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多收了三五斗教案”。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教学重难点:
1.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2.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这样一副对联吗?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知道这对联的含义吗?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
我们的老百姓总是企求着老天爷,希望能够风调雨顺,多收个三五斗。农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他们不在乎双手的粗糙,汗水的晶莹,只求那谷穗的沉甸,可是命运有时候并不仅仅掌握在老天爷的手里,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 字秉臣,汉族,笔名:叶陶、圣陶、桂山 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等。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 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2年中学毕业 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 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 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
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之一),散文集《小记十篇》、《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2、检测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1、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第l一70段),写江南小城旧毡帽朋友们被迫贱价粜米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7l段),写同样的故事还会到处发生,揭示其普遍性。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 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写了他们3件事:粜米、购物、谈饮
四、深入感知
1、课文的第一部分是以旧毡帽朋友的活动为线索来写的,重点写了三个场景,能说出是哪三个吗?
第一层:(第l一34段)写贱价粜米;第二层:(第35—44段)写街头购物;第三层:(第45—70段)写船上喝酒、议论。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体会其作用。
讨论课后练习一。①洋米,洋面的冲击 ②向局子捐钱 ③向田主交纳地租
④“同行公议”的商人压低米价。
3、故事写的是旧毡帽朋友的不幸,为什么用《多收了三五斗》作题目? 用丰收反衬农民的不幸
4、故事最后一段这个尾声有什么深刻含义? 说明“丰收成灾”“谷贱伤农”并非一时一地的个别现象,而是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
5、“旧毡帽们”为什么一定要将米卖给万盛米行呢?真的是因为“命里注定”或者“米行里有的是洋钱”吗? 不是。
一是洋米、洋面大量倾销。二是米行同行共议。三是到别处卖还要捐钱。四是要交租、吃饭、种地。
五是路路断绝,逃荒、打工无出路。
6、请你概括一下旧毡帽朋友们的性格特征,并说一说与他们在船上的议论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侧面是否矛盾。忠厚老实。船上对话片断反映了他们身上也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两者之间不矛盾,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得这些忠厚老实的农民也产生了抗争意识。
五、主题概括
这篇小说运用了鲜明的对照手法来处理安排材料,让学生试着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对比:粜米的场面中,农民的哀求,老板的冷漠,农民粜米前后的喜悦和悲伤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的体现了农民的希望与失望。
小说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并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憎恨之情。
六、本课小结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主题。2、通过比较,理解人物形象的积极意义。 前端学习:任务一: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多收了三五斗给“旧毡帽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内容课文节选自叶圣陶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
《多收了三五斗》(精选6篇)由网友“希望深圳下雪”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多收了三五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篇1:《多收了三五斗》 学习目标1.能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说......
8、多收了三五斗 助读卡片1、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情节,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2)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3)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题。2、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