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免费足球教学设计”。
三台县第一中学
足
球
课
课堂设计
唐 庆
足球课一《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
2、学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
3、左、右脚交替踩球接力比赛。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左、右脚踩球技术。脚底踩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底踩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班学生,共66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
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动作娴熟后双眼要目视前方,频率要加速,动作别变形。
难点:分别用左右脚前脚掌踩球的上部,做一个交替跳的动作,不踩球的脚支撑身体,接连做交替跳的踩球动作。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一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学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
动作要求:身体直立,两脚前后开立,分别拿前脚掌踩球的上部,做一个交替跳的动作,不踩球的脚支撑身体,接连做交替踩球动作。
重点:动作娴熟后双眼要目视前方,频率要加速,动作别变形。
难点:接连做交替跳的踩球动作。
组织:
1、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2、原地左、右脚交替踩球练习。
3、行进中左、右脚交替踩球练习。
教法:
1.讲解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二、左、右脚交替踩球接力比赛。
组织:分成六组进行比赛
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通过左、右脚交替踩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提高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
2、足球33个,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二《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复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
2、学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
3、左、右脚交替拉球接力比赛。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脚底拉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底拉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一班学生,共64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
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每次踩球力度不要过大,拉球间隔不宜太长。身体重心要操控好。
难点:一只脚前脚掌拉完球后落地支撑身体,这时另一只脚再做相同的动作,接连做交替向后拉球动作。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复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
通过复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进一步巩固左、右脚交替踩技术,提高左、右脚交替踩技术熟练性。
组织:全班6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二、学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
动作要求:上体直立,两脚开立,左脚支撑身体,右脚踩在球的上部。动作开端后,右脚踩球的上部向后拉球,使球向后翻滚,拉完球后落地支撑身体,这时左脚再做相同的动作,拉完球后落地支撑身体,接连做交替拉球动作。
重点:身体重心要控制好。
难点:接连做交替向后拉球动作。
组织:全班6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教法:
1.讲解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三、左、右脚交替拉球接力比赛。
组织:分成六组进行比赛
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通过左、右脚交替拉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提高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20个,3、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三《胯下左、右脚传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复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
2、学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
3、、胯下左、右传球接力比赛。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胯下左、右传球技术。胯下左、右传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二班学生,共62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
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胯下左、右传球技术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胯下左、右传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两脚动作和身体重心要协调。
难点:初练时双眼能够看着脚下练习,但动作娴熟后双眼要看到前方,并且脚下的传球动作要逐步加速。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复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
通过复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进一步巩固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提高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熟练性。
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二、学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
动作要求:上体直立,两脚左右开立,大于肩宽,足球放在两脚之间,靠在右脚内侧处。动作开端后,两脚替换在胯下进行传球操练。
重点:两脚动作和身体重心要协调。
难点:初练时双眼能够看着脚下练习,但动作娴熟后双眼要看到前方,并且脚下的传球动作要逐步加速。
组织:
1、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2、原地胯下左、右传球练习。
3、行进中胯下左、右传球练习。
教法:
1.讲解胯下左、右传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三、胯下左、右传球接力比赛。
组织:分成六组进行比赛
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通过胯下左、右传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胯下左、右传球技术,提高胯下左、右传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30个,3、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四《头顶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复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
2、学习头顶球技术。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头顶球技术。头顶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头顶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三班学生,共62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
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了解头顶球的基本方位和作用,尝试头顶球的动作,能初步掌握动作和有意识地运用。
2、技能目标:学习正确的头顶球技术,培养学生对顶球的准确度,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头球前,挺腹、上体后仰成背弓,腰腹和颈部的快速前摆击球动作和触球部位。
难点:后腿蹬地和上体急速前摆收腹击球动作技术。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复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
通过复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进一步巩固胯下左、右传球技术,提高胯下左、右传球技术熟练性。
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二、学习头顶球技术
动作要求:身体正对来球,两脚前后开立,腰部前挺,上体稍后仰成背弓,下额平收,两臂自然张开,身体重心落在落在后脚跟上。顶球时,后退迅速蹬地,上体由后向前摆动,在前额即将触球瞬间,两腿用力蹬伸,以腰腹部和颈部的快速摆动主动迎击来球。击球时,颈部肌肉保持紧张,两眼注视出球方向。
重点:头球前,挺腹、上体后仰成背弓,腰腹和颈部的快速前摆击球动作和触球部位。
难点:后腿蹬地和上体急速前摆收腹击球动作技术。
组织:
1、全班两人、三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2、原地练习头顶球技术(两人一组)。
3、运动中练习头顶球技术(三人一组)。教法:
1.讲解头顶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30个,3、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五《脚弓传、控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复习头顶球技术
2、学习脚弓传、控球技术。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脚弓传、控球技术。脚弓传、控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弓传、控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班学生,共66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
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脚弓传、控球技术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脚弓传、控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脚弓传、控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脚弓传、控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复习头顶球技术
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二、学习脚弓传、控球技术
动作要求:
脚弓传球:上一步,支撑脚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距球的左侧大约15厘米,上体直立或微前倾,踢球脚膝关节外旋,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踝关节紧张,用脚内侧踢球的后中部,将球踢出。
脚弓控球:面对来球,脚型同踢球动作,触球的中上部,做引球后拉动作。
重点:脚弓传、控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难点:脚弓传、控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
组织:
1、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2、由一同学用脚固定住球,另一同学模仿脚内侧踢球动作踢球,但不允许使球移动。
3、两人间隔5米,相互传、控球练习。教法:
1.讲解脚弓传、控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
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六《脚内侧运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学习脚内侧运球技术。
2、脚内侧运球接力比赛。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脚内侧运球技术。脚内侧运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内侧运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一班学生,共64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
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脚内侧运球技术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脚内侧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脚内侧运球时脚的触球部位。
难点:控球能力及身体协调性。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学习脚内侧运球技术
动作要求:运球时,支撑脚向前跨出一步,踏在球的前侧方,膝关节稍弯屈,上体前倾并向里转,随着身体的向前移动。运球脚提起,用脚内侧推球的后中部。
重点:脚内侧运球时脚的触球部位。
难点:控球能力及身体协调性。
组织:全班4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脚内侧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二、脚内侧运球接力比赛。
组织:10人一组
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要求:球与人的距离不超过1米。
通过脚内侧运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脚内侧运球技术,提高脚内侧运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
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七《脚外侧运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复习脚内侧运球技术。
2、学习脚外侧运球技术。
3、脚外侧运球接力比赛。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脚外侧运球技术。脚外侧运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内侧运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二班学生,共62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
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脚背外侧运球的基础知识、技术要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脚背外侧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1.重点:脚推的动作和触球部位。
2.难点: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复习脚内侧运球技术
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二、学习脚外侧运球技术
动作要求:运球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步幅稍小,两臂屈肘自然摆动。在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微屈,脚跟提起,脚背绷紧,脚尖向下稍内扣,在迈步前伸着地前,用外脚背推拨球前进。
1.重点:脚推的动作和触球部位。
2.难点: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组织:全班4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脚内侧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三、脚外侧运球接力比赛。
组织:10人一组
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要求:球与人的距离不超过1米。
通过脚外侧运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脚外侧运球技术,提高脚外侧运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
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八《正脚背运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复习脚外侧运球技术。
2、学习正脚背运球技术。
3、正脚背运球接力比赛。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正脚背运球技术。正脚背运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正脚背运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三班学生,共62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
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正脚背运球的基础知识、技术要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脚正脚背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推拨球的部位,方向。
难点:推拨球的力量,速度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复习脚外侧运球技术
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二、学习正脚背运球技术
动作要求:运球移动时与正常跑动姿势相同,上体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踝关节用力使脚尖下指,运球腿在落地前用脚背正面部位触球的后中部,将球推送前进。
1、重点:推拨球的部位,方向。
2、难点:推拨球的力量,速度
组织:全班4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正脚背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三、正脚背运球接力比赛。
组织:10人一组
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要求:球与人的距离不超过1米。
通过正脚背运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正脚背运球技术,提高正脚背运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
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九《掷界外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复习正脚背运球技术。
2、学习掷界外球技术。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掷界外球技术。掷界外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掷界外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班学生,共66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掷界外球技术的基础知识、技术要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掷界外球基本技术。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1、原地掷界外球
重点:按规则要求完成掷球动作。
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地完成掷球动作。
2、助跑掷界外球
重点:助跑与掷球动作的衔接。
难点:充分利用助跑获得的速度,全身协调用力,完成掷球动作。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一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复习正脚背运球技术
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二、学习掷界外球技术
1、原地掷界外球
动作要求:身体面对出球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屈膝后仰,两手自然张开,拇指相对持球的后侧部并屈肘置球于头后。掷球后,后脚用力蹬地,依次进行摆体收腹、挥臂、甩腕,迅速有力地将球掷向预定目标。整个动作可用移重心、蹬地、挺髋、挥臂、甩腕、拨指来概括。要求从蹬地开始发力,由下至上协调连续地将球掷出。
重点:按规则要求完成掷球动作。
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地完成掷球动作。
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1.教师讲解、示范原地掷界外球技术。
2.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2、助跑掷界外球
动作要求:助跑轻松自然,垫步的同时双手持球举过头顶。当最后一步踏地时,后脚开始蹬地,并且按照原地掷界外球的方法将球掷出。
重点:助跑与掷球动作的衔接。
难点:充分利用助跑获得的速度,全身协调用力,完成掷球动作。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助跑掷界外球技术。
2.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
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十《运球绕杆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
1、复习脚外侧运球技术。
2、学习正脚背运球技术。
3、正脚背运球接力比赛。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足球绕杆是发展学生足球球性以及运球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足球绕杆的练习不仅可以足球基础技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通过足球运动来提高有氧耐力水平更具趣味性。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一班学生,共52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通过练习使同学们能了解运球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协调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两脚控球过杆的力量和方向
难点:运球绕杆的速度节奏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
3、牵拉
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部分(30’)
一、学习运球绕杆技术
动作要求:支撑腿微屈,击球脚脚尖稍翘起,用脚内侧推击球的右后中部(右脚为例),推击球后,身体重心迅速跟上,跑到球的左侧,用左脚以同样的方式推击球,左右脚交替进行运球绕过标志杆。
1、重点:两脚控球过杆的力量和方向
2、难点:运球绕杆的速度节奏
组织:全班6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运球绕杆的方法。
2.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二、运球绕杆接力比赛。
组织:10人一组
方法:运球绕杆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要求:运球绕杆过程中不能漏杆。
通过运球绕杆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运球绕杆技术,提高运球绕
杆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
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足球课《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八年级体育课(足球选项)1、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2、学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3、左、右脚交替踩球接力比......
八年级体育课教学设计(足球:脚背内侧踢球)一、教材内容:初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2、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技术。3、教学比赛二、教材分析:足球是趣......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足球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足球教学设计本课 教材 足球:基本战术 足球分组对抗比赛 课的 类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 认知目标:掌握足球基本战术知识、掌握跑位方法、了解一些裁判方法。 2 技......
高中体育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2、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技术。3、教学比赛二、教材分析: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