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教学设计说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神鸟优秀教学设计”。
篇1:神鸟教学设计
神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本文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神鸟的聪明,并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神鸟以及狗、猫、乌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 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鸟猫
乌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
(1)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
(2)出示
①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②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③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④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
(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要点:①两人有约定
出示:
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用“既??也”说一句话。
②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
(1)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出示:
(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
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
(1)表达的情感
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达的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指名读第17自然段
(2)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要点;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归纳板书: 狗
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3、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造句
2、积累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1 神鸟
狗
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教学反思:
篇2:神鸟教学设计
《神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
(1)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
(2)出示
①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②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 么?
③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④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
(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要点:①两人有约定
出示:
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用“既??也”说一句话。
②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
(1)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出示:
(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
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
(1)表达的情感
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达的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指名读第17自然段
(2)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要点;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3.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看拼音,写词语。
línglìbàng wǎnqīng chèbāo fu()()()()āi shēng tàn qì kǒu gān shé zào()()
4.比一比,组成词。
历()燥()澈()绒()厉()躁()撤()贼()5.找近义词。
尊贵()忠实()吩咐()埋怨()后悔()繁茂()6.写反义词。
伶俐()清澈()搭救()尊贵()婉转()7.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8.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ⅹⅹ我想对你
归纳板书:
神鸟 狗 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篇3:神鸟教学设计
神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善良、忠诚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神鸟是古代各种汉族神话传说中有灵性的神奇鸟类。例如凤凰、朱雀、青鸾、毕方、鬼车、灭蒙鸟、重明鸟、三足金乌等。在中国,有时神鸟一词可以特指凤凰。这些神鸟多被汉族人民认为祥瑞,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凤凰是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汉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则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亦称为丹鸟、火鸟、鹍鸡。
据古籍所记载,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有五彩色、身高六尺许,是天下太平的象征。凤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为至高至大之意。
他也是中国汉族民间指的四灵之一(龙、凤凰、麒麟、龟)
一、阅读思考 1.“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2.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同时生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阅读生字 词语
伶俐 婉转 啼叫 可汗
寒暄 傍晚 吩咐 清澈
包袱 清澈 毒蛇 更夫
粗枝大叶闷头不语
老老实实聪明伶俐
包袱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包”。
“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指思想负担。
“抖包袱”: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三、读后答疑
1.全文有几个故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猎人错杀自己的猎狗
★妇女错杀自己的好猫
★阿尔拜把救自己的乌鸦打死了
四、分段导入
学习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你看了什么?(读出决心与信心)
好厉害的鸟哇,都说谁也捉不到它,我非把它捉回来不可!学习4—16自然段
(1)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①两人有约定。
②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五、全文总结
1.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①聪明伶俐、会说话,人们捉不到它。
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
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六、作业温习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2.完成造句。
3.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4.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
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并能够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建立1分钟的量感,理解时、分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合作......
教学设计说明1. 设计理念:1.1以学为主。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的主线是学生的“学”。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
教学设计说明《五彩地》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作者抓住了水池的数量、大小、深浅、形状的特点和池水瑰丽多彩......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