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20:36: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节课处于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第三单元课题1。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现水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水的污染、水的净化方法等。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1、创设教学情境导入:从学生身边说起,下了三周的雨,那么,你知道雨水、河水、湖水、自来水这四种物质的共同点是什么吗?他们和“水”的区别是什么?

2、实验演示、学习新课

3、习题中学习知识

4、归纳总结。学习过程: 翻阅课本45页,结合生活中雨水,可以看出,水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那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板书课题)。导入到此结束。

实验演示、学习新课。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下面我们共同学习电解水的实验。

在做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注意:

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实际上这个实验从学生的角度观察,现象并不明显,所以我选择了视频展示,这样学生可以看的非常清晰。

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和氢气两种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我板书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且把相应物质的化学符号也表示出来,还把氢气下面标了(-),氧气下面标了个(+),由此可见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水电解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何不同。写出氢气(H2)氧气(O2)水(H2O),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进一步得出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习题中学习知识 课本49页习题3和4,写在练习本上,不会的题目隔过去,但必须独立思考。然后我当堂批改,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盲点,作出讲解。这个过程中学生进度快慢不一,所以我安排进度快的学生可以先行思考《学习检测》26页习题,要求同前,独立思考,独立做题,不会的跳过去,然后我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归纳总结。

评讲习题过程中是我们的知识归纳总结过程,需要教师补充讲解的知识点我均放在这个环节进行,这个知识讲解贯穿在习题讲评中,而习题讲评也是在我批改完之后,所以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点应该说是比较清楚,所作出的讲解非常简洁明了的。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一、电解水

现象:

1、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结论:

1、正氧负氢。

2、水(H2O)—— 氢气(H2)+氧气(O2)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教学反思

这样的教学方法处理可以解决学生的课外负担,因为课堂上把习题都练习和处理了。但我的困惑是,胡玉娇老师的讲座上曾点出以下一点,把知识零碎的搬到学生面前,没有经过自己的一番整理,我觉得这种说法就好像是在批判我这种做法的,可总觉得这也有它的可取之处,用起来比较轻松,所以不忍丢弃。

水组成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水组成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水组成教学设计

水组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

《水的组成》的教学反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水的组成》的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

下载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