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潇洒走苍穹》教学设计(优秀)_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10:34: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学设计(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学设计 福建省宁德一中 余慈榕

[教学目标]

一、了解通讯特别是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物通讯的写法。

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三、学习杨利伟对科学真理的执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教学课时]

两课时。[媒体准备]

有关世界、中国航天发展史及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资料如音乐、文字、视频、动画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Powerpoint演示)

由回顾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特别是“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吸引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尼-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历时2天又22小时50分,成为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分钟,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面停留21小时又18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第一人。

神州五号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内绕地球飞行了14圈,进行了约60万公里的太空旅行。

中国在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计划,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整个世界为之惊呼。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中国青年报》记者冯春梅、刘程采写的通讯《英雄潇洒走苍穹》。

二、走进课文

(一)、初读课文,理清这篇通讯的写作思路。

正音:苍穹(cāng qióng)绥中(suí)磐石(pán)歼击(jiā n jī)目眩(xuàn)

(二)、细读课文,思考并明确以下问题

1、认真阅读通讯每一个小标题下文字,思考这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明确:

第一个小标题“一连串的满分记录”下的主要内容: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叙述了杨利伟从“十八岁”入招“飞行员”,到被“选定”“执行飞行任务”的二十年间的历程。杨利伟经过自己刻苦的努力,终于成为“首飞航天员梯队”中综合成绩最优秀的一个。

第二个小标题“突然,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下的主要内容:在太空中,杨利伟遇到种种困难,凭借平时良好的训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第三个小标题“师长,让你说中了,现在我就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下的主要内容:杨利伟努力完成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准备,训练思想和顽强的意志力,为飞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讲述了杨利伟的一些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明确:

①克服“空间运动病” ②地面训练 ③水上训练 ④控制体重 ⑤与黒障作战

3、杨利伟在太空遇到了什么危险?他又是怎样克服的? 明确:

遇到的危险:

(1)由于失重而有可能出现的“空间运动病”。

(2)飞船返回穿越“黑障”而出现的“超重”,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与停止,意志丧失。

如何克服的:

面对“失重”,杨利伟“调动”“意志力”,对“环境束缚”加以“抵抗”,“强迫”自己“设想”是坐在“模拟器”上;面对“黑障”而产生的“超重”现象,杨利伟努力“调整呼吸和力量”,予以对抗。

总之,尽管上述的一切做起来“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但英雄杨利伟还是战胜了困难。

4、从这些事迹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杨利伟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

明确:主要表现了杨利伟作为一名航天英雄,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境界、这种毅力,他才能在飞天的险境中,顽强拼搏、刻苦训练,顺利完成神圣的使命。

5、本篇通讯的题目为“英雄潇洒走苍穹”,说说“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地面上做了哪些准备,才做到“潇洒走苍穹”的。

提示:

两大方面准备。一是关于思想和意志力的训练准备是如何进行的;一是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训练准备是怎样完成的。文章的三个小标题下都有相关内容,学生只要能总结出两个方面即可。

三、作业

1、朗读课文,感受航天英雄对科学真理的执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完成课后习题一、二、四.第二课时

一、学习通讯的相关知识 通讯分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人物通讯以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事件通讯以典型事件反映社会风尚或群体的精神风貌。学写通讯,要注意事实具体、真实,选材要集中表现主题,可以有适当的抒情议论,能集中表现主题的细节也应采用。

学习写通讯,首先要注意积累素材。为了保证事例的真实要注意实地采访,采访的对象除了当事人,还应包括与事件相关的领导、群众。其次,根据材料思考可以表现什么样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材组材,按写通讯的要求整理成篇。

二、拓展阅读

阅读同题材的另一篇文章,思考问题。

心 随 飞 翔!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击

王光荣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点。

一个将永远载入史册的时刻!

历史将在这里定格——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实施。

这一刻,我们期待得太久太久;

这一刻,我们激动的心狂跳不停!

凌晨4点,记者驱车走进了中国北京航天城。这里是中国载人飞船的飞控中心,也是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的神经中枢,担负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任务的指挥调度、信息交换、监控显示、分析计算和飞行控制等任务。

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指控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4块巨幅液晶大屏幕。上面显示着从我国西北大漠载人航天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上端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新生代——“神舟”五号飞船。

大屏幕上还清晰地标示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飞行时间,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参数。指控大厅里传来的各测控站(船)宏亮、准确的报告声此起彼伏,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据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席政介绍,在今天的参试阵容中,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博士、硕士和学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

时间正一秒一秒地向前推移,我们的心也随之砰砰直跳„„

8时59分,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指控大厅里的气氛非常紧张。

“10、9、8、7、6„„”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

“点火!”

“起飞!”

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这一刻,我的心也随之飞翔!

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是那样苍白!

喜悦与胜利的泪水夺眶而出!

就在飞船进入苍穹的瞬间,描绘出我国西北地区版图和火箭飞行理论曲线的大屏幕上随即闪现一个小小的红色亮点,标示着船箭实际飞行的曲线也在缓缓地向前延伸——

“发现目标!”

“跟踪正常!”

来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测控数据开始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指挥控制中心。

记者从大屏幕显示的画面上看到:火箭正常起飞后,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塔和船箭进行了正常分离。

9时03分,整流罩正常分离。

此刻,位于指控大厅后侧的计算机终端机房内,科技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收集从各测控站发来的数据,紧张地进行飞船遥测数据和轨道数据处理,密切监视着船箭的飞行状态,适时对飞船注入控制指令。

发射后约10分钟,大厅里又清晰地传来了杨利伟的报告:“船箭正常分离!”

此时,担任这次飞行试验任务总调度申敬松果断地下达了帆板展开的口令。从“神舟”一号飞船首次飞行试验任务开始,今年才29岁的他已是第五次坐在这个关键岗位上。随即,遥控机房内年龄不足30岁的欧余军用鼠标迅速地点击了发令键,向飞船发出了入轨指令,这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采用透明控制方式向“神舟”五号飞船发送的第一个极其关键的指令。从这里发出的指令,1秒钟就可以到达飞船。

稍顷,大厅里就传来航天员的报告声:“帆板已经展开!”

而与此同时,在计算机主机房内,科技人员正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监视、处理着计算机显示屏上一组组流动的数字,手指在飞速敲击着微机键盘计算着飞船实时轨道。船箭分离8分钟时,轨道专家组综合技术人员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轨道根数选优,得出了飞船入轨参数。

9时20分,“神舟”五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顿时,指控大厅里掌声雷鸣。

9时25分,指控大厅的技术人员再次与航天员杨利伟进行了沟通:

“‘神舟’五号,我是北京,下面由医监医生与你通话。”

“‘神舟’五号明白!”

“‘神舟’五号,我是医监医生。地面观察你的状态很好,你自我感觉如何?”

“感觉良好,完毕!”

此时,指控大厅大屏幕蔚蓝色的背景上,相互交织而又排列有序的飞船飞行曲线,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优美画卷,真实而又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技术人员的精心指挥和准确控制下,“神舟”五号飞船仿佛一只牵在手中的风筝,在太空中尽情地遨游„„

思考

1、请找出这两则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比较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从这两则新闻报道上出发,你觉得写好一篇新闻通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阅读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展开讨论,明确:

1、《心随飞翔!》侧重点在于描写场景。描写从火箭点火、箭船分离、进入轨道等的全过程。是发射现场的纪实。《英雄潇洒走苍穹》是人物通讯,侧重点在写人。集中叙写了飞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

《心随飞翔!》是记叙、抒情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抒情性的文字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激动、自豪的心情。

《英雄潇洒走苍穹》是记叙,但在材料上取舍得当,所选材料紧扣主题,紧紧围绕“英雄”二字。

2、写通讯需要注意:

①、必须深入生活,搜集、占有大量的材料,精心挑选出能说明主题、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②、要善于组织加工材料,注意谋篇布局。

三、课堂讨论

我们当代中学生能够学习到英雄的什么精神呢?讨论中可以结合《心随飞翔!》,使同学们能更全面地体会英雄的情怀。

四、教师总结

杨利伟本人曾经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他不仅达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更有脚踏实地干起来的勇气。他不愧是我国的“航天英雄”!正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当向往英雄的境界,学习英雄精神的动力,努力学习,准备迎接各自理想的像“飞天”一样的事业的未来。

五、作业

上网查询资料,制作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大事记或者写作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随笔。

英雄潇洒走苍穹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一、了解通讯的相关知识。二、准确、迅速捕捉课文内的基本信息。三、学习杨利伟的刻苦精神。[教学重点]准确、迅速捕捉课文内的基本......

英雄潇洒走苍穹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一、了解通讯的相关知识。二、准确、迅速捕捉课文内的基本信息。三、学习杨利伟的刻苦精神。[教学重点]准确、迅速捕捉课文内的基本......

英雄潇洒走苍穹 教案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英雄潇洒走苍穹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通讯的相关知识。二、准确、迅速捕捉文内的基本信息。三、学习杨利伟的刻苦精神。[教学重点]准确、迅速捕捉文内的基本信息。......

英雄潇洒走苍穹正式教案

新闻的定义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

下载《英雄潇洒走苍穹》教学设计(优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雄潇洒走苍穹》教学设计(优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