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九年级)_十五夜望月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21:39: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九年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十五夜望月教案”。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年代】中唐

【体裁】七言绝句

【出处】《全唐诗》

王建,字仲初,许州人,唐代宗大历十年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此诗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诗。

二、注释

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郎中:官名。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栖:歇,休息。

⑶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⑷落:有些版本作“在”。此处以《全唐诗》为准。

三、译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四、诗歌赏析

1.体会“树栖鸦”三个字的特点。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2。可不可以把“落”改为“在”?为什么? 不可以。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3。本诗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是哪一句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为这句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案: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5、诗中点明了哪些意像?

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

6、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第二句中的“冷”和“无声”有何作用?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年代】中唐【作者】王建【体裁】七言绝句【出处】《全唐诗》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王建......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年代】中唐【作者】王建【体裁】七言绝句【出处】《全唐诗》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王......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十五夜望月》一、学习目标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二、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精选12篇)由网友“少女心碎日记”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1:《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九年级) 《十五夜望月》教......

下载《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九年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九年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