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_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孔子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7:31: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儒学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孔子”。

《儒学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

张春水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本课内容属于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就内容来说应该属于古代思想史范畴,而孔子作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了解孔子生平及其思想可以初窥东方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可以和后面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进行初步的东西文化比较。

3、本课内容通过三个方面来讲述,通过对孔子生平事迹的了解认识孔子一生的理想追求;了解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会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继承其思想财富;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感悟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重大价值。

二、学生分析:

作为高二学生本课内容有很多知识点已经在高一的必修三中有所涉及,应该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理解能力,由于高一的要求不同,学生更多的可能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比较欠缺,加之本课内容又比较难懂,不少同学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所以学生最希望老师能把这些较深奥的思想观点能生动通俗的讲解给他们。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孔子生平事迹的主要史实,分析他的理想追求。掌握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中庸),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掌握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探讨和借鉴学习方法。理解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在掌握教材史实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在现实中寻找相关实例。

2、过程和方法:在识记史实的掌握过程中,要求学生以阅读教材归纳史实作为主要的操作方法,理解儒家核心思想过程中,以《论语》为主要的材料来源,提供学生相关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儒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仍然应该作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到今天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值得我们在学习中运用;以孔子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课标题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由此可见孔子的最大贡献是创立儒家文化,所以确定本课重点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对后世界的影响。

2、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去今已上千年,只能通过孔子的言论集《论语》和相关资料加以理解,而此中材料以文言文为主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确定本课难点是对孔子儒家思想核心“礼”、“仁”、“中庸”的理解及评价。

五、教学方式:

因为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又多为文言文理解,故以讲授法为主,结合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讨论归纳法等。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论语选读》课本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以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的一段话“一年在有四季,一生有四个阶段,读书也要配合生命和季节的阶段来读。”谈读书体会,夏天读庄子令通体舒畅;秋天读老子品万物枯荣;冬天读孟子养浩然正气;春天读孔子人生满希望,引入我们如何读孔子,孔子思想的价值在哪里?

2、情景探究:共分三部分探究: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思想的影响。

第一部分围绕着孔子的生平事迹反映出什么样的理想追求?为主题进行探究。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梳理孔子生平事迹的基本史实。(自学礼乐、创办私学、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出示三段材料“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教师加以简单解释后,让学生认识孔子的成长经历,感受孔子“好古敏求”的自学精神。创办私学部分重点突出孔子的教育思想。选取《论语》中的言论,由学生讨论总结。孔子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培养技能:礼、乐、射、御、书、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言传身教等。教育目标:培养成人,培养成君子。从中让学生感悟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的伟大之处。最后让学生谈谈孔子要求弟子的学习方法有哪些?(温故而知新、举一反

三、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等)。从政失败和周游列国主要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让学生讨论孔子从政失败是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感受孔子为了社会道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周游列国的失意,让学生讨论孔子的主张为什么无人采纳?让学生学习孔子不畏艰险,孜孜以求的追求人生理想的高尚品质。在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之际,孔子还是没有放弃,最后投身文教,为文化的传承担当责任,同时把实现理想的希望寄托于弟子的身上。

第二部分的探究围绕着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来展开。通过图片展示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由学生进行分析孔子是在什么社会状况下创立儒家思想的?(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礼崩乐坏;文化上学术下移,鲁国文化传统深厚。)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认为的理想社会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图片和材料:

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让学生从中揭示出孔子思想核心之一“仁”“德”。然后阐述“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学生讨论评价这种思想的进步性和现实意义。“仁”是一种宽泛的思想境界,而社会是需要规范的,如何使社会规范而有序呢?再出示图片结合材料,让学生揭示出孔子思想的另一核心“礼”。讲述“礼”的含义:周礼指西周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是规范人际关系和立国立身的基础。进而引申出“礼”对个人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为仁的内涵。“礼”对社会的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的内涵。然后学生讨论评价“礼”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孔子认为仅有“仁”和“礼”还不够,只有礼而不有仁,就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只仁没有礼,就会产生没有等级的仁爱,以致模糊上下尊卑的界线。那么如何协调“仁”和“礼”的关系呢?引出孔子思想的另一核心“中庸”。通过材料“不偏之谓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揭示“中庸”的含义:“过犹不及”,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是协调礼和仁的方法。恰到好处就是“和而不同”联系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

第三部分围绕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展开主题探究。出示图片和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1、奠定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2、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奠定古代教育传统。

3、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等等。再出示不同国家不同人物对孔子思想及孔子的认识材料,分析总结对世界的影响:

1、传入韩国、日本成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

2、传入西方被欧洲启蒙思想家借鉴启发。

3、当今世界仍有很多外国学者推崇儒学。最后以不同时期对孔子形象的不同塑造,产生如此众多形象的不同观点的认识结束本课内容。

八、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重点是理解孔子的儒家思想,而对儒家思想的解读古今中外观点无数,也显示了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但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几堂课之内不可能把孔子思想能讲透,所以只能是起引领作用,所以尽量把更多的观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开放式的去思考,对思想的理解不在于对错,只在于得失。只要学生能解读出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精神食粮那么课堂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个人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是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瓶颈,重是引导学生怎样去获取营养,学会做人。

孔子儒学

孔子儒学儒学的产生理论的产生与观察有关,儒学的产生也是这样。比如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碑前后左右共有四个面。这样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假如,我们的目的是要观察纪念碑的正面,那么......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主要的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以及......

孔子及其儒学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及其儒学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摘要】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高中历史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说:一年有四季,一生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读书也要配合生命和季节的阶段。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

孔子是什么思想的创始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孔子是什么思想的创始人,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儒学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儒学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