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方案a”。
“院前急救”教学设计方案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董红艳
通过学习,感受较多,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院前急救”一章的教学设计方案,请老师指导。
一、院前急救的概念、特点、原则以及现场呼救的内容。1.首先设问:现在意外事件、突发事件比较多,假如你出现了交通意外或者你在事故现场,知道应该怎么办吗?
2.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3.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图片,教师对特大的有一定影响面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导入院前急救的概念、特点、原则以及现场呼救的内容。
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又称院外急救,是指对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等事故的病人在未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治。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
4.讨论:如何正确进行现场呼救?接线员应询问哪些情况?什么情况下拨打120?
现场目击者或急救中心接到呼救后,应了解伤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或伤情、住址或处所方位、接车人及地点、电话号码;如为事故伤员呼救,应详细询问事故规模、原因、受伤人数、伤情特点、现场情况、具体方位及联系方法等。
出现①伤者意识不清;②没有呼吸及脉搏,或伤者呼吸浅短,意识模糊;③呼吸困难;④大量出血;⑤严重头痛、胸痛、腹痛;⑥严重呕吐或腹泻;⑦休克;必须拨打120.5.设置场景:请两位同学模拟事故现场目击人和120指挥中心的护士,进行对话。
二、院前急救工作程序
1.当你接到现场的电话报告后,作为值班护士应该怎么办? 案例讨论:一辆40座的旅游客车,由于司机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当现场有大量的伤病员时,该怎么办呢?现场处理结束后应如何送往医院?
2.导入院前急救工作程序、现场救护的原则、分类、分区标准以及正确的搬运方法和途中的注意事项。
院前急救的原则 1.先复后固的原则 2.先止后包的原则 3.先重后轻的原则 4.先救后送的原则 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 6.搬运与救护的一致性原则 对现场伤病员急救标记和急救区划分
1.对现场伤病员急救标记:常用彩色笔或胶布在病人前额标记数字以示病情和数量,或用彩色标牌置于病人胸部前、手腕等易见处。①红色:第Ⅰ救护区,病情严重、危及生命者。②黄色:第Ⅱ救护区,病情严重、但无危及生命者。③绿色:第Ⅲ救护区,受伤较轻。④黑色:第Ⅳ救护区,死亡伤病员。⑤蓝色:可与上述颜色同时加用,表示病人已被污染,包括放射污染和传染病污染。
2.现场急救区划分:在现场有大批伤病员时,急救现场应划分为以下四个区,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护:①收容区:伤病员集中区,在此区挂上分类标签,并提供必要的紧急复苏等抢救工作。②急救区:用来接受红色和黄色标志的危重病人,在此做进一步抢救工作,如对休克及呼吸、心跳骤停者等进行生命复苏。③后送区:这个区域接受能自己行走或较轻的伤病员。④太平区:停放已死亡者。
三、概括总结:
接受呼救→发生指令→奔赴现场→现场急救→安全转运
四、课后练习:根据案例由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巩固
所学知识。
1.现场呼救的主要内容; 2.现场急救时伤病员的分类。3.正确搬运方法和途中监护。
《被污染的地球—滤镜的使用》教学设计大连高新区第一中学周岳一、概述本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被污染的地球—滤镜的使用”的内容。......
教学对象: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或学生 课程名称:关于美术的基础知识 课程类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
教学设计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应该怎么制......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课题名称》姓名 **** 学校 **********一、概述 • 说明学科(数学、语言艺术等)和年级(中学、小学、学前等); • 说明教材版本; • 概述学习内容和所需课时。 •......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要求学生从信息处理 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为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