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教学设计(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防御气象灾害教案”。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内容:
本节教材集中了大气中的主要气象灾害现象,描述各种气象灾害的形成、特点、分布及其危害,指导人们如何防御这些气象灾害。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各种气象灾害的形成、特点、分布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2.能力目标:通过对相关网络资料的阅读结合对自然界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
3.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造成的危害。2.学习难点:各种气象灾害形成原因及其防御措施。二.学生分析:
1.学习习惯:在课堂上,高一学生表现为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阅读量有限,知识面较狭隘,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2.学习交往:高一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交往表现为个别化学习,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综合能力较低。三.教学方法:
1.探究学习法: 联系所学知识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问题思考、解决的学习。2.发现学习法: 善于分析资料、寻找和发现思考性问题。3.自主学习法: 利用网络资源、教材资源,独立地进行学习。
4.问题讨论法: 运用网络教室的各种交流手段对学习主题展开讨论。5.协作学习法: 通过网络教室中师生、生生协同、交流、讨论的学习。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间接或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大气中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情境创设)①1991年4月29日,一场台风造成孟加拉国13.9万人死亡。
②1991年5—7月,江淮地区出现严重的暴雨洪涝。苏、皖、湘三省死亡1100多人。③1968年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非洲严重干旱,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④1983年4月25—30日,受强寒潮影响,我国有22个省、市遭受雪灾、风灾、雹灾、冻灾,造成4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学习任务)①学习重点: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造成的危害; ②学习难点:各种气象灾害形成原因及其防御措施。(学习要求)
①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灾害问题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②抓住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③注重本课网页素材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问题探究)
教师提出学习探究的问题:
各种气象灾害的形成、发生季节、我国主要受灾区、带来的危害及其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资源利用)
教师指导利用资源学习的顺序依次为:地理教材(文本)——媒体资源(图片、视频)——中国气象局网站的气象科普
(协作讨论)注:班级学生分1.2.3.4四大组学习讨论;两位同学为小组协商讨论。
(一)台风:
■(教师)台风的形成、发生季节、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台风形成的视频文件;侵入中国的台风路径示意图] 1.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的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低)。2.发生季节:夏秋。
3.影响地区:我国东南沿海。
■(教师)台风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哪些危害?
强风:掀翻巨轮,破坏建筑物和通讯设施;特大暴雨:河口决堤,水库崩溃,洪水泛滥;风暴潮:破坏海堤。
■(讨论)针对台风危害,应采取哪些防御?
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台风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登陆地点、时间、强度、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做好预防工作(加固沿海、沿江堤岸等)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教师简要小结。
(二)暴雨洪涝:
■(讨论)暴雨的形成原因?
1.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来自广阔的热带洋面); 2.强烈的对流运动(太阳辐射强);
3.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教师)我国暴雨洪涝的发生季节、主要受灾区? 发生季节:春夏季节。
受灾地区:南方和东部地区。
■(教师)暴雨洪涝造成哪些危害?应当采取哪些防御措施?
暴雨洪涝危害:连续暴雨或短时间大暴雨造成洪水淹没农田、城市、交通干线。
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防洪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教师简要小结。
(三)干旱:
■(教师)干旱的形成原因?它给人们造成哪些困难? 1.形成: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2.造成困难:粮食减产,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讨论)针对干旱的困难,应当采取抗旱措施?
防御措施: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教师简要小结。
(四)寒潮:
■(教师)寒潮的形成、发生季节、影响我国哪些地区?[侵入中国寒潮的频次与路径示意图] 1.形成: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形成大风、雨雪、冻害的现象。2.发生季节:秋冬春。
3.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以外的我国广大地区。■(教师)寒潮造成哪些危害?
寒潮危害: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讨论)如何预防寒潮?防御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教师简要小结。(能力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中国气象局网站”的视频点播6月13日至14日午间天气预报(中央电视台);,观察台风移动路径及其情况: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本课所学知识,提交发布一则我国的灾害天气预报或警报。教师提示:时间、灾区、气象灾害、主要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等。(点评反馈)
教师评讲学生作品,表扬学生的创新点,反馈本课学习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提高的方向。(作业布置)
1.课后上校园网络,查找高中地理虚拟网站,学习气象灾害。
2.上Internet网络,查找“中国气象局”或“中国科普博览”网站,浏览相关的学习材料,拓宽知识面。五.板书设计
灾害 形成 时间 灾区 危害 防御措施
台风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 夏秋 东南沿海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监测预报做好预防工作
暴雨洪涝 水汽多、对流强降水时间长 春夏 东部、南方 淹没农田、城市、交通干线 气象监测、防洪措施
干旱 无降水、降水少 冬春 西北、北方 粮食减产,饮水困难 兴修水利、植树造林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冬半年 除青藏高原外 大风、雨雪、冻害 发布准确预报做好防寒准备
珠海市防御气象灾害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集体、个人的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总 理温......
***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为减少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有关规定,制定我镇......
气象灾害防御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气象灾害防御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