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
化学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高中化学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三年的时间,教材到目前为止已经大部分讲解完毕,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越来越领会了新课改的精神,教学中有几点体会和感想与大家交流。
一、教材内容的变化
新旧教材对比从教学内容上有了显著的变化,一是以物质结构为中心和化学热力学为基础的有关理论的引入,使大学普通化学和高中化学融合于教材之中,元素化合物篇幅则进行了压缩,这是对经典中学化学教育的又一次优化的过程,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二是化学教材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插图,可以分以下几类,实验现象图(隐含着原理、方法);化学仪器图(可以分为原型图和衍变图,如试管作为原型图“一端封口”,可变化为平底烧瓶、圆底烧瓶、锥形瓶、广口瓶、烧杯等,应注意衍变图和原型图之间的个性与共性,来激活思维,使学生可信手来选取合适的仪器进行化学实验);物质微粒图(以模型方式进行展示,体现物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家肖像图(实施人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材中插图的作用都有一定的隐蔽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插图的内涵,使插图中静态的化学信息动态化,最终转化为多视角、多层次的输出状态,储存在学生的头脑中,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生开展教学双边活动。
二、教学内容处理出现了该不该讲和讲到什么程度的困或
新教材进行的是模块教学,同一个知识点在化学1 中讲到了,到了必修1 中又讲到了,等到了选修模块中还继续学习,教师在处理这样的内容时态度各不一样,有的教师按新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没有扩展很多的知识,主要在年轻教师身上体现比较明显,而有的教师则一步到位,习惯于深挖洞式的教学,一直挖到高考要求为止,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有经验的教师身上,而造成结果是课时严重不够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学校都在增加课时,学生负担加重,尤其是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爱到了极大的伤害,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为高考而教的思想在做怪,这与新教材、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在目前的教学形势下,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必然形成高中化学教学迁就高考的局面,虽然高考有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和高校选拔新生的两大功能,但是事实上后者功能远超过前者,造成了高考题很快地变成练习题进入高中化学教学之中。如果从教育的本质说就是教师对是教化学还是从事化学教育事业两种观点认识不清。教化学是把化学教学仅理解为在课堂上讲解化学知识,突出的是智能的开发,看重的是书面考试结果,解题方法和技巧占据特殊的地位,对试题练习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十分青睐。而从事化学教育则是把化学教学做为高中教育的一部分,是为实现整个高中教育目标中一门学科教育,为达到学科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注重是各类目标的落实,注重情感教育,用敬业精神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健全的人格得到完善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切从合实际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要的环节,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课堂生成的盲目性、随意性,而制定的目标能够有效的完成,更是教学的精彩之一。在新旧教材中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可以发现,以前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时容易出现内容泛化、动词不当等问题,如在教学目标中经常出现“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品质,开发学生的„„能力”等字词。这类目标隐含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主要的,要求教师应做什么,而不是学生能做什么,再有目标动词使用不当,掌握、理解等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的规定性,含义模糊,不容易达标。在新课标中对学习目标构建了三维融合的目标体系,对于认知性目标使用了“知道、认出、区分、归纳、检验”等行为动词;技能性目标用“模仿、独立操作、学会”等规定程度的动词;而对于体验性目标用“感受、经历、尊重、珍惜、体会”等表达感受的动词。这样的行为动词对目标的描述非常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容易达标。例如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以往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这样的描述笼统、模糊、空洞,无法体现本节教材意图,而新课标下的学习目标则描述为“通过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认识二氧化硫既对环境有污染不利的一面,又有化学工业中有用的一面,养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这样的目标更符合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要求,且给人一种非常实用具体的感觉。
四、新教材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1、不同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千差万别:新教材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原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不同,原大纲规定了教师教学的上限,即哪些不要讲,学生不要求掌握,而新教材中则规定了教材内容必须要讲,即教学的底线要求,而教学的上限则没有硬性要求,这说明教学内容的可塑性增强了,但是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在把握教材难度时,出现差别太大,教学目标制定有很大出入,目标制定的太容易,学生感到很容易达标,缺少了新鲜感,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教学目标制定的太高,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易出现急躁情绪,造成教师怨学生学习能力差,学生怨教师教学能力弱,讲解不到位的局面。
2、学生的活动无限地增多:随着新教材的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注入式的教学越来越少,这说明教师已转变了教学观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向新课标迈进,但也发现另外一种问题,即学生活动急剧增加,甚至变着法的增加,教师的讲解越来越少,尤其是当前进行的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课堂上全部变成了学生在发言,教师只作最后的评价的局面。有的人认为只有这样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不会让别人说成注入式教学。通过学习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讲授与学生的活动二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不能没有,我个人认为讲授法依然是课堂教学中要运用的主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挖掘化学知识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但是与学生活动之间一定要把握好,哪些是必须教师讲透的,而哪些一定要让学生去活动,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掌握程度。
3、提问是教师的任务:问题的发现是开启学生思维和激发学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研究的重点,在课堂提问的提出者是谁的问题上,很多人都认为是教师,研究新课标后我们会发现,能否提出问题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创新意识的重要标志。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主要的是学生的事,学生提出的问题更代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更有研究价值。针对化学教学而言,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新教材中学生实验也逐渐由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在探险究过程中药品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操作的先后顺序都不是唯一的,而出现的现象也不可能千篇1律,如果在每次实验中出现的细小的、异常小问题都提出来,并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问题,甚至是错误的问题只要提出来,就应受到肯定,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考了之后才提出来的,教师不能随意的不负责任的去应咐,否则学生的灵感之光有可能就被扼杀,相信只要同学们坚持提出自己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使提出的问题质量越来越高,学习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面对新时期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课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教育观念转型刻不容缓,以上几点思考并不成熟,旨在抛砖引玉,让我们共同致力于探讨新时期化学学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为化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更新的见解。
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存在这么一个特点:知识点多,规律多,特例也多,而且许多知识点是要学生记忆的。但是考题难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适中的,这在往届高考理综科目的平均分上可以得到体......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
新教材地理知识教学的体会漳浦丹山中学 李建波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这次在我县第一次使用,它与以往高中地理教材﹙下简称旧教材﹚不同,现代教学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
化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教学反思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化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