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通过诗文朗诵,感受风流人物的情怀,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
3、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学会客观公正、全面辨证地评价人物。二.课前准备:
1、通过书报、网络等搜集伟人生平、经历、业绩,精选出十名伟人,着重展示伟人们求学创业的艰辛和他们坚韧不拔的努力。准备在课上交流。
2、搜集伟人的名篇名作,不理解的地方尽量自己查工具书解决。精选出五位伟人的作品,以备课上展示。
3、查找当地伟人的资料,历史上有记载的伟人及其主要事迹。
以上工作由各组长负责,领导、督促本组人员完成。
三、情境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用壮阔的画面和雄厚的音乐把学生思想引入特定的情境中。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的风流人物。少立大志、后又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陈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代传颂。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毛泽东《沁园春·雪》,(多媒体展示内容)
学生表情朗读,感受风流人物的风采,,激发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
研讨:什么叫“风流人物”?学习本单元后,你积累了哪些风流人物?说说他们的事迹。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
“风流人物”指:(1)建功立业的人物(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3)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
小结:风流人物虽然伴随着历史的泥沙沉积于记忆的河床,但他们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竖起一座座丰碑。这些“千古风流人物”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风流人物,来感受他们的风采吧。
四、活动过程:
以小组合作、组组合作为展示交流方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出优秀发言人、优秀辩论小组,加深学生对风流人物的全面认识理解。主要通过四大环节来展示:
1.风流人物知多少:
(1)你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包括哪些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整理归类)。
(2)展示让自己敬佩甚至崇拜的十位风流人物(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代言人,陈述本小组的意见,其他同学对自己小组的资料进行补充,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提示:风流人物的涵盖面很广,不仅有伟人大家, 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涉及到各行各业、不同时代等各个领域。
2、丰功伟绩美名扬:
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的故事至今为人们传扬,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选一位你喜爱敬佩的历史人物,展示风流人物的风采。
展示角度:可从领袖风采、忠臣良将、艺术才子、思想科技名人、革命英雄、家乡名人等不同方面任选,也可以按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分类选择,并且按照古代、近代、当代来分类。
展示方式:各组自定,如讲故事、说成就、读名言、颂名篇、英雄事迹解说或演讲等等。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特别强调: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教师不做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行分类和概括的能力。每小组展示3-4分钟。
3、评古论今话英雄
对于风流人物,他们的丰功伟绩、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敬慕、赞扬和学习,但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应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多层面去评价,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其它小组如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补充或论争。时间每小组3—4分钟。活动方式:采取辩论会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正方和反方,在讲台上展示,并评出优秀辩论小组。
4、豪情满怀吟华章:
每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文,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从中感受风流人物的情怀。五、十分钟练笔:
针对历史人物的事迹影响、精神形象和个体评价,以“风流人物”为话题作文,可以从某个伟人的名言中提炼出观点,写成一篇议论文。也可以评价某个伟人,结合其主要经历和作品来谈。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当堂点评鼓励
六、课堂小结:
不管是领袖,还是平民,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商海巨子,只要他们是为了当时国家的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都是风流人物。我们要学习他们,以此激励自己前进,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做未来的“风流人物”。
七、资料链接:
(一)、诗词积累: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二)风流人物故事
1、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2、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3、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4、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5、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6、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八、教学反思:
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感受风流人物的情怀,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学会客观公正、全面辨证地评价人物。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一方斜阳铺成诗笺,把水中那棵被柔风摇动的柳树,想象成你写诗的模样。黄莲树下,琵琶声声。你夜夜点一盏灯,让跳动的火焰将书卷的墨香点染眉心......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三国乱世,群雄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青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摇羽扇,身在茅庐,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他便是......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2、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3、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说课稿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课题。它是在本单元四篇反映古代名人生活的文言文的基础上的迁移与延伸。我们知道:当今的学生心目中崇拜......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万古长卷,流传无穷英雄好汉也,邀汝共观历史之卷,观英雄之姿,观千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