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元曲的体裁特点;学习如何欣赏元曲作品;熟读并背诵作品。
2、过程和方法:品味诗歌精炼的语言特点;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民本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情分析:
《山坡羊
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已经有所了解(即:亡,百姓苦),但对“兴,百姓苦”的理解还不深刻,不能很快地转过弯来。教师要用教学手段和技巧,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元曲的内容,体会句意。难点:诗词曲中意境的体会。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诗的氛围,导入新课(播放音乐)
我国是诗的国度,许多优美的诗篇为人们所传诵。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诗,喜欢我国古代的文学瑰宝。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品味元代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
潼关怀古》。
1、体裁介绍。
• 曲是元代新兴的体裁。
•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小曲子为独立单位。• 《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2、作者介绍。张养浩(1270—1329)59岁,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官至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积劳成疾而死。
3、写作背景介绍。这首小令是作者在陕西任上写的。潼关地势险要,秦汉以来许多王朝统治的中心。尽管统治者兴废无常,但人民遭受的苦难始终未变。他深刻指出,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替换,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
(以上具体内容均以课件形式出现)
(二)、朗读课文,把握结构美
• 要求:①速度适中(一般稍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②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③恰当停顿、注意重音。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后,请两位同学读课文,集体纠音。
2、正音:峦()踌()躇()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理解字词的意义,了解诗词的大意。(课件)
5、明确本诗的结构:这首诗由三部分组成--写景、抒情、议论。
(三)、品读、体会诗歌
• 1.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3.“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5.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 6.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四)汇报结果
1.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 第一层(前3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4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拟人手法、以动写静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3.“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万千,曾经的辉煌,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5.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总写作者的感慨(主旨)。
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的都是百姓。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在这里,作者对广大人民的痛苦境地寄予同情,发出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广大人民死活的谴责。
对偶,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文章中心。6.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 表达了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所在。
(五)轻松演练
1、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曲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六)、总结、深化、拓展
1、品味诗歌的感情基调: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2、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背诵默写此曲。
3.课下完成相关资料的练习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沙河市第六中学 石翠平●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年级八年级●学情分析由于初中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颂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张养浩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曲。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赏析的方法,理解该曲的含......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这首曲子;2、理解散曲的内容与思想;3、体会作者把抒发的情感,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理解散曲的内容与思想;体会作者把抒发的情感,并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这首散曲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本情怀。二、教学要求1、体会诗人......
《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1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