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6.1力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沪科版力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6.1力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过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进程并了解力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身边物体多作些小实验,亲身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2)力的初步概念。2.难点
(1)学会科学归纳。
(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教学方法
归纳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铁架台、两根磁棒、细线、绸布、玻璃棒、小纸屑、铁块、磁块、表面涂 有一层蜡的两个软木塞、水槽
学生分组实验:橡皮筋。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我们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你能说出多少个关于力的词语? 生甲:力量、力气、身强力壮、力争、力行、说服力、生产力、力图……
师:说服力、生产力、战斗力,这里的力是表示事物的效能;力争、力行、力图,这里的力是表示尽力;身强力壮、这里的力是表示力量……可见,力这个问含义丰富。
在物理学中研究的力含义要狭窄得多,但有确切的含义,物理学中力的概念,是从大量与力相关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概括出来的。
板书: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二、新课教学 1.力是什么? 师:在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用力,请举例说明。
生甲:人推车需要用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用力;
生乙:人用脚踢足球用了力;人拉锯锯木头用了力。
生丙:运动员将杠铃举起来用了力;推土机将泥土推走用了力;
生丁:渔民捕鱼拉起鱼网时用了力;大象将跷跷板压下去时用了力;
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钉、用细布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以上的实例与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或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当人对物体推、拉、举时存在力的作用。
生乙: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存在着引力与斥力的作用。生丙:物体对物体推、拉、挤、压时也存在力的作用。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P77加油站。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人、动物也可以归纳到物体之中,请你将以上实例和实验现象共同点归纳出来。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师:归纳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下面再请大家分析课本P101的6个图景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每个同学讲一个图景。
生甲:(a)图中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杠铃。
生乙:(d)图中施力物体是推土机,受力物体是泥土。
生丙:(L)图中施力物体是大象,受力物体是跷跷板。
生丁:(c)图中施力物体是渔翁,受力物体是渔网。
生戍:(c)图中施力物体是拿在手中的磁棒,受力物体是悬挂着的磁棒。
生己:(f)图中施力物体是玻璃棒,受力物体是纸屑。
师:以上几位同学都讲得很好。
板书: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探究
师:请同学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拉橡皮筋、提书包,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检查。
生甲:用手拍桌子时,手感觉到疼。因为手对桌子有力作用时,桌子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所以手感觉到疼。
生乙:两手互拍时,两手都感觉到疼。因为两只手都受到力的作用。
生丙:手拉橡皮筋时,感觉到手也受到橡皮筋的拉力的作用,这是因为手对橡皮筋有力的作用,橡皮筋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生了:手提书包时,感觉到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是因为手对书包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书包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
师:以上几位同学都很认真体会实验时的感觉,分析都正确,大家掌声鼓励。
归纳以上的实验感觉,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正确,归纳得很好。
演示实验:
把磁铁和铁块分别固定在事先涂有一层蜡(防止水浸入)的两个软木塞A、B上,让它们漂浮在同一水槽中,先固定A,看到B向A运动,说明磁块吸引铁块。再固定B,看到A向B运动,说明铁块对磁铁也有力的作用。还可以将A、B同时放手,看到它们相向运动。这说明了什么? 生:互不接触的物体间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
板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效果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103,图6—
3、图6—4,阅读下方文字说明,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力的作用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生乙:力的作用会使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生丙:力的作用会使物体运动速度发生改变而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0加油站内容: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你们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师:归纳得很全面,大家掌声鼓励。
板书:力的作用效果:①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二、例题 1.悬挂在电线上的电灯受到了向上的拉力,说明这拉力是什么物体对什么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受力物体是什么? 2.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要向下蹬跳板,人就腾空。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解答、教师给予启发
四、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师:下面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课后练习
1.课本P104,作业1、2、3。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福州家教(www.daodoc.com)和厦门家教(www.daodoc.com)版本所有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能用示意图......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力的三要素。⑵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 ⑶能用示意图描述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体验或听、看......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4、......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⑵知道g= 9.8N/kg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⑶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
沪粤版《8.1力》教学设计课程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用它测量力的大小.一、导入新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