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卢桂玲3)_给教师的建议的读后感

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6 07:09: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卢桂玲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给教师的建议的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西郊乡中心学校

卢桂玲

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我阅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中深入浅出地把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于当今的我们仍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名著。由于书中论述较多的是教师、学生、阅读及家庭教育问题,因此我把它们作为关键词提出来。

关键词之一: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首先是指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而其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同时,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另外,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在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提高劳动的素养,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师德水平。他告诫我们,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的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苏老在一个案例中提到的那位非常受学生和听课者欢迎的历史教师说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其中的奥秘告诉我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大海.由此可见,一些教育大家也好,从我校走出去的窦贵梅和晓梅校长的成长也好,都源自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大量的积累。

关键词之二: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在小学里学习的年代,是儿童在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身体的、审美的发展中整整的一个发展时期,”“我希望孩子们成为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创造者。我的教育理想就是:让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和推论,体验劳动的欢乐和为自己创造的东西而感到自豪,为别人创造美和欢乐并在此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欣赏自然界、音乐和艺术的美,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心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像关心自己的事情一样关心别人的命运。”其实,他所讲的是与我们的教育培养方针是一致的,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一年多的教育教学生涯也正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我们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苏老在《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中指出,一个人从亲身经验中得到一种信念:生活中有一个叫做“困难”的概念,有许多事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脑力,有允许做的事和不允许做的事,有值得赞扬的事和应受谴责的事,有道德高尚的事和卑鄙可耻的事,遭遇困难才能给人打开通往幸福之路——这一点正是以责任感教育学生的技巧和艺术之所在。可现在不仅是孩童,就连成年人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迷失了自己,有人竟啥钱都想要。据报道:上海的徐阿婆去世后,她的儿孙为她的遗产打起官司。徐阿婆的长子和次子已先她去世。她生前曾领到一笔“资产处置费”,共四万多元。次子的两个儿子提起诉讼,要求对徐阿婆三儿子夏先生保管的这笔钱进行分割。夏先生称,此款大部分用于母亲后事,此外他为母亲守灵10天,应按每天1000元的标准收费,目前可供继承的遗产仅有2000多元。(法院判决很明了,子女为母亲守灵属于晚辈对长辈寄托哀思的方式,要求从遗产中支付费用不符合良俗,不予支持。中国有5000年历史。5000年的文明岂容这样践踏?文学家陈之蕃曾说:“许多许多的历史才能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能培养一点点文化。如今,吃是文化,穿是文化,没什么不能成为文化。可是,我们的文化主流呢?真的已经湮没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了吗?”孝顺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道德的底线。如果守灵能收费,那么良心还剩下多少?我们应反思,钱包越来越鼓时,我们丢掉了什么?因此,我校开展的孝道教育,评选“孝心天使”的确是抓到了关键。

关键词之三:阅读

书中指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阅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摹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应成为学生的智力需要。这一点对于培养思维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维素养,也就不可能有对学习的渴求和不断掌握新知识的愿望。”

记得林语堂曾有一句妙语:“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别人却替你晒不来。”照亮个体人心的阅读必须是个性的、非强迫性的。这意味着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就十分重要。阅读兴趣从何而来?来自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然而我国的阅读形势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由此不难看出,差距之悬殊,问题之严重。

关键词之四:家庭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书中谈到:我们办的“家长学校”已经活动了15年多。它的任务是不断地提高父母们的教育修养水平。讲清楚儿童是怎样受到家长影响的,这也可以促进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知道了儿童的摹仿能力很强,就会经常检点自己,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他们不再把儿童的教育看成是采取一连串的“非常措施”的事,而看成是一种不断的、非常细心的劳动,看成是使自身的行为完美起来。

感动孩子、激发孩子,帮助孩子发现读书的愿望,其实就是在悄悄地为孩子营造一种儒雅的家庭环境;美化家居、使家中的摆设整齐化、条理化、知识化,就是在培养孩子用过东西放回原处等良好习惯;阳台上的花草虫鱼,也是悄悄给孩子美的享受,使孩子热爱环境,并培养观察力;小小的学习园地,既赞扬了孩子,又给孩子无声的鞭策……这些细小情节都构成了家庭环境,都在默默地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能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语言和行为,父母的心态、家庭的实物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等都是影响少年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可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有多么的重要。看了书中的那些建议,我很是触动。读完书后,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将这一观点融入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我想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读书的指导与读书的要求,让学生能多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同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尽可能空出时间多读书,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专业上提出的要求说的那样:“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精致的工具。”因此今后我也希望自己做到与书为友,因为我不愿成为他所说的“一个现代的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的精神交往,如果没有一种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尊严的自豪的愿望,那么他的生活就是不可思议的”那样的人。

卢玲先进事迹

平凡却又深刻——记身边的好党员**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孩:没有炫目的高学历,没有曲折离奇的背景;她的岗位只是三尺柜台。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弱的女孩,凭着勤勉、进取和坚韧,在平凡的工......

卢玲先进事迹

平凡却又深刻——记身边的好党员**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孩:没有炫目的高学历,没有曲折离奇的背景;她的岗位只是三尺柜台。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弱的女孩,凭着勤勉、进取和坚韧,在平凡的工......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3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3龙山全体校教师在邵校长引读下,我读完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遗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觉受益匪浅。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3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年轻教师的来信,针对教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编写的一本“教育问答”,是他30多年教育实践的经......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给教师建议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卢桂玲3)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卢桂玲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