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法国大革命教案”。
无为三中城南校区
九年级视导课教案
学
科:
历
史
课
题: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授课教师:
2015—2016学年度第 一 学期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方法】
1、教法的选取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2、学法的选择
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评价。
依据:《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以启蒙运动理念来设计国家的方向,从根本上否定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具有世界性反封建意义。
拿破仑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评价拿破仑的重要载体,正确把握有利于主要活动的开展,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深刻影响着法国和欧洲历史发展并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将《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评价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2、难点:理解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主要活动的评价。
雅各宾派在革命危急关头掌握政权,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稳定法国局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它的政策也存在着负面作用。如使用单一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恐怖政策打击面太宽,处决的太多,特别是危机过后的恐怖政策消除异己”容易使学生对雅各宾派专政的评价有失偏颇。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具有双重性,拿破仑称帝,实行军事独裁等活动容易导致学生对其全面否定,需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拿破仑的活动进行正确分析与评价,因此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又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马赛曲,展示法国国旗,设疑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国的历史又会如何发展,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攻占巴士底狱和封建王朝的倾覆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
教师讲述: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出示:路易十六日记内容
提出问题:通过课前的预习,同学们会怎样来解答路易十六的困惑呢? 播放视频:(视频说明:简单介绍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情况)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政治上的君主专制、经济上的财政危机、社会结构上的等级制度危机是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出示:路易十六的话“是伏尔泰、卢梭灭亡了法国!” 提出问题:那么启蒙思想真的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吗? 教师活动:出示1 7—1 8 世纪巴黎印刷品的两组数据 提出问题:两组数据的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
教师解读:介绍启蒙思想在法国社会的传播状况,理解启蒙思想深入人心,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到自己是人,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内在动力。
第二环节:《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
——分析史料,突出重点。
过渡:法国人民在启蒙思想的指引下,不但推翻了旧制度,更要建立新制度。1789年8月,革命爆发一个月后,制宪会议通过了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出示《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节选
提出问题:宣言中都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哪些思想主张? 学生活动:
师生总结:正因为《人权宣言》用启蒙思想否定封建旧制度,勾画了自由、平等的未来法国,所以它被马克思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与新制度的出生证,旧制度下的一切封建特权被废除。
过渡:法国民众激情渐渐失控了,与此同时害怕革命蔓延的欧洲各君主国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为应对外部的反法同盟和国内叛乱势力的夹击,革命走向极端,激进的雅各宾派上台执政。从1793年春天开始,巴黎成了一座革命气息和恐怖主义交织的城市。
2、展示“生活在遥远的时代——理性的时代”
材料:1793 年1 1 月8 日,公民罗兰夫人———吉伦特派的革命领袖被送上断头台。同时处死的还有22 名法国公民,也都是吉伦特派的领导人。1794 年4 月5 日,公民丹东,雅戈宾派的领袖,被处死。据统计,1 793 年4 月到5 月,巴黎审判庭共审讯和处决了大约2750 人,在6 月的新一轮审判中,短短7 周之内,仅在巴黎就有1 376 人死于非命。巴黎成了一座革命气息和恐怖气氛交织的城市。一年之中,法国有3.5 万人被处决。在此期间,保护被告人的法律极其软弱,不允许有辩护证人,甚至也不许请律师。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雅各宾派统治的认识?它的措施与《人权宣言》的内容符合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老师解读:讲述革命推进过程中的成就和失误,体会革命对于《人权宣言》的遵从和背离。
第三环节:拿破仑和军事帝国的兴衰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 “雅各宾派政权的行动背离了革命的理想,法国形势急剧动荡,历史将会把机会留给谁?”
1、出示材料:1793—1804 年中拿破仑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 提出问题:拿破仑是不是真的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呢? 学生活动:
教师解读:不仅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并宣誓效忠法律,这让已经饱受启蒙思想熏陶的法国人看到了延续理想的希望。
2、出示:《拿破仑法典》和《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节选)
材料一:《拿破仑法典》“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
材料二:《人权宣言》“第一条:就权利而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即自由、财产、安全及反抗压迫。
提出问题:二者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法典》是从法律上对启蒙思想和《人权宣言》的落实。
3、出示图片:“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法国疆域”“战场上的累累白骨的画面同拿破仑家族成员的王位”
教师解读:讲述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体会帝国自由和平等的遵从和背离,理解帝国兴亡的原因。
合作探究:拿破仑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通过前面的学习,谈谈你心目中的拿破仑。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纵观拿破仑的一生,有功有过。拿破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他后期对外侵略扩张,背离了自由、平等的原则,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毁灭。
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评价。教师总结提炼,强调拿破仑战争的两个阶段和后期侵略战争与第一帝国灭亡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
4、革命意义
提出问题:通过表格回顾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并概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
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拿破仑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法国革命的失败?
学生回答:
师生归纳:法国大革命历时数十年,席卷欧洲大陆,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的、最彻底的革命。大革命的层层递进不断发展,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内外政策已经远远超过本国范围,不仅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则,而且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使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进一步在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建立起来,也对19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学反思 布置作业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威海市工业新区苘山中学 刘红星【设计思路】1、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描述是,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
第12课 法国大革命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共和国、雾月政变和法国......
第11课 法国大革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 《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
《法国大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制宪会议 《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拿破仑的对外战......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2、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