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教学设计_旅鼠之谜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8:21: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旅鼠之谜教案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杨涛

一、课文分析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涵蕴丰富。《旅鼠之谜》一文的情节随着作者偶然抓到旅鼠巧遇丹尼斯而展开,在作者和丹尼斯的一问一答中揭开旅鼠令人震惊的三大奥秘,进而由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联想到人类毫无限制的繁衍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关注生态平衡。(旅鼠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旅鼠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旅鼠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文章知识性强,但读来却不枯燥,反而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因为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通过“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说明的内容”,是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有机结合。

如果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也是一篇很有趣味的说明文。本文叙述“我”与丹尼斯的交谈,“我”时而怀疑,时而“惊讶”,时而“迷惘”,时而猜测,时而疑惑,最后还有一出滑稽戏,结句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亦庄亦谐。采用这种方式讲旅鼠之谜,具有艺术的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解人疑惑,发人深思。

二、创意说明

《旅鼠之谜》从文体上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科学小品。但什么是科学小品,怎样解读科学小品,如何确定本科的教学内容呢?所以,解读文章的方式与方法就得深加考虑,只有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才能让学生在40分钟内,轻松地理解这3971字的文章。我决定从学生已掌握的文体知识入手解读课文,从记叙文的角度,说明文的角度,对话的角度多角度解读难文。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科学小品的特点和一般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角度解读课文学习用已有知识解读生课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环境意识,增强环保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角度解读课文,掌握科学小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难点:如何用多种方法解读生课。【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旅鼠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旅鼠吸引天敌自杀的录像短片(1分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顺势导入对课文的阅读。

二、从说明文的角度解读课文。限时5分钟读文,并思考如下问题: 1.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2.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3.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说说课文语言特色。4.把课文缩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小结:这是一篇说明文吧?分析本文具有的、说明文的特点。

三、从记叙文的解读课文。限时3分钟读文,并思考如下问题: 1.从记叙的要素来说说《旅鼠之谜》。

2.从“我”的心理活动来说说《旅鼠之谜》。(理出我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3.从行文的波澜、趣味性、故事性、警世性角度说说《旅鼠之谜》。(品析文章的故事性特点)

小结:这是一篇记叙文吧?分析本文具有的、记叙文的特点。

四、从对话的角度借读课文。

提问:课文为什么要用对话的形式结构?(对话的形式有什么好处?)

五、总结概括科学小品的特点。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这是一篇()的记叙文; 这是一篇介绍()的说明文; 这是一篇()的科学小品。

2.结合你学习本课的经历,说说什么是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具有什么特点? 讨论、小结:科学小品就是用文学的手法表达科学的知识的文章。学法指导:以后学习别的文章,也可以从记叙、说明、描写的角度来解读文章。

六、布置作业:

观察和了解一种动物(植物),写一段文字,说明它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板书设计】见多媒体课件 【教学反思】

目前,说明文教学存在“教学过程模式化”、“教学内容重复化”、“课外拓展过度化”等问题。教师们一般都“以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研究作者怎样把这些知识介绍得生动准确”这样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教学板块大致可划分为四块:读通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教学点也总是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文章结构等基本知识上打转。这样的教学设计本无可非议,但如果每一篇说明文都作此设计、都这样教和学,那么“这一篇”与“那一篇”的区别在哪里?“这一篇”的教学价值又是什么?

《旅鼠之谜》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

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写作时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文章为什么要用对话的形式呢?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由他介绍旅鼠,知识的可信度高,而对话的方式又通俗又亲切,“我”不仅是忠实而专心的听者,而且“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也有作用。有时可以用“我”的惊叹烘托旅鼠之奇,有时可以用“我”的迷惘推进话题,有时可以用“我”的疑问让丹尼斯深入讲解。筛选心理活动的词语。丹尼斯讲了第三大奥秘之后,“我”一连提了四个猜想或疑问,丹尼斯一一补充讲解,说明“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他图”,“它们似乎是按照某种严格的指令行事,明白无误地都把大海看作自己最终的归宿”,大迁徙之际,“留下少量的伙伴看家,并担任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至于为什么集体大自杀,至今仍是一大难解之谜。有对话,有讨论,内容便于展开,而且适合阅读心理。

叙事文学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

我们对文章的解读都需要一个突破口,或者叫做切入点。找准了,找好了,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少做很多无用功。不同体裁的文章,选择解读的切入点或许也有所不同。总之,对于切入点的选择要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立足于语文本位。探询最佳的切入点,是解读文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旅鼠之谜》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2、反复阅读课文,了解事实,从事实中概括提炼观点。3、理解以叙述为主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4、培养以科学态度......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针对本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旅鼠之谜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课件www.daodoc.com【设计思路】本文是一篇融科学知识于记叙之中的科学小品文。作者巧妙构思,运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旅鼠的三大奥秘,读来富有情趣。教......

下载《旅鼠之谜》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鼠之谜》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