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5:19:2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句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导入: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课件,全班齐读古诗正音。(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

1.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2.独:独自一人。独坐敬亭山: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

孤云:孤独的白云;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小结这两句诗的意思。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我看着山,山看着我,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只有敬亭山才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

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

②自己带着感情读 ③汇报:指名读 ④全班再齐读古诗

第二课时 《望洞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古诗:

1.出示课件,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读。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

(3)课件出示思考题,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汇报。(4)解诗意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①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⑤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

⑥带着这种感情读诗歌。5.多诵读,悟诗情

①出示图片,再全班自读古诗。

②师: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③齐读。

第三课时 忆江南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从古至今,江南风光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许多的佳作。(课件出示赞美江南风光的诗句及欣赏江南风光的图片)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颂江南风光的词。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出示词,自读。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了解词。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作者简介。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以下字、词的意思。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江南是多么美好啊,那往日的风景是多么熟悉。太阳出来了,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了,江水像蓝草那么绿,那么浓。怎能叫人不回忆江南?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六、拓展:了解这首词的另外两首。(其

二、其三)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自读中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预......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文,了解内容,体会文描述的景......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1古诗词三首主备:牛丽 万慧芳 实验小学 修订:王巧玲 刘建霞 教研室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课文中有两首古诗和一首词组成,分别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还有......

下载《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