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窗边的小豆豆教学设计”。
《窗边的小豆豆》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是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为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联系,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之中、课本之中。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本课设计力求体现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自由、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自传性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而黑柳彻子日后却成为了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这本书的背后的意义,与我们课本中第9课《唯一的听众》要表达的意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课后给学生推荐了这本书,有助于把课内外的知识联系起来,既促进了课内学习,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涵还是有一定难度。
【教学策略】
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让学生走到台前,在老师的引领下,成为阅读感悟的真正主人。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大概内容,主要人物。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向学生介绍几种阅读的好习惯好方法。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角色互换,对经典语句的背诵积累等。
4、通过对精彩片断的再回顾,对表象文字的再咀嚼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如:知道关心别人、热爱生活等。
【教学重点】:能够把已有的阅读方法在本课中运用,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
阅读的融合。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教学准备】:每人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结合教材,谈话导入——激趣
前几天我们刚刚学过一篇课文《唯一的听众》,讲述了“我”在一位素不相识的耳“聋”的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获得成功的故事。这让我们感受到欣赏与被欣赏都同样拥有伟大的力量。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许多„„
学生: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前段日子,老师推荐大家了一本好书,一起说出它的名字好吗?这里面发生的每一个故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豆豆的世界。学生:读课题《窗边的小豆豆》
【设计意图】
使学生初步了解这本书的感情基调,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走进《窗边的小豆豆》——了解
1、作者介绍
通过看书,查阅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学生介绍:《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首次在日本出版,截至2001年,日本版销量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在日本,平均每三个家庭就拥有一本《窗边的小豆豆》。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33种文字全球畅销。
学生介绍的不全的地方,教师还可以补充。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养成读书前先了解作者的习惯。就像我们学习名家名篇的课文时先了解作者一样。
2、概括本书的主要内容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主要内容?
学生汇报: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3、了解人物
说说主要人物都有谁?你最喜欢谁?请说出他让你感动的一件事?
学生汇报:小豆豆、小林校长、高桥、泰明„„
三、走近《窗边的小豆豆》——交流
1、游戏一“找别扭”——交流“巴学园”
(1)难忘的巴学园生活奠定了小豆豆辉煌的一生,那么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和我们的学校有哪些不同之处?请你在书中画下来,批注哪不同?
预设:根据学生交流,课件随机出示有关内容
与众不同的校门与众不同的教室
与众不同的上课与众不同的盒饭
与众不同的散步与众不同的座位
与众不同的图书室与众不同的校歌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
(2)交流:为什么这一切会如此的与众不同?
师小结:与众不同的巴学园缘于一位与众不同的校长,让我们一起响亮地称他——小林先生。
【设计意图】
学生玩过电脑游戏“找别扭”,所以我也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找出与我们正规学校的不同,吸引学生。养成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游戏二“座右铭”——交流“小林校长”
(1)小林校长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教育者,他对巴学园里的学生进行的特殊教育,使这些孩子一生受用,并使每个人都成就了一番事业,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孩子?请你找找小林校长的语言,看看哪些话也对你最有感触?
(2)教师谈自己感触最深的一句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3)学生交流预设
“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
“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你绝对能做到”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
师小结:我们读懂了小林先生,是小林先生的知音,同样的小豆豆也一生感激校长,因为是校长先生改变了她,使这个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小淘气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人,因此,作者在书的扉页这样写道:谨将此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
把学生的浅层理解往更深处引导,自己去找感触最深的话语,也可以对学生自己是一种鼓励。教师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此来了解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
3、游戏三“辩论会”——交流“小豆豆”
在巴学园中,校长与老师总是不停地对学生们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那些孩子们不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不会被自卑的心理包围。
我们来开个“辩论会”讨论一下:“小豆豆”这样的孩子真的是一个“好”孩子吗?
学生:分正反两方来辩论,并提出理由和证据。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关注个体差异,合作学习。
四、走出《窗边的小豆豆》——延伸
1、游戏四“我是作家发言人”——续写
小豆豆非常喜欢这个充满了快乐和惊喜的新学校,每天都迫不及待地盼望上学的时间快点到来。同学们,在这所学校里,还会出现什么离奇的故事呢?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续写一个故事,看看谁的故事最吸引人?
2、推荐书目
(1)《小时侯就在想的事》《丢三落四的小豆豆》《小豆豆与我》
(2)《淘气包马小跳》《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夏洛的网》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并与原著基调一致。(1)是小豆豆的系列丛书
(2)是小豆豆的同类图书学生可根据兴趣阅读。
板书设计:
《窗边的小豆豆》
巴学园
能够简洁明了的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附教学流程图】
一、导入——结合教材推荐这本书
二、了解——师生共同介绍这本书
三、交流——深度交流讨论这本书
四、延伸——读写结合拓展这本书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对学生的评价:
1、充分查阅了作者资料,通读了整本的《窗边的小豆豆》,能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作者和内容梗概(听学生汇报);
2、对开展的各种游戏环节有比较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观察学生表现);
3、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角色互换,对经典语句的背诵积累等。(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4、能够展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合作谈论交流(听交流情况);
(二)对教师的评价:
1、较好地完成教学设计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地随机调控教学流程,以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观察教师的随机能力);
2、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评价(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记录教学时间的分配);
4、熟练、合理、适时、适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取得较好的视听效果,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观察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情况);
5、充分以学生作为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言情况,及时处理教学资源(观察教师处理学生问题)。
六、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一)内容的选择上:《窗边的小豆豆》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由几十个不同的短篇故事构成,所以这一节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只选取了本书中最核心的“巴学园”“小林校长”“小豆豆”让学生重点交流,以此来达到对书中内涵的挖掘。
(二)过程的安排上:各种游戏环节的设置,使学生一直保持高度的集中与
兴奋状态。尤其是“找别扭”“座右铭”这两个新游戏的设置(在本班以前的读书会上没有使用过),不仅形式新颖,而且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以往的经验从文中去找,去理解,感受更深刻。比如“座右铭”这个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小林校长的话语深度感悟他的教育方法,这也正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三)拓展的广度上:在阅读的延伸方面,有读写结合,展开想象给本书续写情节,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往“读书会”也就可以在这里结束了。而本设计还有阅读后的继续阅读,推荐了两类不同的读物,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完成阅读量的问题。
《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对作者黑柳彻子有所了解。2、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3、在活动中习得一些读书方法,提高学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对作者黑柳彻子有所了解。2、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3、在活动中习得一些读书方法,提高......
《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