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沙县第一中学
王柯明
摘要:大多数生物教师认为生物实验教学只是生物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大多数学校实验室的利用率非常低,基本上是讲实验、背实验、考实验,常此以往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甚至是“低分低能”了。而近几年高考对于实验探究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实现真正的全面素质教育,形式要求教育需要变革,生物实验教学需要改进,勿必要将生物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字:全面素质教育
生物实验教学
教育改革
一、新教材的变化与高考的联系
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课标》中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几大理念,这给当代的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安排了16个实验,4个实习,6个研究性课题,1个参观;选修教材安排了4个实验,2个实习,4个研究性课题。实验数量比旧版多了许多,从实验的性质来分类,可以将实验分为观察实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模拟实验。基本技术操作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调查、收集并交流信息、参观等类型。实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再把素质教育停在概念认识水平上,而是要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落到实处。实验教学不是生物教学的辅助性手段,而应由实验教学引领生物教学,让学生思想插上实验的翅膀,开拓思维,实现真正的全面素质教育。
近年来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形式和灵活性正逐步加大加深,背实验的方法已经难以适应高考的需要,要想考出高分,必须动手做实验,真正理解实验,否则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低分低能”。
例如2009年福建卷第一题选择题,B选项如果没有做过血球计数板的实验,是很难注意到操作时先盖盖玻片再滴酵母菌培养液让其渗入血球计数板中这个与其它实验不同的细节的,就算老师有讲到,几天就遗忘了,更何况很多生物老师也没做过,都没有提示学生,只是让学生认真阅读。D选项加完斐林试剂后要水浴加热才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前面高考刚考过,但好多学生又犯了低级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实验不认真,大班实验,学生不是独立完成的,做实验就象过家家,做完实验没有实验报告,所以过后就不再注意这个细节想当然了。
2010福建卷第三题选择题,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卡洛氏液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印象也不深,但是如果学生有认真做过这个实验,这些试剂的作用就会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了,至少有一点点印象吧。
更奇怪的是2009福建卷26题(Ⅰ)研究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的实验。大家都觉得本题得率应较高,然而残酷的数据说明了一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人甚至怀疑有学生可能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没有独立设计过一个实验,没有认认真真的对一个探究性实验进行思考。而实验的原则即使强调无数次也不如学生自已动手设计做二次实验效果好。独立完成实验可以说是事半而功倍,甚至于可以举一反三。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落实做得很不好,像蝗虫的减数分裂的观察,探究呼吸作用的方式,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影响酶的活性的条件,小生态瓶的制作,微生物的培养,酵母的计数等等实验很多学校都没做,好多学校高中阶段总共才做了六七个实验。
综上所述,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难度系数并不是很高,约0.6左右,但是得分率却出人意料之外,好多试题得分率只有0.2左右,大多试题得分率不超过0.50左右。我在K12论坛上多次看到生物老师的感慨,当生物老师真的很悲哀,好多学生在平时测试时分数相当高但在高考时得分却很低,生物还不如不要高考之类的话。我个人觉得,这其实是因为很多学校的生物教学进入了一个误区,特别是对于生物实验教学的错误的理解。
二、生物实验教学的尴尬
首先是学校领导思想不重视,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实验管理可松可紧,对考试、对升学影响不大。故在资金、人员安排上都不够重视,每年的实验设备费没有全额用于实验教学使用,实验室管理人员身体、业务、思想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较薄弱,给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记录资料,也极不完整,不齐不全,存在事后追记、假记录的痕迹。
其次是教师思想不重视,升学考试不考实验操作,仅对付试卷上的实验题,“黑板上做实验”足足有余,“讲实验、背实验、考实验”的现象还未彻底根除,以录像演示代替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即使有也以验证性实验为主,2 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重结果、轻实验过程。生物实验教学评价手段的单一,实验与教学不同步,个别实验成功率低,学生的实验技能较差,课时安排不够,大班额不于利实验技能培养等等。实验仅仅作为一种实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它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价值。
第三从教学思想上来看,这种教师只考虑了学生的“一阵子”,没有考虑学生的“一辈子”。有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不当,过分强调实验仪器(如显微镜、许多乡镇中学盖玻片、载玻片和永久玻璃标本缺乏。)珍贵,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实验室利用率却很低,大都闲置着。大部分学校都有单独的生物实验室,但平均利用率仅为9.2%(按每学期17周、每周35学时计算),利用率如此之低很是惊人。实验安排不当也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有人调查的187名中学生物教师中,133人认为实验教学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其中83%的人承认在实际教学中目标的完成也正是按以上排序进行的。有27%的人认为除了完成以上教学目的外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和态度。仅有1.7%的人提到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这一目标定位结果看,实验教学仅被看做是一种辅助性教学,在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中,侧重于知识,在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中,侧重于思维能力。
三、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
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实验教学中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去生物实教学验是一种模仿式教学,实验的材料、试剂都采用教材指定的,由教师课前准备好。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简直是一个完全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没有学生的参与,实验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然后让他们主动去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例如,在做“渗透作用”这一实验前,半透膜的材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课本上用的是玻璃纸,能否采用其他材料呢?可能有学生会想到鸡蛋膜或肠衣等。甚至有的学生用纱布,尼龙布,纸张等进行学尝试。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实验学的生会问为什么用无水乙醇,70%乙醇可以吗?汽油可以吗?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可以让学生多找一些生物组织利用下午的晚读课或自习课的时间进行观察,比如头发,泥鳅的尾部毛细血管,动物的神经细胞,各种植物组织临时装片等等。我们不妨按学生的想法来实验,这实际上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参与实验的能力。当学生发现或做出新奇的实验时,会感到惊讶,甚至会高兴得叫起来,这种心理可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地去感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2、注重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不能研究学术。”一个实验的全过程,应该包括实验设计、准备、操作、分析四个过程,其中实验分析过程应包括形成实验报告。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接触这四个过程,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选用这种仪器”,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思索,当时的情况下“会怎么样”“该怎么样”。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要养成重视观察、认真操作、细心探究的科学习惯。
在进行实验设计思想教学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训练,特别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的研究,包括对学具教具的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制教具和学具的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报告应全批全改,抓落实,学生一个一个过。为确保学生设计的探索性实验能够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学校应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凡学生设计合理、教师批准进行探索的实验,实验人员应批准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独立的实验工作。例如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有的学生会用0.3g/ml的甘油或0.3g/mlNACl代替蔗糖溶液,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分离出来的四条色素带的观察,有没有四条?顺序?颜色?距离?有无重叠?分析原因,改进并重复实验。
3、全面提高生物教师的的素质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如对课本实验赋予新意,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思路进行多方案实验设计教学,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比较自由的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
要有奉献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讲奉献,在这种创新的实验教学中,更要求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推敲,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辅导,对其实验报告进行批阅。要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和谐的教学环境,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课内实验转变为课内外结合实验。
同时要由学校出经费定期对生物教师进行实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省市组织的水平较高的学习,提高教师地业务水平。
4、适当的补充一些初中的实验,如血涂片的制作与观察,种子的结构等。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点,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5、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应由省市教委或教科所颁发关于生物实验考查的有关文件,做为硬性指标,加大考查力度,真刀真枪,而不是象以往一样走走过场。甚至有必要提高生物学科在高考中的分值,这样学校领导才会重视,才会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实验的设施,生物教师的地位才会提高。同时上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审查,很多学校大部实是没有做的,甚至连演示实验都没有,一经查出严惩不怠。
6、加强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价,创新评价法,实验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或学生的实验结果上,还要从实验的误差分析,错误分析,以及实验的改进方法进行综合的评价,甚至有必要在情感方面对优秀学生进行个别表扬,或者举行生物实验技能比赛,给予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奖品。
四、让学生的素质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成长
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测试,需要更多地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所以,要让学生的全面素质不断的提高需要的是各个方面的知识综合作用,相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在同行们的共同奋斗中,将会迎来教育的新的面貌,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成才…........参考文献:
1、吴新清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反思 2006-7-242、臧华 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优化生物实验的研究 2007-12-253、何海波 如何改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2008-01-244、刘小强 实验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2008-1-245、陈庆红.生物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实践反思.生物学通报.2005(9),23-256、孔德英 如何充分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2008-12-14 5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大纲指出,化学教学的目的首要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可见实验教......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摘 要】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物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那么该如何更好的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呢?本文将从提高......
初中理化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苏占平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至少要分成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差别造成了这两块教育的资源——硬件资源、软件......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生物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通过对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并对新课......
浅谈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新课改下的今天,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再一次强调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物理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