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心得——马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效教学模式心得”。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心得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而教育的发展要靠不断地改革。而教育的改革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中国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样的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学模式出了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决定了学生的听和学,久而久之,学生便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的缺失决定的创新能力的退化。而现行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恰好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使学习有了动力。
在此,我根据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提出一点粗浅的见解,希望大家多多点评。
一、问题导学教学的内涵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与传统教学模式只重教的教师单主体模式不同,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同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不但要会“纸上谈兵”,还要“能说会道”,也可以说,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要给学生讲课,而教师扮演的是评判者。
二、问题导学教学的实施手段
传统课堂的实施手段很简单,主要表现为教师的“备课——讲课——复习”与学生的“课前预习——听课——课后作业”,学生无需准备得太多,因为他们需要掌握的东西,教师都替他们准备好了。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按部就班地机械化传授知识,学生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
我校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后,班级内部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成六个小组,小组之间课桌并到一起以便于成员之间面对面交流。小组内部设组长一个,由组长搜集本组成员存在的而且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交给相应教师集中解决。课堂教学主要由自主学习与展示交流两部分构成,自主学习课上,学生依据导学案学习,展示交流课上,学生展示交流本组任务,似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已无关轻重,其实不然。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他的地位不但没有降低,而且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意味着教师要保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捣乱的主体,要成为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后退的主体。虽然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但是,由学生“主宰”的课堂仍然是由教师精心规划和设计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师的工作主要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导学案,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引导化,知识体系逻辑化,以使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导学案基本掌握相应的重点、难点知识。
(二)自主学习课上,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问题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师监督学生学习及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三)展示交流课上,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及各组的展示任务展开交流讨论,并及时解决通过学生展示体现出来的问题。
(四)严格按照评分体系给每一个展示小组打,通过量化的评分让展示的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树立荣誉意识,让他们通过为小组争取荣誉发现自身的价值。
(五)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通过展示发现自身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更要让勇于展示和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如果学生得出错误的答案,也不要批评打击,要循循善诱。
(六)根据学生展示交流的反馈总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案。作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主体的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阅读教材,读懂教材。学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读懂教材,将教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才能解决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各种问题。
(二)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导学案,精心准备本组的展示任务,让展示课堂变成成果展示课与风彩展示课。
(三)要全面把握导学案涉及到的知识,不但要精益求精地完成本组的展示任务,也要敢于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成果提出大胆的质疑,展开探究活动,以此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展示交流课上,要的是展示交流,而不是谈天说,要得是井井有条而不是一片混乱。
(五)学生要学会把问题还原到相应的知识点,在展示的时候要能先把知识点讲清楚,再把得出答案的过程说清楚,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展示有理有据,同时证明了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六)在展示的过程中,要大大方方,即便是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也要错得有理有据,错得高明。因为通过一次严重的错误,可以让一个人对正确的答案铭记于心。
这样在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高的过程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就会使课堂教学和气氛更加活跃,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求知课堂,也为教师提供一个积极的引导课堂。
三、问题导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异常活跃,往往会在展示交流课上出现以下问题:
(一)展示交流变成了展示导学案的答案,学生走上讲台宣读完答案以后就算完成任务,展示交流变成了“走过场”。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导演案的各部分问题在设置上缺乏相关性和推理性引导。使学生忽略了答案的得出过程。例如,在讲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规律时,如果我们把导学问题设置成“气压带与风带移动的规律是: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向
(南或北)移,冬季向
(南或北)移。”这种形式的问题忽略了答案的得出过程,所以作为展示任务,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同时,这样轻易地给出结果,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因为学生感兴趣的是探究的过程。所以,合理的导学问题应该这样设置“观察教材P51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图会发现,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压带与风带会发生明显的移动,移动的规律是什么呢?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移动呢?”这样设置便会使问题由简单的问答形式变得更有探究性,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才更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完成有探究性的问题,也会使他们自身更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也就有了乐趣,带着趣味性的展示交流就不再是“过场”。
(二)展示交流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发问,但常常会脱离相关小组的任务内容,而且会脱离导学案上规定的学习目标。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导学案上规定的学习目标,以及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方向造成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和相应小组的任务提出疑问,切不可乱问,以免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学生展示时往往会由于紧张和准备不充分而前言不搭后语,甚至答非所问,在些教师会因此而批评学生,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当学生出现“卡壳”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及时对他们的展示成果进行客观地评价,让他们以此为鉴,争取进步。
四、问题导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讲台交给了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享受自主学习的成果,这样一来不旦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是指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养成习惯、形成能力、陶冶情操、健康成长。该模式的流程环节是:......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心得自开学到现在高一数学一直实行问题导学课堂的授课模式。我也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谈一谈我在“问题导学”教学实践......
“问题导学”教学学习心得 刘明红9月29日,我到灌南县兴庄小学聆听了几位名师的“问题导学”的教学,使我也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谈一谈我在这次活动中......
地理课堂“问题导学”教学的实践心得地理组:赵燕利自2010年8月开始,我校为加快新课程的研究步伐,积极落实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浅探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一种教学理论只有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普及、推广,转化为教学实践。1994年上半年,笔者受STS教育[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