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王子 长 县 秀 延 小 学小
伟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29页的例2《加法结合律》。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引入,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途径引导学生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异同联系,自主发现并验证、归纳加法结合律,感受运算规律作用。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有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为此,本人在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用好教材,并合理的对部分学习活动过程作创新处理,努力使教学活动更具自主性、探究性、趣味性。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在此基础上,来学习加法结合律难度不太大。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能推导出加法结合律。在应用运算定律时,学生容易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混淆,这里要加以区分两者的不同。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1讲故事,明白道理 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猴子们,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 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
师:猴子得到了便宜吗?
2课件再复习。
20+34=()+()36+()=64+()A +700=()+()
二、学 1.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再一题:59+38+732和59+(38+732),讨论: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
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
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
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例2:
李叔叔骑车旅行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三、展
1、学生先汇报例2
A、口头列式:(88+104)+9688+(104+96)
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D、计算结果。
得出(88+104)+96 =88+(104+96)(板书)
2、老师进一步启发: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先根据计算进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突出以下三点:
①这两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几个加数?(3个加数)两个等式中的加数都一样吗?
②这两个等式中,等号左边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③再看等号右边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也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那么等号左边的算式和等号右边的算式,加的顺序相同吗?但它们的和呢? 现在谁能把我们所发现的规律完整地说一说?
几个学生试说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再看看书中的结语。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谁能用符号(任意选3个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如:(□+△)+○=□+(△+○)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a+b)+c=a+(b+c)
这里a、b、c表示的数是什么范围的数?(整数)
用不同方法表示:(△+○)+☆=△+(○+☆)
(鸡+鸭)+鹅=鸡+(鸭+鹅)
(a+b)+c=a+(b+c)
四、练使用规律,巩固新知
1、口头回答□里填几?
(15+12)+5=15+(12+□)
(243+146)+54=243+(□+54)
4037+(25+44)(4037+25)+□
a+(b+c)=(a+□)+c2、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 10+(20+30)+403、练习
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4、简便计算。273+352+64864+36+81+19
五、升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1+2)+3=1+(2+3)
(2+6)+8=2+(6+8)
„„
(a+b)+c=a+(b+c)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董道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49~50页例3、4、5,练习十一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够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分......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刘 飞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第二小学)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4一15页。教材简析: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