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艺术之四_文学作品欣赏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6:17: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艺术之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学作品欣赏教案”。

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艺术之四

文言诗文的教学

这里所说的文言诗文的教学,主要指的是文言散文与文言诗词的教学。像所有文体的课文教学一样,文言诗文的教学需要我们研究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需要我们研究其个性问题。从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薄弱环节看,我们可突出地进行如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一)要注意文言文教学的达标要求

中学文言诗文的教学视点主要集中在“语言”之上,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与检测评价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但以此并不能“达标”。文言诗文的教学标准不仅仅只限于此,我们还应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及文言文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与研究中深层次地细节化地进行如下内容的探究,以使文言文教学真正符合时代的要求:

从“量”的角度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并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从“量”的角度指导学生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从初中到高中,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

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诵读的习惯,形成诵读的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品析、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指导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

有质量地开展有关文言诗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及专题研读活动。

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要突出文言诗文赏析教学的研究

教学文言散文与文言诗词,既要解决字词句和有关常识的问题,又要进行文学欣赏教育。与现代诗文的文学欣赏教育相比,文言诗文的赏析教学显得更为深刻与细腻,而在很多方面又没有现成的分析模式可以依循。特别是文言诗词的教学,其欣赏的角度更是千变万化,莫衷一是。这样,就使大面积教学上的文言诗文的赏析教学显得水平不高,讲析、点拨、指导不到位。解决的办法是,突出对文言诗文赏析教学的研究,特别是要进行文言诗文赏析的“细节”性内容的研究,以此来发现规律,掌握重点,指导教学。

第一,要研究人们欣赏文言诗文的着眼点。

了解到人们欣赏文言诗文的着眼点,我们就能将这种普遍适用的着眼点移用到教学中来,以使我们的赏析教学既符合普遍认知与表达的规律,又有具体可感的实际内容。也就是说,在研究规律的基础上使文言诗文的赏析教学有一定的广度,有一定的角度,有一定的深度,更有一定的准度。

下面以文言诗词为例,看看对文言诗词欣赏普遍性角度的分析与提炼。有了这样一种细节化的探索,我们在文言诗词欣赏教学方面的“着眼点”就明晰多了。

文言诗词赏析的普遍性角度与手法分析:

总的来看,人们欣赏文言诗词的着眼点是:诗情画意。

从人们的欣赏规律来看,主要是欣赏文言诗歌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手法之美、构思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从作品细部的欣赏品味来看,文言诗歌赏析的着眼点有:人物、时空、动静、声色、上下、远近、宏微、刚柔、景情、视听、离合、声韵。

从欣赏对象的选择来看,文言诗歌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有:字、词、句、联、多联、篇。

从对文言诗词的赏析文字来看,人们往往将评说的内容分别集中在这样一些方面:全诗概说,字词品味,诗联赏读,景物描述,手法揣摩,情感体味,主旨探求,作者评说。

从人们对文言诗词的赏析文字来看,有这样几种表达风格:整体概说式,整体叙说式,整体评说式,整体赏析式。这四式,基本模式为总分总结构,中间往往是分联评说。

文言诗词欣赏频率最高的内容是:句或联。从诗联赏析看,有这样一些角度可以入手:联意解析,字词品味,画面欣赏,思路体会,情感体味,手法理解,意境探求。

理解、品味文言诗词,人们有很多高雅的方法。如:用译诗来解说内容,用描述来表现诗境,用抒情来表达感受,用阐释来点示深意,用吟诵来传情达意,用评说来赏析美点。

第二,要研究人们欣赏文言诗文的角度。

谈到角度,也许我们会说,对文言诗文,要“从字词句篇的角度进行欣赏”。这样的说法可行,但这解决不了我们教学中的“操作”问题,更解决不了我们对学生的指导与点拨的问题。同样地,只要了解到人们是如何欣赏文言诗文的,我们就能将这种“如何”移用到教学中来,使我们的赏析教学既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又有能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的实际内容。

(三)要探索实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文言文的教学,目前的主导教法还是讲析,教学形式仍然比较单调,教学手法依然比较单一。

这种局面是可以而且应该得到改变的。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何必总是那样一副平静、严肃的脸孔。我们应该有能力、有办法让学生有一点说笑,有一点畅想,有一点创造,有一点浪漫,我们应该有水平、有技艺让教学的内容新鲜细腻而又活泼多姿。

为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以“读”为线,创造姿态各异的教学形式。如:

诵读。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积累名言佳句,体验其思想和艺术、情感的魅力,增强文言语感。

理读。进行提炼、辨析、分类、集聚的课中活动,有条理地整理课文知识,积累实词或虚词或佳句,既增加课堂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又训练了学法。说读。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用“说”的方式带动对课文的阅读,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说,进行译说,进行评说;说翻译文,说描叙文,说评析文,说想象文。

听读。从不同的角度听读——听出课文的层次,听出课文的情景,听对课文的赏析,听对课文的配乐,听记有关的资料;还要在听中进行表达。

练读。在课文学习中有机地穿插这样的练习——用与学生对话的方式交流情感、点示方法;更多地倾向于启迪学生的学习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学生的技能。

写读。在朗读品析的过程中,巧妙安排如唐诗素描、宋词人物、诗文美景、特写镜头、想象扩写等多种课堂学习活动以及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写作活动。

助读。开发资源,既让学生阅读课文,又让学生阅读对课文进行解说、赏析、评论的精美论文,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训练一种学习的手段。

联读。从某篇诗文扩展开去,把若干具有相同因素的课内或课文的文言诗文联起来,或扩读,或比读,或专题研讨,或集中感受某位作者,或重点了解某种文化知识。

品读。对作品的结构、语言、手法、情韵、意境、美点进行感受、揣摩、体会,进行分析、体味、领悟,进行解说、阐释、探究,进行品析、品味、品评。

赏读。精选名作、代表作,从立意和选材、创意和构思、主旨和意蕴、手法和风格、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音韵和格律等方面对作品进行鉴赏,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第二,以“读”为线,形成优美高雅的教学品位。

具体来讲,要争取达到以下8个字的教学境界:实,活,细,雅,趣,美,丰,新。

实。内容实在,讲求落实。2.活。手法灵活,形式活泼。3.细。小步轻迈,细腻有序。雅。手法创新,意境雅致。

5.趣。巧妙激趣,生动有趣。6.美。美读美析,品美审美。7.丰。内容丰富,活动充分。8.新。视角新颖,方法新巧。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深沉的大海,是广袤的草原,是葱郁的森林,无数深深的、远远的、美美的宝藏需要寻觅。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胜任文学作品的教学与文言文的教学,那么在阅读教学上就能胜任几乎所有文体作品的教学。说到底,文学作品的教学还是一个功底的问题。我们要练文本解读的功夫,练作品欣赏的功夫,练教学设计的功夫,练案例研究的功夫,练文化积累的功夫,以使课改形势下的文学作品的教学璨然生辉。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引导语:张爱玲是一代才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张爱玲的作品的艺术特色,欢迎大家欣赏与阅读。张爱玲从小接受着中西文化冲突下的教育,这样的家......

教学设计艺术

教学设计艺术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

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导语: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多以没落家庭的情感伦理为题材,以男女之间的爱恨交织为创作主线,语言风格......

下载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艺术之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艺术之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