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走进鲁迅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群文阅读•走近鲁迅”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说明】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本单元课内四篇文章以及《同步阅读》八篇文章及两首小诗分别描述了鲁迅儿时、中年、老年以及逝世以后的故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鲁迅的性格特点及崇高的精神品质。在教学中,旨在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故事,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了解鲁迅其人,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同时,也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鲁迅的美好心灵、高尚品质,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
人教版推荐《同步阅读》教材《倾听鸟语》第五单元部分文章:《父亲对我的教育》《回忆鲁迅先生》《秋夜》《访鲁迅故居》。【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积累精致、优美的描写语句;
引导学生透过课内外鲁迅的作品或关于鲁迅的文章,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的性格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通过“问文”、“聊文”、“赏文”“记文”等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博览的兴趣和在阅读中质疑、感悟、积累的习惯。【教学重点】
继续培养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积累的习惯; 让学生能在阅读中了解鲁迅。【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准备。
1.引入谈话,明确方法; 看图听介绍猜人物。课件出示人物简介:世纪风云人物。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板书:鲁迅)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出示“知识树”树干:“走近鲁迅”)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走进鲁迅。最近,我们课内课外读了一些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有关先生的文章,今天的读书会,我们就来交流阅读收获,走近鲁迅先生。(板书:走近)3.回顾课文,知识准备
A、(出示“知识树”树枝:课文题目)这是我们刚学的四篇课文,谁来谈谈,这些课文让你了解到了鲁迅的哪些性格特点,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崇高品质? 教师相机板书
B、真好!孩子们,你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呢? 从鲁迅的言行举止体会到的。
从文中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到的。
小结: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或者旁人的评价,表现人物特点,这是描写人物的重要方法,同学们都发现了,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另外,阅读文章时,联系当时时代背景及我们的生活经验,认真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了解人物。这是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重要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将这个方法用好用活。
第二课时
浏览群文,整理思绪
那么,老师推荐的这几篇文章(出示推荐篇目),又将告诉我们鲁迅的什么特点呢? 浏览这四篇文章,重点阅读其中一篇,熟悉内容、质疑、批注。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感受或疑问
第三课时
问文、聊文,展示个性化阅读成果
(一)分组质疑,集体讨论。《父亲对我的教育》
周海婴喜欢他父亲的教育方法吗?你喜欢鲁迅“顺其自然”的教育方法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教师小结点拨:顺其自然,宽严有度。《回忆鲁迅先生》
作为良师益友,鲁迅先生给萧红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萧红的几段回忆中,哪段让你感受很深?
师小结点拨:爽朗热情,严谨勤奋 《秋夜》
你怎么理解鲁迅先生的这些话“我绝不离开你们”“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请联系全文谈一谈。师小结点拨:平易近人,义薄云天 《访鲁迅故居》:
徜徉在鲁迅先生的故居里,你想到了些什么? 师小结点拨:简朴勤劳,刻苦自奉
(二)小结
孩子们,你知道吗?看着你们自信的眼神,听着你们精彩的问答,我真替你们高兴!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自己!
第四课时、赏文、记文,分享生动精美的语言
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下面进入第三部分──朗读我最棒!谁先来?读得怎么样?像她一样,一起读── 总结,拓展,相邀书为侣走进生活 1.总结谈话。2.推荐文章。
走进鲁迅鲁迅先生曾说过:“惟有民族魂才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所谓的“民族魂”就是鲁迅先生的精神。进入柯岩风景区,触目即看到鲁迅先生的雕像靠在......
走进鲁迅鲁迅是一个不太讲究穿着的人。他爱穿长袍,相对他瘦弱的身材来说,似乎袍子比西装合适。但他确实是太不修边幅了一点,经常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感觉竟有点像他笔下的落魄......
《走进鲁迅》实践活动教学反思学习第五单元的过程中,安排孩子们搜集鲁迅的作品,以备后用。单元结束, “鲁迅作品交流会”如期进行。鲁迅作品不难搜集,交流应该很精彩!过程却不尽......
初识鲁迅——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山东德州跃华实验学校 毕力英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
《鲁迅——名人传记》读后感六(3)李 颖鲁迅,20年代初中国的文学之魂。在我想象中,他应该穿着中山装,一脸愤世嫉俗,这才符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 直到今天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