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教版厘米的认识教案”。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尺子
生:每人一把直尺,橡皮、铅笔、吸管、小棒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想,动画片中都有谁?它们都在干什么?看谁听得最认真。
【设计意图: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创设了“阿福的新衣”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并配以生动、美丽的图片,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为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创设了具体情境,激活学生关于测量方面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厘米,打下基础。】
(放动画片:阿福的新衣)„„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长度单位的统一
师:阿福的新衣为什么做小了?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听。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生:师傅的拃长,徒弟的拃短。师:师讲解什么是一拃:从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的一段就是一拃。伸出你的小手,比量出你的一拃。
师:我是师傅,谁愿意做我的徒弟,咱们来比一比,(找生回答,不一样长)怪不得徒弟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呢。
师小结:由于师傅和徒弟的拃不一样大,所以量出的结果就不一样。(2)怎样才能让阿福穿上合适的新衣呢?帮他们想想用什么方法呢? 生1:师傅的手量,师傅做,生2:徒弟的手量,徒弟做。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 生3:用尺子量。(真聪明)
师:大家开动小脑筋想了这么多方法,你们很善于动脑。
师: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生活中我们测量物体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尺子?(生交流)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尺子。这些形状不同的尺子都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尺子有很多种,它们用在不同的地方,而在我们的学习中,最常用的就是学生尺。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非常重要的新朋友。
(出示课件:尺子)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看谁发现的秘密多。
2、学生观察探究,认识尺子。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家?
对,有数字。我们一起按顺序读一读。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些长短不同的竖线叫刻度。你们看,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0刻度,你仔细看看,0是在尺子的最顶端吗?你又发现了什么?cm,cm表示厘米。(看课件)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引出尺子上的刻度线和刻度,并且着重强调0这个“开始的数”,突出0在尺子上的作用——起点,为后面的测量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3、动手操作,认识1厘米。(1)认识1厘米
师:我们知道了cm表示厘米,那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在尺子上找出来吗?除了0-1这段长度是1厘米,还有哪段长度也是1厘米?现在先仔细观察这些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表示吗?
尺子上每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边说边出示课件。)用小手比较准确的表示出1厘米有多长。
【设计意图:将抽象的1厘米的长度转化为实际的物体,有利于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4、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物品,找一找,那些长度是一厘米? 师:在你的身体或者周围还有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交流,生可能说订书钉、透明胶带的宽、橡皮的厚、瓜子的长„„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大拇指,观察大拇指的宽度是不是1厘米?是。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的。希望大家继续去寻找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找1厘米长的小棒,比一比1厘米的大约有多长,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一系列活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5、认识2厘米、3厘米、5厘米„„
认识了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吗?你怎么知道这是2厘米?大家这么快就找到2厘米,我想出个题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0-3是几厘米、0-4?0-5?你发现了什么? 0-几就是几厘米。你知道2-6是几厘米,你怎么想出来4厘米的?3-9呢?除了数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快速的知道3到9是6厘米呢?
生:就是用后面的较大数字减去前面的较小数字就得到了这段距离的长度。【设计意图:在认识几厘米中,通过数一数,强调“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这个学习重点。】
6、估计、测量。
师:认识了尺子,认识了厘米,你会用手中小尺子来量量身边的东西吗? 师:拿出老师为你准备好的小棒,下面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你们手中的小棒大约是多少厘米,再量一量。
(1)学生测量,教师巡视。(2)指名演示,大家评价。
(3)(看课件)总结: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 “0” 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右边对准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练习,填一填物体有多长。
(2)量一量自己的一拃长,铅笔的长,数学课本的宽„„
(3)同学们量了那么多物体的长度,想不想量一量刚才动画片中师傅的一柞有多长?徒弟的一柞有多长?(课件出示)我们用尺子来测量一下。
师傅的拃长21厘米,徒弟的拃长17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量一量”,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的理解。这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总结交流,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生;班内交流收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认识厘米》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简解:“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
认识厘米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1--6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的线段。......
3.1.1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页及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认识厘米 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