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弹力获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展示宏观的形变引入,而演示微小形变更为关键,使学生确信微小形变的存在,让学生认识任何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都会产生形变的事实。对于几种常见弹力的教学,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确定是两个难点,对于弹力的有无,使学生掌握用假设的方法来判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受力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弹力方向的教学,要注意支持力和重力和方向的区别以及接触面形状不容易确定的物体表面间受到的弹力方向。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从研究弹力与形变的定量关系入手得出结论,同时使学生体会图象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形变和弹性形变
2、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4、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的方向
2、体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在用简单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2、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三.[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确定
2、胡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五.[教具准备] 自制微小形变演示波器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物体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但是日常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接触时才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可称为接触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接触力按此性质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
[新课教学]
一、弹力的产生
[演示] 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各种物体演示物体的形变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
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物体受到了外力(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讨论与交流]坚硬的物体在很小力的作用下也会发生形变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一些物体比较坚硬,虽发生形变,但形变量很小,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
演示实验展示:显示微小形变
[猜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什么呢?
(学生猜想)
2、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发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二、弹力的方向
1、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3、绳的拉力方向: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案例分析─弹力方向判断
(1)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2)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3)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交流与讨论]如何判断物体间是否有弹力?
三、相互接触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1、从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2、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四、弹簧的弹力
[实验演示]: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1、结论: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胡克定律:F=kx3、k:劲度系数,描述弹簧的软硬程度,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
五、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2、已知物体甲和乙之间有弹力的作用,那么()A、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且都发生形变 B、物体甲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但必定都发生形变 C、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但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D、物体甲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也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3、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六、小结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
2、弹力
(1).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F=KX K为劲度系数(4).弹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
3、常见的几种弹力
(1).支持力: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物体。(2).压 力: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3).拉 力:沿着绳指向绳收缩方向。
4、如何判断物体受到弹力(1).从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2).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七、布置作业
课本:P56“问题与练习”2、3、4
《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
弹力教学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在初中对弹力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步深化对弹力的来由、性质、效果的认识,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观察——思考——归纳”科学......
《弹力》教学设计《弹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3......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弹力》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弹力》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