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9:52: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8、9的加减法。初步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8、9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棒、方块、多媒体课件、展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水帘洞看看,调皮的小猴子又在干什么呢? 2.学生找出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整理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猴子?(2)还剩几只小猴子?(3)一共有几朵花?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谈话: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5+3= 谈话: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预设: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就是要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谈话:你能独立想出怎样解决这道算式吗? 学生独立探究。预设:

生1:摆小棒。左边摆5根小棒,右边摆3根小棒,合起来是8根小棒。得出5+3=8。生2:摆方块。左边摆5个方块,右边摆3个方块,合起来是8个方块。得出5+3=8。

生3:数手指。先伸5根手指,再伸3根手指,合起来是8根手指。得出5+3=8。生4:利用数的分与合来算,5和3合成8,5+3=8。(2)还剩几只小猴子? 谈话: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8-3= 谈话: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预设:从一个数里面去掉几,要用减法。谈话:你能独立想出怎样解决这道算式吗? 学生独立探究。预设:

生1:摆小棒。摆8根小棒,拿走5根,还剩3根。得出8-5=3。生2:摆方块。摆8个方块,拿走5个,还剩3个。得出8-5=3。生3:数手指。先出8根手指,放下5根,还剩3根。得出得出8-5=3。生4:数的分与合。8可以分成5和3,8-5=3。

生5: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因为5+3=8,所以8-5=3。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有意识地将问题寓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易于学生提出具体问题,对知识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同时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 “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法,发展思维。巩固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三、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谈话:能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一下吗? 同桌互相交流探究过程。2.集体交流。问题(1):

生1和生2的方法到展板上操作,与全班同学交流想法。教师给予肯定。生3的方法到前面演示。教师给予肯定。

生4的方法说一说,与全班交流。教师给予表扬肯定。再指几名学生把这种方法说一说。问题(2):

生1和生2的方法到展板上操作,与全班同学交流想法。教师给予肯定。生3的方法到前面演示。教师给予肯定。

生4和生5的方法说一说,与全班交流。教师给予表扬肯定。再指几名学生把这两种方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算法多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明确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思考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交流中分析、比较不同算法的特点。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谈话:比较一下,以上的几种算法,哪种方法算起来更快、更方便? 学生思考、比较。谈想法。1.问题(1): 预设:

生1:第一、二、三种算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是比较费时,第四种算法最快、最方便。生2(个别学习比较弱的):我还是喜欢直观操作的方法。

谈话:10以内数的分与合大家已经掌握的比较熟练了,所以利用数的分与合算10以内数的加法,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建议大家使用这种算法。

允许个别同学使用直观操作法,但后续学习中要提高要求。2.问题(2): 预设:

生1:第一、二、三种算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是比较费时,第四、五种算法最快、最方便。

生2(个别学习比较弱的):我喜欢直观操作的方法。

谈话:10以内数的分与合大家已经掌握的比较熟练了,所以利用数的分与合、或者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算10以内数的减法,是很好的办法!建议大家使用这两种算法。

允许个别同学使用直观操作法,但后续学习中要提高要求。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对多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交流,感受不同算法的特点和优劣,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进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达到举一反三,从而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允许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看图写算式。(课本46页1、3题,47页4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懂图意。同桌互相交流做法。最后集体订正,个别题指名说想法。2.直接写得数。

3+5= 9+0= 4+4= 4+5= 8-6= 9-5= 8-4= 9-7= 3.一图四式。(课本47页6题)

这道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图四式”,要分析四道算式的意义,让学生透彻理解四个算式的由来。

4.看数轴写算式。(课本47页7题)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5.画一画,填一填。(课本48页8题)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维。

6.圈一圈,填一填。(课本48页9题)

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8减几的算式和9减几的算式。

7.解决问题。(课本48页10题)

学生独立解决,订正时指个别学生分析题意。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设计层次清晰,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并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从而产生新的问题,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孕伏。

四、全课总结,回顾梳理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1:我学会了怎样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追问:怎样算最快?)

生2:我学会了用加法或减法解决问题。(追问:什么情况用加法解决问题?什么情况用减法解决问题?)

生3:我学会了看图写算式。(追问:一图可以写出几道算式?)生4:我学会了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知识”“合作” “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8和9加减法教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

《8、9的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 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贺兰回小:彭晓娟教学要求: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

下载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