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丽江教学设计(精选4篇)_教案走进丽江

教学设计 时间:2022-01-25 07:26: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走进丽江”。

第1篇: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2、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3、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法:讲授、启发与讨论结合学法:自主、探究、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城指的是我国的哪座城市吗? 导语: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距离昆明市六百余公里,有一座高原水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记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就是有着东方威尼斯美称的云南丽江。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继续走进丽江,去领略那里的独特风光。(板书课题:走进丽江)二、小组自学第二部分

。自学提示:1、课文分哪几个部分介绍了丽江古城

? 2、找出描写丽江古城的句子说说给了你哪些体会。3、小组讨论+展示小结:翠色山峦下,商居掩古城。花香迎曲巷,岁月久悠增。神奇而又古朴的丽江古城,静静的伫立在哪里,向我们展示着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神韵。过渡语: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丽江古城外,就是他神奇而壮丽的自然风貌了。自学提示:1、介绍丽江的自然风貌,说说你的体会。2、读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白天的丽江古城美景,那月色下的古城究竟又是怎样的呢三、句子解析1、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丽江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2、月色溶溶的晚上,漫步古城的小街,看着水中闪闪烁烁的灯光倒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3、小组讨论+展示教师指导:句1是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示时间

?

? 的过渡词有首先、其次,表示原因的过渡词有因为、所以。句2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了描写了夜晚丽江的美丽风光。(教师引导学生将第二句改写成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体会不同的感受。)总结:玉龙雪山白雪皑皑,虎跳峡下流水潺潺,三江并流江水滔滔,香格里拉美丽富饶。丽江只是祖国大好山河的一角,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希望同学们有空能够多走走,多看看,记住那一道道美丽风景线,同时也记住孕育那些美丽风景的母亲!

第2篇:《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走进丽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2、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细读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2、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了丽江,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丽而神奇)

2、围绕着神奇而美丽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哪两个景点?(板书: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

(二)、围绕重点,精读探究。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那么下面我们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丽江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

1、学习第3、4自然段,领略古城的独特美。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古城的神奇而美丽,边读边把它画出下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理解句子,感情朗读,体会语言美。

①“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斓,别有韵味。” ②“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

④“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坐坐,城内共有大小乔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互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生:自主读、画、悟、美读。汇报交流。师:学生边汇报时,随机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3)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古城的美丽风光,再次感受古城的美。

(4)小结:刚才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小桥流水的清幽,伴着千年古城的神韵,奇丽的景色确实令人赞叹,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叹“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读中领悟,自主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学生汇报中及时指导朗读,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一些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丽江古城的布局特点和奇特风貌。】

2、学习第5、6自然段,体味自然景观的壮美。

过渡语:走出古城,我们来到了丽江主要的自然景观——玉龙雪山,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雪山的美景。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5自然段,把你读懂的内容向你的同学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自学,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以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2)交流。

(3)出示多媒体课件,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怎么赞美它?

(4)学生观察、思考、汇报。

教师小结:好!现在我们用朗读表达我们对玉龙雪山的赞美。(师领读,学生齐读余下部分)

(5)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什么呢?你们能接着说吗?

(6)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这些迷人的景观。

(7)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丽江的哪些景观呢?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资料,加深对丽江的了解。

(8)体会第6自然段过渡句的作用。

3、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古城月夜陶醉之美

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白天的丽江古城美景,那月色下的古城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1)出示多媒体课件“月夜古城”(配有纳西古乐),观看思考:月色的古城给你什么感觉?

(2)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古城的月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细读课文,深入体会”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始终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其中,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体验作者喜爱丽江的思想感情。】

(三)、回归总结,深化提高。

(先让学生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教师再小结。)

丽江古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玉龙雪山是大自然的杰作,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是人与大自然共同创造的。丽江,真是令我们神往呀!我们有机会也去那里游览一番吧!。

【设计意图: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的回顾,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

(四)、主题阅读

过渡:走出云南,我们来到了它的邻省——贵州,请同学们打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40页,自由读一读《黄果树听瀑》,画出体现瀑布雄伟、壮观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我们再来读《美丽的达里诺尔》,画出体现草原美丽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六)、作业

如果让你给丽江做宣传,你将怎样写广告词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

丽江古城 走进丽江

玉龙雪山 神奇而美丽

第3篇:《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州民族实验小学

向言林

教材分析:

《走进丽江》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的是我国云南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教学重难点:

1、细读重点句子和段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2、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丽江旅游盛况,简介丽江地理位置。

丽江,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出示地图)距离昆明市六百公里,是美丽的水城。据统计,每年到丽江旅游的人数超过一千三百万,无数的人们把丽江作为旅游第一站。老师我,心心念念就想去这个美丽的地方。在领略丽江的自然风光之前,我们先来走进文字,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去体验、去想像丽江的美。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丽江。(板书:走进)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学法提示1:我要快速地默读课文,说说丽江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找到课文中最能代表作者感受的一句话。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3、出示句子: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板书:神奇而美丽)

【设计意图:默读不但是充分了解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文通俗易懂,学生有能力“读中感悟,自主探究”,因而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做个引领者可以了。】

4、先让我们从一些特殊的词语中去体验丽江的神奇和美丽吧!

(1)出示词语:雄伟 古老 纯朴 圣洁 汹涌 险峻 清澈 宽阔 色彩斑斓 白雪皑皑 惊心动魄 闻名遐迩

(2)这些词语,都在我们的课文当中。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到相应的短语。(3)师引读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因为它有:雄伟的山川 古老的城镇 纯朴的民风 圣洁的雪山 汹涌的大江 险峻的峡谷 清澈的湖泊 宽阔的坝子

还因为它有:色彩斑斓的街道 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 惊心动魄的虎跳峡 闻名遐迩的香格里拉

5、总结学习方法。(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能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课文的内容。)

【设计意图: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6、了解文章结构,写作方法渗透。

在丽江如此众多的景点中,作者重点向我们推出的是哪些景点呢?(师板书: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其他景观 „„)为什么要这样选?(我们应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来写,做到详略得当)

【设计意图:阅读课文的同时,渗透写作方法,把抽象的写作知识变成具体形象生动的课文实例。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更得心应手。】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品读句子,感悟丽江古城的神奇而美丽。

1、课件出示:学法提示2:我大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找到可以体会到古城神奇而美丽的句子,边读边把它画出下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自主读、画、悟、美读。汇报交流。)

2、结合学生汇报、理解句子,感情朗读,体会语言美。(出示图文结合的句子)

①“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斓,别有韵味。”

②“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

③“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④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

3、眼前所呈现出的这一切,与往日所见到的都不同。心里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惊喜,赞叹)我们再来读句子。读出惊喜,读出赞叹。

4、小结: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叹—— “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二)品读句子,感悟玉龙雪山的神奇而美丽。

1、学会使用过渡句,写作方法渗透。

(1)作者用一句话非常巧妙地把这两个景点连起来了。找一找,是哪句话?

(2)出示句子:(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3)过渡句的作用。

2、小组合作: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5、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内容向你的同学汇报。

3、教师出示图文结合的句子。随机指导朗读)

① 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wānyán)飞腾。

②主峰扇子陡,海拔五千五百九十六米,为长江南岸第一峰,被誉(yù)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始终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其中。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体验作者喜爱丽江的思想感情。】

4、简介丽江其它景观。(出示图片)

(三)整体感受丽江美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刚才,我们品味了作者笔下的丽江美。现在让我们再来感受丽江真实的如诗如梦的画面。(多媒体课件)

(四)、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古城月夜陶醉之美

美丽的丽江,每一处景物让人那么神往、着迷。夜晚,人们回到古城休息。那月色下的古城,挂满了红灯笼的古城,又是怎样的一幅美丽的画面啊!

1、听音乐,师范读。

2、生再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抓住重点词句教学,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感受月夜下丽江古城之美。】

四、总结全文,再赞丽江。

1、现在,看到丽江,你还想说什么?(赞美丽江)

2、教师小结:大自然是慷慨的,它把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美景赋予了丽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幸福快乐的丽江人民。我们爱丽江,丽江,装在了老师的心里,我相信,丽江,也已经融进了同学们的心灵!让我们用郭沫若先生的一幅对联来结束我们今天的丽江之行吧。_-----春风杨柳千万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千百万,江山如此多娇!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的目的在于致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此,本堂课我想全力打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第4篇: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2、“本册教材说明”中讲到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指导和训练,一定要多读少讲,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学会读书。

基于以上两点要求,以及学生通过前一课《桂林山水》的学习,对写景文章的学法已有大概印象,所以教学《走进丽江》时,把“读中领悟,自主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仅仅做个引领者;教学中做到多读少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注意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始终,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借助课件(丽江美景图片)等,让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美丽,体验作者喜爱丽江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走进丽江》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的是我国云南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文先总说“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这句话统领全文;接下来,分别写到丽江的历史地位、古城街道、精巧布局、玉龙雪山等景色的“美丽”和“神奇”之处;接着简要介绍丽江的其他景观:虎跳峡、万里长江第一湾、三江并流奇观、泸沽湖及神秘的摩梭人、香格里拉……处处都显得那么神奇,充满了魅力;最后写作者陶醉于月色溶溶下的古城景色。

全文的重点就在“美丽”与“神奇”两个词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这两环节作为重点和突破点。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总结出丽江留给他们的印象—美丽、神奇;让学生带着这两个词,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出美丽、神奇的地方(句子、段落)。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感知丽江的神奇美丽,我在网上下载了许多关于课文内容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图文对照,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重点句子和段落。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先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初读课文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丽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并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并让学生把主要描写的两个景点用书上的句子连起来,这样让学生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时,我注意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始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体验作者喜爱丽江的思想感情。(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

1、细读重点句子和段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2、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四)教材课型、课时 讲读课 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准备

学生:读熟课文,识记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教师:多媒体课件(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 精讲点拨、启发与讨论 学法:自主探究、读中领悟、交流讨论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也称为姑苏)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水城。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距离昆明市六百余公里,有一座高原上的姑苏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记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就是云南的丽江。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丽江,领略那独特的风光。(板书课题:走进丽江)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看看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2、围绕着神奇而美丽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哪两个景点?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然后了解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教师简单讲解过渡句,让学生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生汇报,师结合汇报板书。(丽江古城、玉龙雪山)

【设计意图:默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文通俗易懂,学生有能力“读中领悟,自主探究”,因而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做个引领者就可。】(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过渡语:我们知道了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那么下面我们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丽江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1、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文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2、学习第3、4自然段,领略古城的独特美。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介绍了丽江古城的什么特点。(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古城的神奇而美丽,边读边把它画出下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结合学生汇报、理解句子,感情朗读,体会语言美。

①“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斓,别有韵味。”

②“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

③ “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

④“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坐坐,城内共有大小乔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互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生:自主读、画、悟、美读。汇报交流。师:学生边汇报时,随机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4)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古城的美丽风光,再次感受古城的美。(5)小结:刚才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小桥流水的清幽,伴着千年古城的神韵,奇丽的景色确实令人赞叹,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叹“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 “读中领悟,自主探究” 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学生汇报中及时指导朗读,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一些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丽江古城的布局特点和奇特风貌。】 3、学习第5、6自然段,体味自然景观的壮美。

过渡语:走出古城,我们来到了丽江主要的自然景观——玉龙雪山,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雪山的美景。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5自然段,把你读懂的内容向你的同学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自学,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以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2)交流。

(3)出示多媒体课件,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怎么赞美它?(4)学生观察、思考、汇报。

教师小结:好!现在我们用朗读表达我们对玉龙雪山的赞美。(师领读,学生齐读余下部分)

(5)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什么呢?你们能接着说吗?(6)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这些迷人的景观。

(7)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丽江的哪些景观呢?课后再查找有关资料,加深对丽江的了解。

4、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古城月夜陶醉之美

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白天的丽江古城美景,那月色下的古城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1)出示多媒体课件“月夜古城”(配有纳西古乐),观看思考:月色的古城给你什么感觉?

(2)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古城的月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4)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细读课文,深入体会”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始终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其中,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体验作者喜爱丽江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先让学生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教师再小结。)丽江古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玉龙雪山是大自然的杰作,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是人与大自然共同创造的。丽江,真是令我们神往呀!我们有机会也去那里游览一番吧!。

【设计意图: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的回顾,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五)、布置作业

运用课文的写法,选一处喜欢的景点写一个片段,并用上过渡句。五、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一)预测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及原因。

从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引出跟苏州齐名的丽江古城,这样揭题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此类课文,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积极性会较高,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整堂课师生都会在欣赏和赞美中度过:教学课件中一幅幅奇美的画面,课文中文质兼美的语句,真会让师生“饱览”丽江古城的神奇和美丽,这无疑会是一节让人享受的课。

(二)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

全文的重点就在“美丽”与“神奇”二词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这两环节作为重点和突破点。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总结出丽江留给他们的印象--美丽、神奇;让学生带着这两个词,学生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出美丽、神奇的地 方(句子、段落)并不难,但在具体教学中如果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读、去想象、去体会,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进去,就不会从实质上让学生感受到丽江的美丽与神奇。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感知丽江的神奇美丽,我在网上下载许多关于课文内容的图片制成了多媒体课件。在让学生欣赏时注意与文中现成的图片相结合,做到充分地利用教材。(三)预设改进的设想。

如果能有丽江古城的简短风光片穿插于教学中,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课文会有更大的帮助。六、板书设计及设计意图: 丽江古城

走进丽江 玉龙雪山 神奇而美丽 迷人的景观

【设计意图:按课文内容的三部分概括出小标题,简明扼要,学生可以清楚地理清课文条理;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加深印象,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这个教学重点有很大的帮助。】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走进丽江》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2、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3、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篇1:走进丽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走进丽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2、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激发......

下载走进丽江教学设计(精选4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丽江教学设计(精选4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