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手三步上篮技术教学设计_三步上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9 09:11: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低手三步上篮技术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步上篮教学设计”。

低手三步上篮技术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快乐学习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使不同锻炼基础的学生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发展技能的同时,能够在欢愉的氛围下达到愉悦身心、习得技术、增强体质的目的。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是低手三步上篮技术,它是篮球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技术,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学习进攻技术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这个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它要求球员持球时分别迈开2步,在第3步起跳的同时出手上篮或者投篮。但要做到准确、熟练、快速地在比赛中运用自如,任需加强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其中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可用“一大、二小、三跳”六个字进行概括,既简明扼要,又便于记忆。以右手单手低手上篮为例,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一大);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蹬地起跳(二小);然后右腿屈膝上抬,同时举球至头右侧上方,腾空后,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右臂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最后的一跳)。最后,双脚同时落地,“三步上篮”动作完成。学情分析

本次课所授班级为高一(5)班的学生,学生人数为48人,组班形式为男女生合班;体育基础属于不平衡型,男女生基础相差甚大;但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该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所以在练习时应采取趣味的辅助手段和分层练习的方法。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2.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建立起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的概念。

3.技能目标:使大多数学生提高运球、三步上篮的基本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4.情感目标:在练习时,学生能相互学习、指导、鼓励,并能增加对篮球的兴趣。

五、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本次课是篮球三步上篮的第二节课,在上一节课给大家介绍熟练球性多种运球方法和运球时准确的手型及上篮时手型动作的准确性、柔和度和力度。本次课我把重点放在三步上篮的步法、起跳和上下肢协调配合。让学生在掌握运球和三步上篮的动作方法、要领,提高他们自主锻炼的意识。

难点:1)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和三步上篮的节奏。运球三步上篮时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2)培养学生三步上篮时,对篮球的保护意识。

六、教学策略

1、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观察模仿练习法。

2、分解、完整法。对上下肢同时练习的动作,先教学生下肢动作练习,熟练后配合手臂动作,教学生完整动作练习。

3、分层教学法。教学中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

4、预防纠错与口头评定法。教学中随时口令纠正,并给予鼓励。

七、教学过程(具体见教案)本节课是复合课,是以学生练习为主,以技术讲授为铺。本节课教学进程中有三个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二环节基础部分。场地器材与安全保护

篮球8个,标志牌2个, 口哨一枚,篮球场一片

九、预计运动负荷(具体见教案)

预计整节课练习密度在65%左右,平均心率在105-12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30次/分左右。课时计划 课题名称

低手三步上篮

班级

高一(5)班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数

48人

组班形式

男女合班

课次

第2次

时间

45分钟

内容 主题

低手三步上篮技术

教学重点:三步上篮的步法、起跳和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和三步上篮的节奏。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分解完整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2.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建立起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的概念。

3.技能目标:使大多数学生提高运球、三步上篮的基本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4.情感目标:在练习时,学生能相互学习、指导、鼓励,能增加对篮球的兴趣。

课序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学法

运动负荷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始部分

2’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2、安排见习同学。

3、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及要求。

教学要求:

1、集合站队迅速、整齐、安静。

2、精神饱满,认真听讲。

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组织队形:

╳╳╳╳╳╳╳╳

╳╳╳╳╳╳╳╳╳╳╳╳╳╳╳╳ ╳╳╳╳╳╳╳╳

2.学生由右向左依次报数。3.学生认真听讲。

2’

准 备 部 分

10’

一、准备部分:

慢跑、滑步跑、交叉步跑 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肩部运动 4.手臂绕环 5.弓步压腿 6.膝关节绕环 7.踝腕关节绕环 8.手指关节活动操

1.教师口令,注意次序。

2.教师带领学生做操----并口令指挥。

1.学生根据老师的安排进行慢跑。2.学生要认真听口令进行练习。要求:

1.积极参与,精神饱满 2.动作到位,活动充分

8’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28’ 5’

激发兴趣阶段

分组行进间多种方法运球(球接力)1.行进间胯下“8”字 2.行进间右手倒走运球 3.行进间左手运球

二、接受新知识

学习低手三步上篮技术 1.徒手练习 教师示范、讲解三步上篮的动作。以右手单手低手上篮为例,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一大);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蹬地起跳(第二步二小);然后右腿屈膝上抬,同时举球至头右侧上方,腾空后,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右臂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这是最后的一跳)。最后,双脚同时落地,“三步上篮动”作完成。2.分层次练习三步上篮 A、运一次球三步上篮

B、三分线自己运球三步上篮 C、不同方向运球三步上篮 D、接住球后三步上篮

三、不一样的篮球赛

比赛规则:按照平时篮球比赛的规则进行比赛,10人为一方,总共20人。9人进行不能运球只能传球的方式把球传递到另一方,最后一人到达篮筐三步上篮。1.集合队伍 2.放松练习 3.小结 4.师生再见 5.归还器材

教法:

1.组织学生分成8列,每列6人。分成4大组进行运球接力比赛。2.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教法:

1.讲解、示范,低手三步上篮技术动作要领。

重点:讲解上篮时出脚的大小、速度与运球时脚与手的协调用力,运球时三步上篮的节奏的把握,具体的手型回顾。2.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教法:

1.教师示范,找出一名动作到位同学与教师配合。同时归纳、讲解动作要领。2.教师分别示范四种不同层次的练习方法,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习得阶段的方法进行练习。找出两名动作到位同学,两个半场进行辅助练习。教法:

1.教师作为裁判,位于球场的中外侧进行督促指导。教法: 1.集合队伍 2.领做放松操 3.小结 4.师生再见

学法:积极参与 学法:

1.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模仿教师传球动作。2.根据要求进行具体的练习。╳╳╳╳╳╳╳╳ ╳╳╳╳╳╳╳╳ △

╳╳╳╳╳╳╳╳ ╳╳╳╳╳╳╳╳

学法:

1.积极认真了解不同的分层次练习方法。

2.选择1-3中进行练习,最后接住球后三步上篮积极实践与感受。学法:

1.认真听讲,积极有序地进行比赛。学法: 1.集合队伍

要求:快、静、齐

2.调整呼吸,放松身心,感受身体 3.听老师小结 4.师生再见 5.归还器材

30次 15次

5’ 5’ 8’ 10’ 5’

强 低 中 强 低

通过球性的练习巩固提高控球能力

场地器材

篮球8个 篮球场1片 口哨 1枚 标志牌2个

安全保障

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合理布置场地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65% 90%

课后小结

这次课是第2次课,虽然有小部分同学技术动作掌握的还是不牢固,但是总体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所以整体还是很乐观的。

篮球三步低手上篮课堂教学设计

篮球三步低手上篮课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步上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初学者较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上篮技术可以说为篮......

行进间三步低手上篮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行进间三步低手上篮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行进间三步低手上篮说课稿

行进间三步低手上篮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进间三步低手......

篮球三步上篮技术教学

怎样教三步上篮三步上篮”是篮球行进间投篮(跑篮)的俗称,它是在快速跑动中接球或运球结束时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常在快攻中或突破切入篮下时运用。由于篮球规则......

篮球运球三步上篮技术教学设计

篮球运球三步上篮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

下载低手三步上篮技术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手三步上篮技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