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手指优秀教案及反思”。
《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意图: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的语言浅显易懂,一般学生都能读懂文意。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理解——品读——练笔”三大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作者的语言和进行仿写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所得。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2、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启示的习惯。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讨论交流: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过(《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或是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2、师小结:学了这组课文,同学们都有所感,有所思。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手指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写的。(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读认认,加以理解。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指读文中生字词。
四、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件出示)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________,最后总结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五、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六、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哪根手指的性格最像你或班级里的同学?最像你的或他人的手指的那一段多读几遍。
(二)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或他人最像哪根手指?
(三)学生说想法,说理由,结合朗读课文,随机交流,体会不同手指的不同性格和作用。
1、大拇指:
(1)性格:最肯吃苦。
(2)重点句:例如拉胡琴……重东西反倒去,叫他用劲扳住。①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肯吃苦?“死力”、“拼命”、“用劲”体现;
②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注意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指导朗读时,用“我”替换“他”,再读课文。
(3)作者这些描写你平时注意到了吗?引导学生多观察。
(4)读完之后你觉得大拇指还有什么作用?学生充分说,再叫一两个学生用排比的手法说。齐读相关课文。
2、食指:
(1)性格:机敏能干,哪些词句最能够体现?
(2)重点句: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你觉得食指重要吗?体会没有食指写字时的感受,学生说一说,体会“全”、“都”、“最多”、“必须”。
3、中指:
(1)性格:养尊处优。
(2)重点学习比喻句:他居于中央……片刻不离。(3)结合课文观察自己的中指,说说感受。
4、无名指和小指:
(1)性格:能力薄弱,附庸享乐
(2)重点句: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这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四)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学习末段,读文明理
1、作者从这五根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手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出示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学生齐读。
3、思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能举例说说吗?
4、再读思考:“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不能团结一致,不能成为一个拳头,那它们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就非常有限了,强弱美丑也就尽显于外了。”
5、小结:是啊!正如作者所说的,只要五根手指能够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我们人类更是这样,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板书:团结就是力量)
五、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本文作者在写法上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刻画,值得我们学习。
1、出示句子: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2、学生读句子,师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幽默的语言。
六、小练笔:
想你的文章中也拥有它吗?老师告诉你,首先你要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经验,找出所描绘事物的作用及多方面特点,然后再进行语言组织。我们人的身上有许多器官,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写写其中一官的一个片段,相信你能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它们的故事。教学反思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同时也了解了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其次,在品读环节,通过细读品析,着重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性和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旨在渗透写作方法。最后,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写自己的某一器官,可模仿本文的写作方式。
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只是,课堂气氛仍不够热烈,学生发言略显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激励,留给学生能够充分的表现空间。
《手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手指》是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人生感悟”专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组教材教学要求: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又要引导学生联......
手指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手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
手指教学反思手指教学反思《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
《手指》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指》教学反......
手指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手指教学反思,仅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