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_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6 23:20: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点批注的习惯。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3、体会作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二)难点: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抓住景物特征写景,选用恰当比喻,朗读并背诵。

三、教学方法:讲读结合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文章的内容,以了解济南冬天“温晴”这一主要特征。

2、了解文章的结构脉络。教学重点:

1、了解济南冬天“温晴”这一主要特征。

2、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鲜明的印象和感受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

那么,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习边领略。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查字典、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①注音:济(jī)南

一髻(jì)儿

薄(báo)雪

伦敦(dūn)

贮蓄(zhù xù)水藻(zǎo)狭窄(zhǎi)镶(xiānɡ)②释词:设若:假若。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 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3、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表,理解文章结构。并把每部分的要点,概括的写在文旁的空白处。

无风声

有山——小雪点染的山(秀气)宝地——晌

晴——像摇篮(温暖、舒适)

有水——贮满绿藻的水(绿清亮)

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1、第1自然段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

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③旁批内容明确:

没有风声——与北平比(奇迹)

晌晴——与伦敦比(怪事)

温晴——与热带比(日光毒)

五、小结:

六、练习:课后练习一的第一小题。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体会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描写,在描写中融入自己感受的写法。

2、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学习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动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检查提问: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从什么角度运用怎样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之后明确:温晴,从作者自身的感受角度,运用对比手法。

二、新课教学:继续细读、分析课文。

1、第2自然段

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

指导学生画出拟人、比喻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即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2、第3自然段

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明确: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指导学生画出拟人、比喻的句子,体会其作用。学生齐读本段。

3、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体会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两个“卧”字的作用。

4、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人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

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激情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三、总结全文。

1、学生默读全文,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点。

2、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

①运用对比手法。②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四、听录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二、三两题。

2、要求学生实地观察某处的景物特征,仿照课文,写一篇题为《X X的冬天(春天)》的短文。

3、背诵第3段。

六、附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没有风声——与北平比(奇迹)

总的特征

晴——与伦敦比(怪事)——→总写

晴——与热带比(日光毒)

全城在晒着阳

像摇篮

城内

慈善的冬天

①山松上的雪——像看护妇 写 山

②山尖上的雪——给蓝天镶上银边

③山坡上的雪——水纹的花衣 城外

④房顶上的雪——小水墨画

①冒着点热

②水藻更绿

③像块蓝水晶

教学后记: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带领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老舍的生平、著作,识记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班内展示的学习过程,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情......

济南冬天的教学设计

济南冬天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济南冬天......

下载《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