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 蝉 贝壳》教学设计与评析_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6 22:49: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短文 蝉 贝壳》教学设计与评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对比探究 体悟生命

——《短文两篇 蝉 贝壳》教学设计与评析

设计:南钢学校 熊晓华 执教:南钢学校 熊晓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7课

【设计理念】

《蝉》《贝壳》两篇散文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诵的好材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经典之作。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了解欲扬先抑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对比探究阅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语言优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难点】

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设计意图】由冰心的话导入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为感悟生命的真谛作铺垫。

二、夯实基础

(1)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小思和席慕容的相关介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历程和创作情况。

(2)检查字词预习,为更好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注意朗读的感情、节奏。目的是“品语言,入意境,展想象”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诵读,通过范读、指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初步感知文本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在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思考:

(1)、《蝉》这篇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文章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的分析和解答。

明确答案:(1)、“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理解: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四、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2、《贝壳》一文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贝壳》课文最后一段说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4、这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研读赏析课文,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通过对比阅读和思考,更深一步的分析体会两篇短文的写作手法。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这一环节中,要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要看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更要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明确答案:

1、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3、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4、明确:相同之处:(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设计意图】解决难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六、布置作业。

1、句子仿写: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生命就要像------------------------。

2、搜集当代散文家、诗人的有关“生命”之作。

附:板书设计:

蝉: 聒噪、瘦弱——延续生命(抑)(扬)

贝壳:生命脆弱、卑微——居所精致、仔细 哲理:----生命短暂,珍惜拥有。

【评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指导学生的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为重点,以哲理语句的品读为亮点,以内在的生命哲理解读为难点,呈现了高效、丰富的课堂教学。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这堂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地位。指导学生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品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

二、对比阅读,开阔语文学习的思路。

通过比较分析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学习通过各种形式获取有效信息,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开阔语文学习的思路。

短文(《蝉》《贝壳》)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短文 蝉与贝壳

短文两篇 蝉与贝壳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

《短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2.知识目标: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3.......

短文《蝉》《贝壳》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短文《蝉》《贝壳》,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短文蝉、贝壳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

下载《短文 蝉 贝壳》教学设计与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短文 蝉 贝壳》教学设计与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