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荷叶母亲优秀教案”。
《荷叶•母亲》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⒈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⒉难点:体会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荷叶母亲》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二、字词积累。
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适意:舒适。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拦:zhē遮挡,阻挡。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四、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一、整体感知
(一)感悟母爱
1、吟读入诗,初读悟爱
(1)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学生范读诗歌,学生点评。
(3)教师指导朗读,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范读。(要注重朗读的停顿和节奏,把握重音,并且要读出感情。)
思考: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图画中包含了莲花、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4)学生齐读诗篇。(背景音乐)
2、研读入思,整体感悟
学生再读全诗,思考: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三看红莲。
3、品读入境,探究思考
台湾女诗人张秀亚在《诗与我》一文中曾经这样写到:“诗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几行字迹,而是记录着弥漫于天地间的一种情绪。”我们来品读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
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让学生找出渲染情绪的文字,加以品读
明确: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菡萏(),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环境: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红莲:不动摇。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作者的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却是无形的,涉及的面广,内容纷繁,除了母亲,还有谁能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了高潮。
2、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4、“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5、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小黑板)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
三、拓展训练:
(一)感恩母爱
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爱的光辉下,请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都积极发言了,说出了自己所感受到的母爱,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感恩母爱呢?(由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四、课堂小结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烦闷
雨打红莲 不适意
荷叶遮蔽红莲 不宁的心绪散尽
联
想
母亲无私爱护子女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
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3、小活动: (1)、在《感恩的心》乐曲中“许愿”,在心中默默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 (2)、学生代表朗诵表演感恩母亲的话。五、作业: 1、课外阅读冰心的......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的课文,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应该在朗读上多下功夫。朗读是我们感受课文的最好方法,本设计重点以朗读带动整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