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_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9 07:30: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锦州师专初教一系普师2001级2班 董 薇

指导教师:岳 强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提高人才素质,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小学生思维的特征是随着儿童大脑的发育,随着知识的增加和智力水平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数学课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的书香关系的科学,应用极为广泛。因此,增加思维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呢?我的教学体会是:

一、重视认知过程的教学,培养思维的有理性。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分析。只有重视学生获取思维的过程,才能不断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教学方法上,我们要努力选择适当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维。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二册中32—5=(),根据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投影仪演示之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每人手中准备了小棒,从32根小棒中拿去5根,还剩几根?怎样拿法?2根减去8根不够减怎么办?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拿法:第一种,打开一捆和2根合成12根,再减去5根,剩下27根;第二种,打开一捆(10根)拿去5根,剩下5根和原来的22根合起来,共剩下27根。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自己动手操作,建立表象认识,在直观形象中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从教学内容上,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准备题的教学,为获取新知识搭桥、铺路。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32—5=()20+7=(),让学生回顾两个知识点:即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知道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十位退1作几再减?为课本学习“相同数位的数相减,个位不够,从十位退1作10再减”作铺垫。二是注重弄清算理,运用迁移理解算理。只有弄清算理,才能正确进行计算。三是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如教学求两位数相差关系的应用题,出示例题后,让学生讨论:①题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是谁与谁比多少?苹果多还是梨多?②我们已经知道鸭梨的个数多,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③要求鸭梨比苹果多几个怎么算?这样的教学,学生在操作直观的基础上,不但对数量关系比较清楚,而且掌握了分析的思路。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解答应用题,关键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出解题思路,实际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也是初步训练和运用分析推理的过程。

二、重视语言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思维的自觉性,我注意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如:教学8+5=()要求学生边摆小棒边思考边说“8+几得10,8+2的10,就把5分成2和3,8+2凑成10,10再加3得13。”又如,在学习“相等和不相等”一课时,要求学生从散乱图形中进行整理,而后比多少,说出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形成多和少的概念,这样做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能促进学生有条理地思维,又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思维。

三、重视科学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的有效方法。我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先练正确后练迅速,有速度和量的要求。思维的敏捷性以思维的合理为基础要以思维的正确为前提。为了提高思维的敏感性,必须在正确的前提下,逐步训练学生的速度。如,20以内的加减法,8+5 7-2 13-5等开始时需要10秒钟左右,以后的训练要逐步提出可行的速度要求,逐步缩短计算的时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

2、用多种方法解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多向思维为基础,在低年纪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从一题多解入手,让学生灵活选择信息,灵活选用解题方法,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如:32-7=?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学生多种解法思路如下:①12-7+20=25②10-7+22=25③30-7=2=25④32-10+3=25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哪种解题方法好就灵活地运用哪种解法。一道题采用了多种算法,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有正面思考和反面思考,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及多防卫观察思考问题等等。如:用6跟火柴能摆成4个三角形?怎么摆的?如果只从平面图形角度思考是无法摆成的,只有从立体图形角度思考才能摆成。又如:解答相差数量的感知的应用题,必须弄清谁与谁比,大数和小数各是谁?已知谁?求谁?解题的思路是这样的:

大数-小数=相差数

小数+大数=大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教学中,训练随时多角度地分析,思考,灵活选用解题方法,就能找到简便的解题思路。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问题是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不会质疑问难怎么办?在教学中,岁不敢质疑问难,教师要求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若有出现质疑问难的好苗头,善于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对不会质疑问难,教学要注意引导。教学中,我们首先知道学生质疑问难的主要内容,如课本中的“想一想”带问号的方框内的概念和解题方法等。其次知道学生学会质疑问难的一般方法,如教学有关概念时,可以体温概念是怎么说明,怎么表述的,它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关键词是哪几个?能否删去,增加或改动某一个次,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教解题方法时,可以体温解题的依据是什么?解题方法是否正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等。由于重视学生质疑问难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就会逐步提高,从而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是机器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与课堂,工夫下在课内,教师只有牢固树立全面,整体的教学教学观,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着眼整体发展,加强双基训练,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培养具有较高数学素质的,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做出贡献。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思维训练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思维训练和乐镇中心学校吴妹容低年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显得更为困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中,“既要关......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提高......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青腰中学:欧征“要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浅谈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江宁区岔路学校(小学部)俞萍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教兴国”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高要求:知识与能力如何......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固安县柳泉镇中心校张振波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二期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要带给学生充实的思维过程。因此,可以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

下载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