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复习》教学设计_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3:55: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复习》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机械效率复习》教学设计

● 创新整合点

◇本着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的原则,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方便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以的指导前置自主学习,以唤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并培养学生超前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中心组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使小组合作更有效,教师提前收取自主学习任务单以掌握学情,对中心组学生提出参与小组交流时的具体要求。通过小组交流解决了学生复习过程中个性化的问题,实现了大班额情况下的小班教学。

◇应用信息技术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博客、QQ群、自适应测评系统(淘题吧)为学生构建课外学习探讨的平台,生成教学与教研的新资源,发布新的学习任务单和相应的微课程,使整个教学环节形成循环系统。

●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简单机械》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其内容包含机械功特点、功、功率等相关知识,还包括了多种受力分析、物体运动和平衡等众多知识。

本节课不仅复习“机械效率”概念,要求学生能够对机械效率进行分析和计算,而且还需要引导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效率”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切实意义,并能指导实践,最终达到人文和科学的高度结合。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把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和高度。

●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储备了一定量的物理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实践方法和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当然少数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也是有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应当注意,尽量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和形象化,让学生通过生活来理解知识,同时利用知识来解释、指导生产和生活。设置适当的梯度和坡度,以便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力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和思考,有所收获。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区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掌握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机械效率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产和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 教学环境与准备

基于电子交互白板技术下的Trace book课件、网络环境、博客、公共邮箱、基于Web下的自适应测评系统(淘题吧)等。

● 教学过程

1.课前学习过程

课前教师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的指导,结合微视频在计算机室进行前置自主学习。中心组学生完成后上交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师批阅。

2.课堂学习过程

(1)课堂导入

师:现在是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我们在工作学习中讲究效率,同样机器在工作过程中也讲究效率,机械效率是一部机器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怎么来提高各种机械的效率呢?我们一起来复习《机械效率》,首先请明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①通过前置作业,能在机械做功的实例中识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并进行简单计算。②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归纳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方法,并分析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学生读,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认定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将要通过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

(2)小组合作 解决疑问

a.前置作业矫正。

◇教师用屏幕出示前置作业答案。

◇把中心组学生组织到讲台前:①解决中心组同学前置作业中的疑问。②提出中心组同学参与小组交流时要求:先解决小组内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再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总结每种简单机械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其他学生:①对照答案红笔改错。②改完错后独立思考错因。

b.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心组学生中进行指导,交流前置作业中的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中心组指导解决了每个学生复习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实现目前大班额情况下的小班教学(此时每个小组可以看作一个小的班级)。

(3)总结展示 拓展应用

a.教师引导学生以用水桶从井中提水为例,归纳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定义。如果从井中捞水桶,哪些功是有用功,哪些功是额外功?进一步明确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归纳总结:要想从实例中找准有用功和额外功,关键看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什么。

b.教师提出每种情况下,使用每种机械的目的是什么。找出每种情况下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分别展示以下三种情况(如图1)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出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小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总结从实例中找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成果系统化,也给仍存在疑惑的学生提供再次学习的交流平台。

c.教师提出问题:若是杠杆等其他简单机械你会分析吗?(如下页图2)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接着自愿上前展示,最后由其他同学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教师提问:如何提高每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设计意图:举出生活中晾衣杆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方法再运用,通过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质疑,来熟练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

(4)课堂检测 分层训练

完成课堂检测题。检测要求:①独立快速、步骤规范,时间10分钟。②10位学生上黑板演示。③规定时间内完成后有挑战题目。④按照评分标准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检测过程中不仅题目分层,而且评价分层。

(5)自评巩固 资源共享

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反思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分层作业:①巩固作业:网络组题系统,自行组题训练。②预习作业:结合下一节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预习下节课内容。

● 教学反思

“立足学科特点,注重生本教学,实现课堂翻转”。这是我执教本节课后最大的收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自己又成长了。成长不仅仅是因为教学目标基本得以实现,而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引发了许多思考。

1.以生为本激发了课堂的生命力

了解学情,以学生的认知情况为起点设计课堂。课初交流解决预习过程中个性化的问题,实现大班额情况下的小班教学,课后学生自己选择作业也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

2.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现代的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扮演着“演示工具、资源工具、交流工具、探究工具”的角色,本节课使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淘题吧作为和学生的一个交互平台在预习和课后探讨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拖拽、即时播放等功能,加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通过微视频辅助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提高了课堂的起点。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发学生深度思辨,培养其高级思维能力。

3.翻转课堂转变观念,开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运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课上检测评价单,两单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课堂的翻转,让我从“关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也实现了学生自定步伐的个性化学习。

4.不足与发展方向

通过这节课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问题。例如,在课型结构上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够使课堂更加高效,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在对课堂的把握、教学语言的运用以及在师生交流方面也有值得注意和商榷的地方。

刘姗姗老师的《机械效率复习》是一节物理学科中考复习课,这节课主要有三大亮点。

1.充分利用网络、微视频进行“翻转课堂”的有效尝试

我们知道,微课在当今教育界是一个非常热的名词,全国上下都在研究它。在这里我很高兴地看到淄博张店区实验中学走在了前面,本节课就是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一次有效尝试。说它是有效尝试,首先这是初四学段的一节中考复习课,在这个学段敢于去尝试这样一种有悖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本身就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其次这节课初步实现了“翻转课堂”。课前完成知识学习,把课堂宝贵的时间用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答疑解惑,并进行知识的运用。整节课下来,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设置中心组的合作学习机制,有效解决学生复习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

在中考复习阶段,由于已有的知识层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因人而异的,但在现有的班级课体制下,很难实现分层差异化教学。刘老师通过设置中心组,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先提前掌握学情,把学得好的学生组成中心组,在课前对中心组学生提出参与小组交流时的具体要求,实现“兵教兵”,再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进行展示和反馈,技术运用和教师智慧相结合,为现有体制下开展分层差异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3.把“以生为本”落到实处

“以生为本”是很多教师喜欢喊的一个口号,说它是喊口号,是因为很多课例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体现这一理念,说的是生本,做的恰恰是“师本”。但是纵观刘老师的这节复习课,无论是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微课的录制,还是学习小组的设置,都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构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以生为本”这一理念落到了实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用于课前进行知识学习的微视频中直接给出了部分应在课堂上完成的分组探究内容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分组探究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应把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强微课的设计,处理好课前与课中学习的关系,才能把学生探究行为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机械的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是功、功率和简单机械各知识点的综合,在初中物理中占有极其重要......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能说出什么是机械效率,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3)通过练习,会计算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经历测量斜面的......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3、培养学生......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不仅属于《机械与人》章节的重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八年级(初二)物理学习的集大成章节。其内容包含本章节机械功能特点、功、功率等相关知识,还囊括......

下载《机械效率复习》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械效率复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