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入桶开始》教学设计_设计垃圾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9:50: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从垃圾入桶开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设计垃圾桶教学设计”。

《从垃圾入桶开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品德与生活》(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垃圾的方法,维护家庭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他们为保护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活动一:景观对比――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家乡美景。

提问:观看了“我们的家乡”后,你们想说什么?

2.展示家乡局部环境脏乱差现象。

提问:看了以后,你们心里感觉怎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提示课题:从垃圾入桶开始。

4.认识中国环保标志和世界环境日。

提问:你在哪儿见过这些环保标志,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这些标志、节日吗?

【设计意图】情境教学法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生活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和气氛,可促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上课伊始,通过屏幕展现学校和家乡的美景与局部环境脏乱现象的极大反差,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引发学习欲望,唤起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引入新课作铺垫。

活动二:情境感知――认识垃圾

看一看:播放一个收废品的阿姨收购废品的情景录像。

议一议: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学生汇报交流课前调查垃圾问题的情况)

展一展:课件展示一些废品回收再生利用的片断资料,让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回收有什么益处。

【设计意图】品德源于儿童的生活。通过观看生活中收废品阿姨收购废品过程的录像,让学生贴近生活中的人和事;接着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有关垃圾处理的信息,资源分享,整合利用;借助课件对垃圾分类的系统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知道垃圾并不都是废物,有好多可以回收利用,垃圾再利用可以变废为宝,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活动三:游戏体验――垃圾分类

1.游戏内容: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

2.明确游戏规则。

3.小组合作给垃圾分类,并派代表介绍垃圾分类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议。

5.师生齐读儿歌《我是环保小卫士》。

【设计意图】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为了让学生学会怎样给垃圾分类,组织小组间开展“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游戏活动,人人参与,给垃圾分类,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感受给垃圾分类带来的快乐,初步学会处理垃圾的方法。一旦学生体验感悟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就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从环保的角度对待垃圾。

活动四:课后延伸――培养习惯

1.要求学生回家后了解一下,一周里,家里每天扔掉的垃圾都有些什么?记下数量填好课本第77页的表格,并帮助家长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2.通过写信的形式,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建议在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箱。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课后给家里的垃圾分类,强化了垃圾处理的意识,进而又让学生通过集体商议,以写信的形式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建议在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箱,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社会责任心。(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责任编辑 黄安福

从垃圾入桶开始 教案

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垃圾入桶开始》教学设计与反思《从垃圾入桶开始》(教科版)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就这么简单”这一主题的一个活动内......

《从垃圾入桶开始》说课稿

《从垃圾入桶开始》说课稿《从垃圾入桶开始》这一活动主题来自教科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五单元主题一-—“我身边的环境”中的第一个话题。《新课标》指出......

从垃圾入桶开始教案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从垃圾入桶开始》(教科版)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就这么简单”这一主题的一个活动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

《从垃圾入桶开始》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从垃圾入桶开始》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学二年级品德教案:美,就这么简单:从垃圾入桶开始

美,就这么简单:从垃圾入桶开始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初步学会处理垃圾的方法,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活动准备:做游戏所用的卡片、分类垃圾桶等。 活动过程:一、调查 1. 2. 家里或班级......

下载《从垃圾入桶开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垃圾入桶开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