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_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

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8 21:17: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目录

摘要................................................................................................................................2 第一章 引论..................................................................................................................4 1.1问题的提出....................................................4 1.2情感态度目标的重要性..........................................4 第二章 情感教育研究综述..........................................................................................5 2.1情感、情感教育和数学情感教育简述..............................5 2.2情感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5 第三章 情感教育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6 3.1学生数学学习中在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6 3.2情感因素的主要成分及相互关系..................................6 3.3情感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7 第四章 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理论构想..................................................................8 4.1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8 4.2情感教育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目标................................8 4.3情感教育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发生原理............................9 第五章 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9 5.1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着手点...............................10 5.2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方法...........................13 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摘要】 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新课程标准。这说明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学习和传授新知识,还有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还应当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情感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一堂课的灵魂所在,贯穿于整个课堂,虽然数学偏理科但它额情感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如何教师如何把握情感与认知两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在情感和认知上平衡发展,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介绍了实施情感教育的背景,以及情感教育的涵义,结合我国情感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说明了实施情感教育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主要的是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了一些具体实现情感教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其中也举例说明了相关方法。不难得出,情感教育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促进教师更好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情感态度、情感目标、数学教育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Discuion on implement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emotion and attitude goals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ut forward by the “knowledge and skill, proce and method,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This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goal not merely lie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new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method of proc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s and development.Emotional attitude is one's attitude toward the objective things, is a cla of soul, throughout the entire claroom, although mathematical partial science but it amount of emotional education can not be ignored.Therefore, how the teacher how to grasp the two aspects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o enable students to balance development in emotion and cognition,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of a cl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emotion and attitude goal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motion attitude, implement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 attitude and the neceity and the emotion and attitude goals and how to realize the specific ways and methods.Through specific examples obtained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emotional education will greatly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good character emotions, help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improve the cognitive level of students

【Keyword】:emotion,emotional attitude,emotional target, Mathematics Education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第一章 引论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也随着教育人士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情感在素质教育的地位以及对学生的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忍一时到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实施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大多数人认为数学难,因此对数学也就不那么感兴趣,甚至是害怕数学。也有一部分是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好,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的情绪一般比较丰富,也没有很强的集中精神的定力,不能使学生专注于课堂,结果就是对这门课彻底失去兴趣。而且现在的教育比较喜欢培养“做题机器”,光有高分而不是真正的去理解数学,认识数学,是不能培养学生的真正情感的,要知道,情感文明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数学情感教育迎合了学生数学情感文明建立与发展的需要。

1.2情感态度目标的重要性

21世纪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少了功利性,多了情感色彩,从培养实用型人才到创造性人才,研究和探索情感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和审美素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研究和探索情感发展教育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标出台出后,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到了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同等的位置,由于目前素质教育的一个现状,大家关注的基本都只是认知方面的,只关注知识与技能,而很少去关注情感。然而实际情况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难免会出现消极情绪,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还不能重视起来的话,学生可能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了。但是学生有那么多,教师不可能每个人都做到时刻关注,而且情感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看到成效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目前来说,研究和探索情感教育既是数学研究的需要,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实施情感教育有困难,但是又是必须的。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现实是往往教师才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的地位,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应当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多关心学生,多与他们交流,帮他们排解一些情感上的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在积极的情感下学习,不仅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氛围也会变得更好。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尤其是对差生,他们经常会受到教师的冷落,如果教师能够给他们多一些关注和理解,和经常的鼓励,会让他们对学习重拾信心,有了努力的动力,这种情感教育是对他们影响深远的。

不可置否,时代要求与重知轻情的现状的矛盾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情感教育研究综述

2.1 情感、情感教育与数学情感教育简述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在数学学习中,情感因素会参与其中,会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是很重要的。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学习或者其他认知活动会起到积极作用,而不当道德情感则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由此可见,情感是一个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它将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情感教育作为新课标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被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什么情感教育这么重要?情感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运用自身情感去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自信和信念。让他们能够真正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才能创造数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我们认为,一般学科意义上的情感教育,应当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使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信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为主,是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2.2 情感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在很早以前,中国的教育家们就意识到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最早孔子所提倡的求和闻道时,就强调学习使人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还强调了积极的情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才会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体验。

到近现代有蔡元培的主张学生的个性自由,陈鹤琴也提出了“活教育”的理论,他将一切为了儿童视为人生信条,反对教师去强迫学生学习,用“师威”去约束学生,更不能容忍教师用消极的方法去制裁学生,应该用情感去感化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思想也更加开放,视野更加开阔了。比如有冷冉先生的《谈情知教学》一文,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史的一个里程碑。各界人士开始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在情感教育领域进行研究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情境教育”、“愉快教育”等。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不管在哪个年代,以后也一定是必然会这样,情感教育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对于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证实了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第三章 情感教育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3.1 学生数学学习中在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情感问题主要有

1、随着年级升高,数学学科难度不断加大,不喜欢数学的学生人数不断上涨,认为学习数学没什么用,与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少。

2、数学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学好数学,因此他们从数学这门学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就比较缺乏,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那么,中学老师又是怎样解决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的呢?事实上,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情感教学的意义,重知轻情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有些教师能够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却又很少实践,或者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实践,有很多的认识误区,仅仅认为上课时语言优美生动一些就可以了,显然这是不够的。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教师不懂得情感教学,而是懂得却不去实施,为什么呢?现今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教师的升学压力也就非常大了,为了保证升学率而忽视了情感教育,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实施情感教育了,学生的情感是相当丰富的,也是敏感的,往往他们的情感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关心和爱护,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渐渐的产生厌学的情绪。

要实施情感教育,主要是需要教师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和他们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但事实上,教学模式一直都是单一化的,得不到突破,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满足,也就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念,更别说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了。

3.2 情感因素的主要成分及相互关系

根据最新的分类法,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情绪、态度和信念,情绪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情绪、态度、信念本应该与所学习的数学具体内容的认知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却可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国际上把这些因素统称为“情感因素”。

3.3 情感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同时也是非常敏感的。情绪的波动比较大,直接就会影响到学习情况,直接影响对整节课的投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当学生处于消极的情绪时,往往学习效率低下,无心学习,而积极的情绪则相反。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去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情感体验,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因素。

3.3.1情绪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是一种短暂的情感反应。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很多,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学生自己主观上的因素,外因可能是来自老师的压力,来自同学的压力,比如同学之间相互的竞争,然后就是可能来自家长的因素,家长对学生期望太高的话,也会对学生造成压力,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种种因素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比如: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无法集中思想去思考问题,渐渐的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要解决学生的焦虑情绪,应当采用行为矫正的方式。比如:对教师来说,可以降低平时测试的难度系数,让学生获得一些自信,教师千万不要老师把成绩挂在嘴边反复强调,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于家长来说,就让孩子快乐学习就好,不要报那么多课外补习班,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去支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可以相互竞争,也可以相互帮助,这时候教师在这之中的作用就很重要了,教师一定要及时调节和组织好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否则就会使同学之间的竞争产生消极影响。

3.3.2态度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态度是学生情感的一类表现。它一般指有一定强度,适当稳定性的积极或消极的感觉和取向。它是对事物的一种情感反应。

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与信念有关。比如有些学生学习数学比较轻松因为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对数学就没有恐惧,怀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学习数学也就充满了自信,就算以后遇到比较难的数学问题也可以较好的解决。相反,一些对学习数学本身就比较恐惧的学生,首先就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自己没有自信,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显然,这样的态度是学不好数学的。

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让他们对数学充满信心,才能让他们去学数学,学好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

3.3.3信念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念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一些问题的总的看法、总体的观念。这种观念可能来自一种理论,或者是教师的某一句话,比如:“数学就是得出一个结果”,可能就会使学生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固有看法。但是信念主要还是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产生的,这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来沉淀,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这个过程可能是学习数学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价值外,还要帮助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发掘出他们的潜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帮助他们,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理论构想

4.1 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 4.1.1 心理学基础

(1)生理心理学基础

生理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一个人的情绪体验是积极愉快的时候,脑垂体就会使内分泌系统积极活动,从而人体新陈代谢过程就会加快,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增强。当一个人处于积极的状态时,就会激发出学习或者工作的兴趣,并且可以提高效率,相反,如果处于消极的状态,就会对学习和工作失去兴趣,大大降低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2)情绪心理学理论基础

情绪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认知过程即是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过程,而人的情绪和情感促进或阻止人的认知过程。有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长期在愉快的氛围下长大的小孩一般都比较开朗活泼,聪明,相反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思维会受到阻碍,解决问题缓慢,在这种消极的状态县长大的小孩往往就会比较孤僻,自卑胆小。这说明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个人心理品质的质量,情感教育的实施可以使人的认知与情感达到统一。

4.1.2 教育学基础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多要素的,在心理层次主要指学生德、智、体、美多么方面的发展,虽然情感教育不是与这几个方面并列的教育目标,但是它却包含在了每一个方面里面,使原来分散独立的目标能够实现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更好的发展,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4.1.3 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事物的内部而不是外部。毛泽东同志说过:“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学是变化的根据,是内因,教要通过学而起作用。情感教育既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

4.2 情感教育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目标

一切学习活动都是有认知和情感相互作用来完成的,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要不仅能够学好知识,还要使学生在情感领域也能有所变化,要学会把知识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作出正确的行为,但是情感教育的实施和落实有一定的困难,就越发显示出了他的重要性。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把数学学习情感目标划分为五个层次,即接受、兴趣、态度与欣赏、组织和合作、追求层次五个方面。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心理过程,实施起来也应该按照这个层次一步步实现,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和谐健康的发展。

4.3 情感教育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发生原理 4.3.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有许多种需要。根据人本主义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的需要构成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情感发生的重要的机制是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的关系。数学学习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所必须的。根据人需要的理论和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教育要培养人的情感,就要从满足人的需要入手。

4.3.2 构建主义理论

数学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显然学生也不是只会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更不是任意的进行知识建构,他们通过对多元化的社会的认识,和同各种各样的人的相互交往,来选择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课本上的知识更加不是对现实的正确表述,它仅仅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也就是对这些假设和解释的一个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由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学习情感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个人经验体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建构过程也是多样性的。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学过程更应该突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经常关注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发展,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和培养学生经常参与数学活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感,促进学生全面的和谐发展。

第五章 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 5.1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着手点

5.1.1 从培养学生“交流”入手

交流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交流,可以获得知识并且相互学习。如今数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重中之重,就是因为数学可以简明扼要的表达和交流思想,因此数学交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师生之间多多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抽象的逻辑问题和空间几何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交流还可以发展和深化和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和学生进行交流。

1、进行主动的、多向的数学交流

2、合作互助,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3、丰富课外知识,在应用和探究数学问题上加强交流

5.1.2从保护、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指一个人在探究某项事物和认识、欣赏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使人产生兴趣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新的知识,发现问题或者解决问题都会让他们的到满足,获得精神快感,学习就成为了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但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毕竟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使自己得到身心全面的发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去发现,去创造数学的美。

5.1.3从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入手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欣赏。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一直以来学生都被分为三六九等,大部分学生都经常获得失败的体验,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他人的评价可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学生终日生活在惶恐,失败的阴影中,怎么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呢?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应当注重平时的鼓励和表扬,绝对不能吝惜赞美,从而达到以教师良好的情感来启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赞美有时候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且可以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信念和毅力,来克服自身的缺点从而做得更好。

5.2数学教育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途径、方法

5.2.1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正确认识情感教育

教师在学生眼里是引导者,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看法,同样,教师的情感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数学的情感态度。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对数学的感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你要知道教师就是学生的模板,他们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在模仿教师。因此教师一定要很好地把握住整节课的氛围,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每一个学生,那么学生对这个课堂的参与度也会提高。

5.2.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交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首先应该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知道有时候学生是因为喜欢这个数学老师而喜欢上上数学课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没有情感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的变化”。教育是“以情感人,以情动情”,[10]用爱去感化他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的学习,使效率达到最大化。尤其在对待差生这个问题上,差生首先需要的心理上的一种平衡,差生通常会觉得老师只关注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优秀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多和差生进行交流,给他们关心和鼓励,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认知方面因材施教,更应该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

大四上学期我到一所高中实习,是一个文科班,其中有一名女生数学成绩偏下游,文科女生本来就学数学更吃力,因为逻辑思维没有得到锻炼。考试一般是倒数,很难及格,我曾经单独课后辅导了她,但是发现她有些题目讲几遍还是听不懂,她自己也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我几乎都觉得这种学生没什么希望了,都想放弃她了。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了我微信,有一次她找我聊天,我们就像朋友之间一样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她,她很喜欢我的教学方式,但是自己就是学不好,她也很急,因此她就想放弃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思想之后,怎么能对学生失去信心呢,于是我鼓励她要自信,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能实现。于是我给她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我会布置几道练习给她,要她独立完成,然后给我检查然后我再详细讲解给她听。在她的作业本上,我经常会写一些鼓励的话,在课堂上我也会叫她回答一些比较简答的问题,让她找到自信。在私底下我们经常会微信聊天,聊聊学习上和学习外的事,这让我能更加的了解她和掌握她的状态,可以多多关心她。一段时间下来,她的成绩有了提高,以前都不能及格,后来都能保证及格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满分150)。以后,她学习数学就有了信心和动力,我也感到很欣慰。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应当多与学生交流,多去关心了解他们,多给学生鼓励,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积极的情感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情感教学是当代教育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5.2.3 做好数学知识向教育形态的转化,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力

教育形态的数学,就是用简答理想的形式,将很复杂的数学知识展现出来。教师要想做到数学知识向教育形态的转化就要做到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参透课本,不仅要懂得表面的知识,而且要了解深入的内涵,不仅要知道结果,而且还要知道它的过程和意义,懂得其中的证明方法,并且要传达一种情感。总之就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第二个方面,要做好“转化”工作,就是要做好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两个阶段。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把数学内容的实质呈现出来,呈现的方法也要经过深思熟虑,不仅要介绍该知识的背景环境,对数学概念,公式,例题等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课堂实施时,不仅要把内容教给学生,还要注重教学课程的质量,注意情感上的交流。

数学的教育形态,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去感受数学美,比如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和对称美、数学技巧的和谐美、统一美等。当然这种美不是一般人能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够感受到的,需要有深刻的数学情感体验和深入研究数学的人才能感受到。这些美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教师应该在课堂实施时尽可能多的展示数学之美。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有促进作用,增强他们的数学情感体验。

5.2.4创设多种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一个富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动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供生动!丰富!真实的问题情景,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进行一些概念或者定理的讲解时,有些是比较抽象的,光是教师这样讲,学生一般很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的由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我们在讲“轴对称”的时候,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呢。首先可以叫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对折,并且在纸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案,画完折后沿着对折线剪开,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判断剪下的两部分是不是完全能重合,通过自己操作来体验轴对称。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将会更形象生动,不再模棱两可,使整堂课的效率提高。

2、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游戏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智力、体力、交际能力和情感等等。游戏的趣味性很强容易诱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将一些数学问题改造为有趣的游戏,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叫十名甚至更多学生进行小青蛙游戏接龙,就是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接下去的同学就要依次说出

2、3、4、5„„只青蛙有多少嘴,多少眼睛,多少条腿。分别把嘴的数量,眼睛的数量,腿的数量依次列出一组数字,要学生通过观察数组的特点,可以发现后一项分别比前一项多

1、2、4,由此就可以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以游戏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还更加了有效性。

3、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不美观”的数学也讲究美。

前面已经提到了,只有对数学有深入了解,有一定的数学情感体验才能发现数学真正的“美”。但是数学中也有很多不“美”的地方。比如,计算:251×252252-252×251251.这个式子无论怎么看都不“美”。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的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话就会发现其中的玄妙之处。

首先令251=X,则252=X+1,则251251=1000X+X=1001X。则252252=1000(X+1)+(X+1)=1001(X+1)因此,251×252252-252×251251=X×1001(X+1)-(X+1)1001X=0 这种题目乍一看我们不能发现它的“美”,但是当我们发现题目的意义之后就非常的简单了,体现了它的“简洁美”。要想使不美观的数学变得“美”,这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对解题技巧要熟练,才能发现数学之美,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之美,发现数学美的真谛正真的爱上数学。

5.2.5丰富课外活动,提升情感境界

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以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水平位基准,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师生相处的时间主要在于课堂上,因此不可能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而又由于中学生处于一个相对敏感的时期,情绪多变无常。所以教师应该主动的去和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建立起共同的话题,让学生愿意跟你交谈。当然这些活动都是在课外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多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可以在每节课之留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学生遇到困难就会来找教师。让学生通过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来搜集资料,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整理出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会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丰富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也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知识面更加的广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考研究能力,有了新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增强师生间的情感。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虽然我国的情感教育实施还是有许多不足,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学生的情感教育已经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逐步进行实现当中。情感和态度目标也已经正式被纳入了新的课程标准当中,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笔者通过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对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结合理论和实际做出了分析和探讨,对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做了粗略的概括得出了一些结论。我通过在网上,图书馆查询资料,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一些结论,由于水平有限,得出的结论难免不全面,对于文章的实用型和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逐渐的完善自己,除了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之外,还要多结合实际多多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希望可以探索出情感教育的新的模式。

由于笔者研究水平有限,有诸多的漏洞与不足,恳请予以批评指正。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6月版

[2] 沈亚军.《略论数学教育情感领域教学目标》,数学教育学报[J].2003 [3] 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M].2000年版 [4] 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 [5] 丁尔升.《再接再厉,探索创新》、《课程 教材 教法》[J].2002年第3期” [6]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7] 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教育研究》[J].2002年第7期.[8] 李吉林著.《情境教育的诗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9] 刘京海著.《成功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0] 毕思材、朱秉林著:数学教学艺术[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P32-38 [11] 邱学华著:《尝试教学理论构想》、《江苏教育科研》[J].1999年第l期 [12]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292页 [13]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74一79页 [14] 王敏勤.天津教育学报[J].2006 年第 1 期.[15] 李红恩,靳玉乐.教师的教育情感:内涵、构成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10期

[16] 朱小蔓,朱永新.中国教育:情感缺失[J].读书,2012年第12期.[17] 肖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18] 张筠. 浅论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培养[J]上海中学数学,2005年第12期.

[19]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 义务教育中学数学课程标准[s].2003.[21](美)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等编,施良方、张云高译.《教育目标分类

江西师范大学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

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8一208页

致谢

论文是在导师虞秀云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不仅专业知识非常的渊博,治学态度也非常的严谨,工作作风要求精益求精,具有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在我的论文完成的过程当中,一直不厌其烦的为我指导,解答疑惑。在她的细心指导下,我不仅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知道了该从哪些方面去完善,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不仅教会了我做学问,还教会我做人的一些道理,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一些注意的问题。在此表示对导师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愿数信学院越办越好,江西师范大学明天更美好!

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探析

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探析摘 要: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实现“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在动力,也是语文学习超......

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内容摘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逐渐实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除了要追求“知识和技能”目标,也逐渐开始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突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改变了把德育课程仅仅视为传授学科知识的工具的状况。到......

高中政治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途径

高中政治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途径 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教学的评价必须从结果评价转为过程评价,需要通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推荐)

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新课程为政治科的教学确立了新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旧课程标准相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一......

下载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