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_美国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6 22:38: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心得体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国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说实话,我对鲁迅先生并不多感冒,他的作品也只是听说过,如《野草》、《彷徨》、《社戏》、《孔乙已》等,这都还是我在学生时代学课文时听老师讲的。记得若干年前曾买过一本《鲁迅全集》,翻了几次,但终因内容离现实太遥远了,晦涩难懂,只好束之高阁。此后再也没有认真地阅读过先生的作品,对于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当时社会青年的影响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当我拿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并要把其作为本学期研磨的对象时,我实在有些犯晕。该如何入手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备课时,我上网搜索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解读,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把重点放在播种鲁迅的伟大,大肆渲染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形象,把鲁迅当成圣人一样顶礼膜拜,而忽视了侄女和伯父之间的浓浓亲情,忽视了鲁迅在侄女面前的风趣幽默、和蔼可亲的伯父形象。

第一次阅读文本,我发现这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追忆伯父鲁迅的纪念性文章。虽然写作时的周晔已经长大成19岁大姑娘,但是文章所追忆的几件往事都是发生在周晔的童年时期。可以说,文本基本上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来追忆和伯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应该说,文本是具有浓浓亲情和款款童趣的。

反复阅读文本之后,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文章前前后后出现了36次“伯父”,而“鲁迅”——作为一个伟大文学家的名字,仅仅是在课文的第一句话中出现了两次,加上题目中的“鲁迅”,也不过三次而已。这发自心底的一声声“伯父”的深情呼唤,这一次次徜徉在心底里与“伯父”的亲热眷恋。如果我们的课堂只见“鲁迅”而不见“伯父”的话,课堂必然缺失亲情的血脉,这样的课堂也必然会演变得玄乎而令人无法理解的。

教材之所以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编进来,我想其中肯定有这样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接触鲁迅,亲近鲁迅,进而了解鲁迅,学习鲁迅。纵观小学六年教材,不难发现,这是我们第一次在课堂里引领孩子们接触鲁迅。那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选准突破口,引领孩子们亲近鲁迅,而不应该是忙着给孩子们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鲁迅。鲁迅是伟大的,但鲁迅到底有多伟大,这是需要孩子们一生去品味和琢磨的,而不是一篇课文的学习。

因此我觉得读这一篇课文,就应该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对伯父的追忆和怀念,就好像我们的伯父,只不过伯父的名字叫鲁迅。如果我们把鲁迅神话了,把鲁迅当作圣人一样歌颂和赞美的话,我们就无法引领孩子们走进鲁迅。只有用平常心,把他看成最普通的人,我们也许才能接近最真实的鲁迅。

基于对文本的这样理解,我执笔完成了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并于11周星期四下午,在六(2)班进行第一课时的磨课。一节课下来,我们轻松地解决了读通读顺课文,学习生字词,概括主要内容,列小标题、交流鲁迅给我们留下的印象等内容,最后足足多出了10分钟。在课后评课活动中,老师们一致认为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正确的,但三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压缩成两个课时来完成的话,教学内容的安排还需研究、琢磨。科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修改的建议,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我对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重新做了调整,并对其中的环节进行了更为细致地预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自读情况

三、指导列小标题。

四、周晔眼中的鲁迅

预设的几个主要教学生成点: 1.笑谈《水浒》(略处理)

重点理解两个成语: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A、过渡语:周晔读过这本书吗?老实说她是怎么读的?

其实只用一两个词语就可以说明“我”时怎么读书的,你能找到吗? B、让学生用周晔的话来解释这两个词语吗? C、举例子理解“张冠李戴”的含义。

D、正因为我读书囫囵吞枣所以才张冠李戴,面对我的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伯父是怎么说的?E、这是批评吗?这是怎样的批评?这种批评的效果怎样? F、透过这件小事,周晔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伯父?(学生上台板书)2.趣谈“碰壁”(重点处理)

过渡语:我们一起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好吗?通过刚才的合作,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场面?

A、这个夜晚充满温馨,大家谈笑风生。在我们感受这份充满幽默和风趣的同时,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哪句话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B、重点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结合鲁迅的笔名理解

E、引导学生生活经验理解,伯父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式去说,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周晔?

教师小结:形势的复杂,处境的危险,斗争的残酷。这些都是伯父不想让周晔太早知道的。在自己亲人面前,在幼小的孩子面前,鲁迅表现出了亲人的慈爱。短短的几句对话,我们却读出了一个这样复杂的鲁迅。3.救助车夫(重点处理)

A、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多少复杂的情节,但有些细节却深深地打动周晔,默读这部分课文,边默读边圈划

B、学生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如爸爸和伯父给车夫换药的场面,给车夫钱的场面等等,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C、引导学生思考、重点探究鲁迅先生在为谁而叹息呢?(学生谈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教师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补充、帮助学生理解:

1、当时中国现状的介绍

2、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当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3、介绍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D、从这一生叹息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忧国忧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别人眼中的鲁迅 ㈠、关照女佣(略处理)

(1)刚才,我们看到了周晔眼中的鲁迅,那么别人眼中的鲁迅又是怎样的呢?

A.阅读“关心女佣”画出拨动你心弦的句子.交流。

B.阅读著名女作家萧红写下的《回忆鲁迅先生》的片断,说说别人眼中的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㈡、痛别鲁迅(重点处理)

(1)学生自由读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关文字,交流:你看见谁来吊唁鲁迅先生了?

(2)过渡:当你了解了这些,读读第一自然段,感受那份万人同悲的场面。

㈢心声流淌,读写结合:

三、鲁迅留下的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我仍秉承第一个教学设计的理念,把伯父作为一个切入口。因为伯父是一个很有亲情和生活化的形象,它能够把一个伟大的鲁迅轻松的融入到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伯父,孩子们很容易的把文本的伯父和自己生活中的伯父联系起来。孩子们在心底里一旦把鲁迅定位为自己的伯父,那么鲁迅的和蔼可亲的形象就自然鲜活起来。事实也是如此,在第二次磨课中,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和鲁迅在对话,谈“水浒”、谈碰壁,特别是和伯父对话的时候,孩子们完全陶醉在伯父的风趣幽默中。当然,如果仅仅把鲁迅视为伯父,一个普通的伯父,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伯父的这些平常的故事中,引领孩子们去感受鲁迅的“非比寻常”。这是最难处理的。为了突破这个难题,我决定把文本的阅读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在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时,我补充了鲁迅先生笔名的介绍,学生在了解鲁迅先生笔名的来历后,很容易地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并感受到了鲁迅的顽强与乐观。在引导孩子们感受“伯父深深的叹息”时,我向学生出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照片,并向学生介绍了鲁迅先生“弃医学文”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伯父的“叹息”是为那些“匆匆忙忙只顾自己赶路”的人群的冷漠自私而愤恨,是无法改变这黑暗的旧社会的无奈,这样的一个“叹息”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就有了明确的指向。

翻阅和鲁迅有关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有孩子在场的时候,鲁迅都是微笑的、和蔼的、温情的,他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横眉冷对”。作为教师,我们在引领孩子们初识鲁迅,走进鲁迅时,也不能拿鲁迅的伟大来吓唬孩子,而应当从童心的视角出发,把鲁迅当做自己 “伯父”去认识、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加亲近鲁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锦集12篇)由网友“姜同学”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篇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范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范文有遗憾的课堂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除了遗憾,还应该有进步的空间吧!——题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对于老师同样适用。这一次我上......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设计:魏丹鸿教学目标: 1. 2. 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张冠李戴,囫囵吞枣,恍然大悟”,会比较“喇,嗽”的区别,区别“详、祥” 区别。学习概括小标题,使学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初读,整体感知。3、学习第一段。二、重点:理清文章脉络。难点:试加小标题。三、教学过程1、揭题,质疑。(1)出示......

下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