诵。

既然是诵读,就不单单是动口朗读。戴建荣老师自创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法的操作要点为“读之,吟之,歌之,舞之。”在吟诵中,师生或摇头晃脑,或手舞足蹈,或悠闲自在,或悲喜交集。学生俨然就是诗人,教师沉浸,学生沉浸,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放录像)

二、手语演,积极调动

手语其实不难,经过美化以后的手语,诗的意境之美,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当你用手语,用肢体语言的时候,你就是美的化身。正象于永正老师说:“你站在了舞台上,你就是课,课就是你了。”每次读诗、每次唱诗、每次舞诗都很投入„„

他的手语表演,我认为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现了夸张化的情感,包括平音的延长,太延长了,以至于学生觉得读得有趣;二是读出不同的语感,五言、七言诗句语感基本相同,但按照戴老师大的节拍就与众不同了。如“白日依山尽”和“床前明月光”是不一样的。这样教都吸引成人的眼球,怎会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

三、策略多,恰到好处

策略一:边听边想象法。戴老师在范读《送元二使安西》时,让学生闭眼想象,听前引导:苏轼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看你们能否透过文字看到那美丽如诗的画面?闭眼倾听,边听边想象。

策略二:读诗韵味法。“我注意到你读的时候脑袋还一点一点的,你在感受我们古诗的韵味儿。这就是摇头晃脑读古诗。”

策略三:读诗断句法。“读诗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读出停顿,有时要重度。”

戴老师的阅读古诗法并不新颖,这些方法在我们的古诗教学中也经常运用,妙就妙在他把读古诗融入课文的讲解中。那么恰到好处。

策略一用在整体把握诗歌时;策略二用在学习第一句诗句中;策略三用在理解整首诗之后。教学流程那么自然流畅,理解情感是那么水到渠成。不能不说教学设计精妙。

三、情贯穿,文化积淀。

听戴建荣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那种感情的流露让古诗的28个字情意浓浓。举例(导言):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所以称之为渭城。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为“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啊;这一路,要走上大半个中国;这一路,即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也得走上半年多;这一路上,陪伴他的黄沙漫天,满目荒凉。元二即将远行,此刻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即使元二一刻不停地返回来也要整整一年哪,更何况,他是奉着皇帝的使命去的呀。一年能回来吗?„„王维五年之后就去世了,所以这不仅是一首送别的诗,也是诀别的诗啊!

教师只寥寥数语就把我们平时所做的写作背景的介绍和感悟诗情,升华情感完成了。听过这些,我们会怎样读这首诗呢?可见,教师自身蕴含的情感,和感染给学生的情感是基于对古诗写作背景的全面了解和对整首古诗研读之后产生的情感,所以说古诗教学“情”字当头。(放录像)

在教师讲解“阳光”时,教师引用诗句“西出阳光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在讲解“劝君更尽一杯酒”时,教师引用诗句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讲解“西出阳关无故人”时,引用的古诗是:《赠汪伦》。这种用诗句解读诗句,用诗句诠释情感的做法是以古典文学为背景的。所以说教师仅仅讲解的是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吗?不是的,是对离别诗的总体把握。要做到讲深讲透,渗透的是古文化的积淀。

四、大语文观,功底深

戴老师研究古诗可是颇有心得,造诣很深。首先他对“平长仄短的规律”研究极深,以至于他古诗教学包含诗书儿、儒雅气。这可不是一朝一日的功夫。他对“元二”、“董大”的解释也是古文化中的一个元素。

另外,听了戴老师的课,我就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古诗究竟在古人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占有什么地位?使得古诗写作数量多,研究古诗的后人也宜乎众矣。戴老师的古诗教学强调吟之舞之,我认为这是对古诗文化很好的理解,古诗就是文人墨客吟之舞之的流行元素,戴老师把这种理解融入到教学之中。

总之,观摩了特级教师于永正及其弟子的课堂教学及精彩讲座之后,我和在场的所有听课者一样都认为此次听课,听有所值,思有所得。我们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名师课堂教学的现象领悟到他们内在的教学思想,教师唯有高品位读书,陶冶情操,充实自我才能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恰如其分地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才会绚丽多彩,教学才会精彩纷呈„„

第2篇:代建荣心得体会

学习代建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民族小学 杨娅

“特殊教育不仅是生命的精神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责任,其根本使命是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发挥生命潜能,引导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生命的解放和实现。”代建荣如是说,“改变一个学生,解放一个家庭。拿金牌是次要的,让孩子们在训练中转变,让他们自食其力,才是我们付出的真正目的。” 这是代建荣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他也用他每个真诚的微笑,用他每个踏实的动作,用他每天朴实的生活践行着这种认识,履行着老师的责任,诠释着老师这个朴实却蕴藉深刻生命意蕴的字眼。

通过学习代建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触动.代建荣是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体育教师。他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特奥讲师、高级教练员。从事智障体育教学19年来,他不断钻研业务,克服各种困难,成为云南特奥运动的具体实践者和项目推广人。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及特教教师培训,是教育部“十五”特教研究课题4名骨干成员之一,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十多年来,他带领112人次智障学生参加全国及世界特奥会,摘得53金45银46铜,其中共有10名在校学生运动员入选国家队。作为中国智力残疾人国家篮球队主教练,他和学生共同参加了世界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特奥会。曾荣获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特奥讲师、云南省优秀教师、昆明市百优园丁、昆明市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刚进新萌学校时,面对不熟悉的特殊学生,因材施教从何谈起。为了真正了解学生,代建荣积极和学生交朋友,尽量在课间和学生做游戏,放学后和高能力学生打篮球,午间还监护学生午睡。特别是午睡,让他真正了解了学生。

在教学中,代建荣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要。例如:在练习跑的过程中丰富跑的练习内容,多次变换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在练习中采用追球跑,教师抛球学生追,对跑得快的学生老师抛球力量大,跑得慢的抛球

力量小,他们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树立了成功感,主观上认为自己可以克服自身障碍进行体育活动,参与跑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学校多次送他外出学习培训,让他对特殊教育的内涵有了新的领悟。在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积累基础上,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并在《现代特殊教育》等相关刊物发表。个人被评为昆明市五华区“体育学科带头人”;被推荐为“市突”专业技术候选人。在云南特教骨干教师培训中,多次提供示范课;在西南片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60名省级特奥教练员培训中,唯一一名晋级为国家特奥高级教练员,在同批高级教练员中,又首先成为国家特奥讲师;同时,连续两届评为昆明市五华区“十佳业余教练员”。

代建荣积极进行特奥(智障体育)训练和推广。十几年来,代建荣将特奥开展的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训练的特奥运动员由高能力扩展到低能力、训练项目由少到多、训练方式由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教学与训练相结合。

代建荣积极组织开展特奥运动中的融合运动、领袖计划、培训、志工招摹,在家长会中融入家庭论坛内容。让特奥运动员与伙伴(普通学生)按照融合运动的规则进行篮球训练,增强特奥运动员的社会融合性,在训练中获得友谊、获得尊重、自信,取得一定效果。

除了在运动场上证明特奥运动员的能力外,创造各种机会,培养运动员领袖,让他们成为助理教练、学校特奥会的组织者、校外特奥的宣传者,让他们做一些从来未做过的事,全面提高特奥运动员的综合能力,“领袖计划”在基层学校得到落实。

他还召集了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特奥培训和宣传,登记志工的体育特长、联系方式,需要时召集他们进行特奥运动的开展。并引导家长、亲友在业余时间,在学校、社区带领子女开展特奥运动。

作为国家讲师,按照中国残联的要求,代建荣参与了云南、贵州、广西三地的特奥教练员培训的授课,在培训别人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和授课水平,并抓住与国内同行接触的每一次机会,积极探讨特奥的推广以及实际困难解决的方法、技巧。代建荣除完成云南、贵州、广西的授课以及本地区、学校的特奥任务外,还注重与云南盘龙区、东川区、文山、曲靖、昭通等地教练员的交流与指导,为特奥运动在地州开花尽了个人的努力。

由于长期坚持训练和组织校内特奥运动会,学生的运动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在学校的支持和2008年成立的体育组教师的协助下,带领学生参加了以下比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教学中,他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把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开展了《新萌学校低年级重度智障体育校本课程的研究》、《五华区新萌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智障儿童感统训练方法的应用与开发研究》等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教育部立项课题《云南民族地区中重度智障儿童素质提高的方法和研究》和省教科院立项课题《云南智障学校融合教育研究》,其中,《云南智障教育学校融合教育研究》获昆明市五华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体育教学问题转化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促进了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智障儿童在体育课中身体素质不断发展,运动技能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

由于个人对特殊教育、对智障体育的无私付出和对云南残疾人体育作出的贡献,代建荣分别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昆明市“优秀园丁”,两次被中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学校两次被评为全国特奥工作先进集体,一次被评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8名学生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特奥运动员。一个基层单位,学校、教师、多名学生被评为全国特奥先进,这是少见的。目前,五华区新萌学校发挥着云南特奥实践观摩基地、交流中心和示范点的作用。

在兼职工作中,代建荣被评为昆明市优秀工会工作者,新萌学校被评为五华区“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学校工会被评为五华区“学习型组织”。

作为老师,代建荣是幸福的,因为他深深懂得给予学生的幸福越多,自己收获的幸福就会越多。正如谈到为什么如此用心,代建荣的回答很深刻:“医学的终止,是教育的开端。我始终坚信,当医学手段已经无能为力的时候,好的教育一定能够有效激发智障孩子的潜能,唤起他们的生命意识,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为一名基层培智学校体育教师,他深深知道,智障儿童的生命发展,生命质量,完全可以在校期间得到改变和提升,尽管所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但他将像特奥口号一样,“勇敢尝试、争取胜利”,为了智障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播种真情,浇灌理想,让生命之火在崇高的特教事业中燃得更旺。让云南的残疾人教育、体育事业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19年风里雨里,他把残障孩子们推上冠军领奖台。那一刻,最闪亮的不是金牌,而是一个道理:特殊教育既塑造人的身体,也塑造人的灵魂”,代建荣便是这样的一位老师。

2012年11月21日

第3篇:学习代建荣心得体会

学习代建荣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代建荣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代建荣是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体育教师,从事智障体育教学19年。在学校的培养下,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探讨特教规律,克服学生病因复杂、运动能力极其低下,教材内容满足不了学生特殊需要等困难,成为一名业务突出、师德高尚的教师。是云南省优秀教师,昆明市“优秀园丁”、“优秀工会工作者”,两次被中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是教育部“十五”特教研究课题《云南民族地区中重度智障儿童素质提高的方法和研究》4名骨干成员之一,省教科院立项课题、五华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云南智障学校融合教育研究》的主要成员,云南特奥运动(智障体育)的具体实践者和项目推广人,也是云南目前唯一的特奥国家高级讲师、高级教练员。

由于长期坚持训练和组织校内特奥运动会,学生的运动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在学校的支持和2008年成立的体育组教师的协助下,带领学生参加了以下比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时间地点运动会名称运动员成绩

1996.11上海亚太区首届特奥会1人1金3银2铜

1997.12香港香港特奥会二十二届城市邀请赛4人8金3银1铜

2000.5上海中国第三届残运会2人1金

2001.10北京中国特奥篮球年度赛3人1金1银1铜

2002.5昆明云南首届特奥会15人15金4银1铜

2002.9西安中国第三届特奥会12人5金9银7铜

2003.12湘潭中国特奥篮球年度赛8人1金2银1铜

2004.7.2沈阳东亚区特奥乒乓球赛2人4铜

2006.7.26哈尔滨中国第四届特奥会11人2金8银6铜

2007.10.2上海世界十二届特奥会5人3金3银2铜

2009.7.1昆明云南融合特奥足球赛16人2金3银3铜

2009.9.21西宁全国特奥乒乓球赛5人3金2银2铜

2009.11.3昆明省残运会3人3金1银

2010.9.19福州全国第五届特奥会30人14金4银9铜

2011.5.20北京全国特奥田径赛12人10金8银9铜

2011.1.28武汉全国特奥篮球赛9人1银1铜

2011.6.25希腊世界十三届特奥会5人2金1银1铜

合计112人次运动员73金53银50铜,其中省级20金8银4铜,国家级以上53金45银46铜,集体奖牌已统计在内。

其中2007年、2011年共有10名在校学生运动员入选国家队,代老师作为中国智力残疾人国家篮球队主教练,同学生共同参加世界十二届、十三届特奥会,去年在北京集训期间,篮球明星姚明专程到集训地看望我校篮球队员、为球衣和篮球签名,并跟随至希腊观看了三场比赛。国内及世界近百家著名媒体进行报道。代建荣又一次用自身的努力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云南特殊教育的成果和70万智力残疾人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名基层培智学校体育教师,他深深知道,智障儿童的生命发展,生命质量,完全可以在校期间得到改变和提升,尽管所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但他将像特奥口号一样,“勇敢尝试、争取胜利”,为了智障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播种真情,浇灌理想,让生命之火在崇高的特教事业中燃得更旺。让云南的残疾人教育、体育事业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第4篇:风格独特的古诗教学听戴建荣老师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有感

风格独特的古诗教学——听戴建荣老师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有感

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戴建荣老师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教育智慧,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戴老师在执教《送元二使安西》中,采用“读—唱—吟”三步曲,引导学生咀嚼和体悟诗句的情味,在反复吟唱与融情想像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他独具匠心,教风新颖,把“读”放在首要地位,指导学生说出节奏,唱出韵律、吟出诗味。把第一、二句借助课件展现塞外苍凉的景象,把学生引入边疆荒漠,感悟诗人身临其境与朋友别离的凄惨、依恋、难割难舍之情,为理解第三、四句作好扎扎实实的铺垫。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戴老师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教学“劝君更进一杯酒”一句,自问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怎么感觉到它不是一杯酒,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让学生读中去品味,唱中去思索,吟中去感悟,品出了无奈,品出了悲伤,品出了离开朋友的伤心!在通过对“酒”的多元解读后,进而劝慰老朋友:请再喝下一杯离别的酒吧,是杯友谊的酒,是杯连心的酒,是杯祝福的酒啊!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试想此情此景,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很难生成,当平面的诗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想像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进入情境,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喷涌而出,一泄千里,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一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切祝福。

总之,戴老师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读—唱—吟”三步曲,以情感为主线,给课堂注入了浓浓的人文色彩。语文课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融合,感情是一个不错的平台。知识是浸润着感情的知识,过程是流淌着感情的过程。能力因有了感情才有动力;方法因有感情才有了灵性。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古曲,古乐等艺术形式与古诗相激荡与共和。课有了活的意蕴和美的意境,真正做到情在自己读中感,理在自己读中悟。意“吟—唱”的魅力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魅力

来源:教育网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古诗题目)原文地址

戴建荣古诗教学实录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戴建荣古诗教学实录,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戴建荣古诗教学实录

戴建荣古诗教学实录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戴建荣古诗教学实录——《静夜思》,欢迎阅读参考。一、揭......

听戴建荣的古诗教学有感

听戴建荣的古诗教学有感我有幸聆听了上海名师戴建荣老师的语文课。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戴建荣: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名师。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古诗文......

戴建荣教学心得体会(精选6篇)

第1篇:代建荣心得体会学习代建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民族小学 杨娅“特殊教育不仅是生命的精神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责任,其根本使命是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发挥生命潜能,引导生命发展,提......

戴建荣静夜思实录

戴建荣《静夜思》课堂实录一、揭题读题,初识平仄师:每位同学前面都有一张纸,拿出一支笔来,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准备写字了,注意一拳、一尺、一寸,写字姿势要标准。我们一起来书写今天......

下载戴建荣古诗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戴建荣古诗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