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书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第1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10个词语,学写“岩、册、厚”三个生字。图文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2. 学习课文1—8段,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的人物对话。
3.初步了解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关于岩石一些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1—8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中“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学词、学句,读好反问句,读好对话,懂得通过标点和文字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关于岩石的知识,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大家手中都有一本语文书,大家翻一翻,书里有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文字/图画)
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看着这样的图画,能学到什么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知识、本领)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读读“最大的书”(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看了题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根据学生回答对质疑的问题进行概括、引导,肯定学生的质疑能力)
4. 大家真能干,能提那么多的问题。学习了课文,我们就明白了。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生字词会吗?老师考考大家。
(二)检查自学,教学字词。1.开火车读词。
出示的词语:地质勘探队员、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雨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藏着铁矿
2.学生自由认读生字、词语。指名领读这一部分的词语。
(三)指导书写。
1. 大家读得真不错,在这个词语中,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写的三个字,认一认是哪三个?你觉得哪个字最容易写好,怎么写,教教大家。(教师范写:厚,学生自行书写:岩、册)
2.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反馈评价。
(四)细读课文第1-8自然段。
1.这本最大的书”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赶紧拿起课文来读一读。
要求:(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找到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划出来,读一读。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刚才,大家读书可认真了。现在我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不丢字、不加字。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好。(指名朗读课文按课文对话结构叫七个同学读课文)
3.评价读文。(重点纠正读错的字词句)
4.现在你知道了吗?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引导学生说完整,教师板书:岩石)
5.你是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的?找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教学句子:
(1)学生读句子。这个句子中有三个生字,你能把它读准吗?(指名试读句子)(2)注意句子中特别的标点符号,你能读得好听一点吗?(学生再次试读句子)(3)这句话实际上的意思是说,岩石就是什么?(生接:一册厚厚的书)句子的语气非常肯定,但是最后却偏偏用上了问号。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反问句。(4)我们以前有没有碰到过反问句?(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好它?(学生再试读,教师纠正、示范,最后齐读。)
6.岩石怎么就像一本书呢?它和书很象吗?(课件展示岩石一层一层的样子)7.虽然岩石的样子看起来有点像书,可是岩石中也有书上这样的文字和图画吗?这些文字和图画也能告诉我们知识吗?它们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 2 5—8自然段,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1)学生再读课文3分钟,找到有关的句子反馈。(2)师生进行朗读式问答。
A、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课文第六小节
完成句式:()、()、()就像书上的文字。教师板书,引导想象:
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然后教师出示图片。矿物看到过吗?出示项链和图片。
是啊!读了这段话,我们明白了()、()、()就像书上的文字。这些文字有趣吗?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B、那岩石上也有图画吗?师生继续朗读式问答。(出示第8小节)引导说话:()、()、()就像书中的图画。
教师板书,看课件。岩石书中的图画好看吗?这么美的图画他们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化石。化石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去看看课文后面的“我知道”栏目,也可以上网查查资料,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这些化石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小鱼、树叶、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由说,激发兴趣。)你觉得好玩吗?我们再合作读好这一段。
8.小结:原来这岩石里既有文字,又有图画,而且是一层一层的,怪不得要把它叫做“最大的书”呢?我们一起来读好这部分的课文。(师生合作,对话式完成朗读)
9. 这些文字和图画到底告诉我们怎样的知识,让我们学到怎样的本领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第2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 大 的“书”
单位:寿光市羊口中心小学
姓名:田 兆 勇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
二、教学课题
最大的“书”
三、教材分析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
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五、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语激趣,初读感知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
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地质 勘探队员 岩石 一册书 厚厚的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雨痕 b.去掉拼音读词语。
c.认读单个生字,用生字扩词。
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4.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3.感知内容。
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
质疑问难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2.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3.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
第 二 课 时
朗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2.读读说说。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说话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
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 生:有„„ 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
生:„„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生:„„
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
总结谈话 1.回读全文。
2.读课文结句:说一说,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为什么这么高兴?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3.老师重点指导、范写“质”“厚”“底”三个字。4.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5.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岩石
文字——波痕、雨痕、矿物
寻找宝藏
图画——树叶、贝壳、小鱼„„
八、教学反思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着力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产生研
究、探索的愿望。
1、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以体现,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2、课外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科学知识。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以其便捷、直观、丰富等特点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给
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4、准确把握“书”的内涵,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准确把握三个难度的“书”,即平常的书,文中最大的“书”,大自然中更广的“书”。我以平常的书引入,以大自然中更宽泛的“书”结尾,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使学生的视野不再被禁固在本教室,使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本课堂。
九、教师情况
现为寿光市羊口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一直致力于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第3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形式复习,巩固生字词。
2、读好人物的对话,特别是问句的朗读,理解“为什么说岩石像一本书?”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2.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复习生字,词语。
我们先来猜几个字谜,好吗: 山下有石 ——岩 家里一块玉——宝 厂里过日子——厚
小其拿锄头,用力挖宝藏——勘
2、说意思,猜词语。
现在,我来说一个词语的意思,你来猜:
“遇到事情都要问清楚,问明白”是哪个词语?——刨根问底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最大的书,指的就是——岩石。(板书:岩石)所以要在书的两旁,加上引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岩石,这最大的“书”。
二、找出问句,读出问味
1、打开书本83页,默读1-12小节,用“ ”划出川川说的话。
2、指名反馈,课件出示:(1)叔叔,您在看什么?(2)哪里有书啊?(3)这上面有字吗?(4)这上面有图画吗?(5)这能说明什么呢?
(6)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3、你看看这六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有问号,它们都是问句。)
4、问句该怎么读好呢?指导朗读
(1)指导读第一句(你把“什么”读得真好。看来,把这个词读好,就能读出问的味道。哦,歪着头、皱着眉,这些都是读好问句的法宝)
(2)自由读,谁能选自己读的最好的一句来读读?指名读
(3)生问师答(——我在看书呢!——岩石就是书啊!——有,你看,那就是字呀!——有!——它能告诉我们许多知识呢!——用处可大哩!)
5、他一连问了六个问题,看来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刨根问底。(板书:勤学好问)
三、朗读感悟,理解“为什么说岩石像一本书?”
(一)叔叔是怎样回答的呢,为什么说这岩石是一本书呢?找到叔叔的话,读一读。
(二)反馈。
1、形状
(1)因为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厚厚的书——你们也找到了这句吗?自己先读一读。
(2)看课件,出示岩石的图片。你们看,这书厚厚的,岩石呢——也是厚厚的,书是一页页的,岩石呢——一层一层。那就是说,岩石和书的什么很像?(板书:形状)
(3)怪不得叔叔说: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指名读)
师:这也就是说——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文字
(1)还有哪儿像一本书呢?它们都有文字和图画。板书:文字 图画(2)岩石上的字指的是什么?出示:第6小节(自由读)指名说 出示句式:岩石上的字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用一句话就把岩石上的字说清楚了。)
谁还能这样说:_____、______和___都是岩石上的字。
(哦,你们这样一说,我明白了,原来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3)课件出示文字图片,理解波痕等。
文字到底长什么样呢?瞧,这就是一个个小雨点留下的雨痕;波浪留下的痕迹叫——波痕;伤口留下的痕迹叫——伤痕;那泪痕是什么留下?车痕?那痕的意思就是指——(就是事物留下的痕迹)。
这是矿物——看图理解“矿物”,这些可都是宝藏呢!它们都是岩石上的文字。
(4)我们合作来读一读吧。这是„„这是„„还有这些„„(5)把文字重新排列组合。
a、看,现在老师把它变一变,老师把你们也变一变,好吗?(分组当雨痕、波痕、矿物)
b、还想变吗?(把“它们都是字呀!”提到前面)你还会读吗?
3、图画:看完了文字,我们来看看图画吧!(1)课件出示:树叶、小鱼、贝壳
(2)指名读: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4、知识
岩石上的文字和图画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请你们读一读这一小节(出示第10小节)
(1)谁来说说,这块岩石告诉我们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2)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变化——课件
(3)这神奇的变化经历了很长时间,你能从哪儿看出来?(点击:在很久很久以前、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后来)
“很久很久以前”告诉我们发生的时间在很早以前;“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告诉我们时间很长;“后来”告诉我们变化的过程。
我们用朗读告诉大家这里的变化。
5、用处:这么漫长的变化,我们人类是无法记录下来的,那么又是谁,把这珍贵的知识记录下来的呢?
(1)是岩石记录了历史变迁、陆地沉浮的知识。岩石就像一本书,读懂这本书,用处可大哩!(出示12小节)
引读:它能告诉我们„„生读,读懂这本书„„生读
(2)你从哪里看出用处很大呢?从“省略号,感叹号、更多”读出用处很大!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看着板书,说一说叔叔为什么说岩石就像一本书?
引说:你看,正因为岩石和书的形状很像,它们都有文字和图画,里面都藏着——知识,读懂它——用处可大啦!所以,我们说岩石就是一本书。
2、你觉得这是一本怎样的书?(百科全书、需要用心去读的书、宝贵的书、受益终身)
3、岩石,那么神奇,又那么神秘,让我们忍不住想去研究它。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岩石的图片,聪明的孩子,你会产生哪些新问题呢?
(1)课件解说:岩石的形状这样千奇百怪,有的岩石还形成了神奇的风景呢!
(2)你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
(3)这些问题可以到哪里去找答案啊?(网上、百科全书、问大人)总结:只要我们像川川那样,勤学好问,多动脑筋,长大了,就能读好大自然这本厚厚的书。
第4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 教学设计
邢台市南大郭小学 武胜坤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人物对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读过哪些书?(学生回答)书是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随老师一同书写课题。
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这本最大的书在哪里?这本最大的书里都有些什么?这本最大的书有多大)同学们真会提问,说明你们动脑筋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仔细观察题目,你还发现了什么?(书字加了引号)是呀,书为什么要加双引号?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时不要丢字,也不要多字,遇到生字按照注音多读几遍,并标出自然段。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生自己读课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13个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词语。
(1)抽生领读(挑两个同学领读)。
(2)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些字?(3)开火车读(进行两组)。(4)齐读一遍。
3、师范读课文,生思考:题目中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岩石,师板书)为什么题目中的“书”字加双引号?(因为岩石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
三、朗读感悟
1、为什么地质勘探队员把岩石称为“书”呢?自己再认真读一遍课文,用横线画出地质勘探院说的话,看谁找的全找得准。
2、课件出示地质勘探员的话。(1)抽生读。注意读好感叹句的语气。
(2)现在谁来告诉我们,为什么地质勘探员叔叔把岩石称为“书”?(生汇报,师板书:一层一层的;有字:雨痕、波痕、矿物;有图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各种岩石图片。
(3)现在老师就是川川,同学们是地质勘探员叔叔,解决我——川川脑中的一个个小问题。
师生对话。
3、通过川川的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可以看出川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用文中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川川是一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
那么什么是刨根问底呢?读完川川的话你就明白了。课件出示川川的话。
(1)抽生读,注意读好问句的语气。
(2)现在我们明白了刨根问底其实就是比喻追究底细,问个究竟。
4、谁能来扮演这个爱刨根问底的川川呢?谁来扮演地质勘探院叔叔? 分角色对话,指导读好问句和感叹句。(指导读出川川刚知道岩石就是书时的惊讶,地质勘探员叔叔的自豪及川川了解之后的兴奋。)(1)抽两组;
(2)同桌分角色练习;(3)男女生分角色读。
5、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还了解了岩石中蕴含了很多知识,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呢?
抽生读第10自然段,出示地质演变视频。
6、岩石这本书有什么用呢?抽生回答。(第11自然段)师板书:无穷的宝藏
省略号说明它还有很多用处。还有什么用处呢?希望同学们课下也像川川一样来一个刨根问底,查查资料。下节课时我们再交流。
7、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齐读最后一段。
8、你喜欢文中的川川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他勤学好问。我们也要向他学习)
四、总结。
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它永远也读不完。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推荐几本课外书:(课件出示)《十万个为什么》(奇妙的大自然)《与达尔文一同航行》
反思:
《最大的“书”》这篇课文以对话为线索,将地质的相关知识融入课文之中,语言中充满了儿童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热爱之情。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达到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科学意识。
所以,我在《最大的“书”》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加强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通过抓标点符号(!、?、„„)、语气词、重点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读出人物的语气。从而激起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激起学生研究、探索自然的愿望。
第1篇:中国最大问题是特权横行课件中国最大问题是特权横行胡星斗中国的特权制度表现为:一、官位的等级制度。与封建制度相比,现在只是称呼上有所改变,称为“县处级”、“地厅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犹大书》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