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一节《我知我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含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有关发扬良好家风、学习并继承家人优秀品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家”的理解;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能正视“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现实,学会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家庭。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放歌曲《我想有个家》,展出一系列与家相关的图片和照片。
2、谈“家” 师:刚才歌曲中的“我”唱着“想要有个家”,想要有个什么样的家?有人为什么明明有家却不想回家呢? 看了以上关于“家”的图片,你认为哪张图片最能代表“家”?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究竟什么是家? 小结:刚才大家从各个角度谈了对家的理解。没错,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有亲人,有亲情”,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家庭”有关。
3、说“家” 首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照片,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家庭成员、家庭特色等。
学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准备的家庭照片,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
从家的介绍中,进一步探究家庭关系的建立、家庭结构的类型。
家庭关系(板书)家庭结构的不同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板书)小结:虽然我们的家庭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建立的情形不同,家庭结构有别,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有亲人、都有亲情。
4、析“家”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满意自己的家庭,都满意自己的父母。下面我们听一听“我可以选择吗?”这个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由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①这个同学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你有类似的情形吗? ②如果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庭? 与父母亲情不可选择、无法改变。(板书)
5、知识拓展--我“知”我家
师:既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就应该学会接受,学会珍爱。当我们学会用“心”来看我们的家、我们的父母时,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也同样很优秀。
板书:--家庭的良好传统,如……
--家人的优秀品质,如……
6、小结
今天的主题是《我知我家》,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现在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家,以及家庭的建立与家庭的结构,我们还通过××同学的故事明白了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对于良好的家风和父母优秀的品质,我们应该学习并继承。
7、练习
在课堂上自己完成“家庭树”。
8、作业
回家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家风,并写出小结。
9、教学反思
第二节《我爱我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家”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亲情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体会父母的爱心与亲情,感受家庭的温馨。
2、难点: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热爱家庭就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家庭。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Flash《让爱住我家》。——家的温馨。
设计意图:用Flash动画,生动形象,让学生多感官感受,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起学生的联想和回忆。
2、新课教学
活动一:分享珍藏的温馨
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把自己的童趣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给大家听,让这份温馨的回忆与大家一起分享。
小结: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人老师。
活动二:说说父母对家庭的贡献。
1、说说家人对自己家庭的主要贡献。(课本p8表格)
2、夸夸自己的父母(说父母的优点),并讲给同学听。小结:美满的家庭离不开父母的爱心与奉献,而这份爱心与奉献 也正体现了父母对家庭的责任。
活动三:为父母寄言
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总结:我们不仅要懂得珍爱家庭的温馨,感谢父母的关爱;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更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爱住我家”,相亲相爱到永远。
五、课堂练习 完成文中练习题
六、作业
写一篇感激父母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
第三节《难报三春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以及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让学生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2、难点:怎样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会幸福快乐。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讨论法
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学会合作与交流。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懂你》,导入新课,引出话题
1、教师播放歌曲《懂你》,提出要求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懂你》,上课前大家先来听听,然后一起跟着唱,在听、唱的过程中品味其中的感情和旋律,并说说这首歌的旋律如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你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喜欢?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2、学生谈自己喜欢的歌词,歌曲的旋律、感情及听后的感想
师:这首歌的旋律如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你最喜欢哪句歌词?你听了有什么感想?
生:这首歌的旋律比较低沉、悲伤,它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激、热爱之情;我最喜欢的歌词是“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因为它唱出了父母对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听了这首歌,我觉得父母非常伟大,他们为子女默默奉献,忍受着孤独、寂寞。我们作为子女要热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
生:这首歌的旋律比较凄婉、哀怨,它表达了对伟大母爱的理解、赞美之情;我最喜欢的歌词是“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因为它唱出了子女对父母的爱、理解和关怀,道出了子女与父母心心相连。听了这首歌,我心里很难过,鼻子酸酸的,眼前又浮现出父母操劳奔波的身影。我想对父母说:“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相信同学们今后能读懂父母,会好好报答父母、孝敬父母。那么,我们该如何报答父母、孝敬父母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话题来学习《难报三春晖》这一框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理解课文,找出主要观点
1、教师提要求,学生列观点
师:同学们用十分钟时间把教材内容快速看两遍,然后列出主要观点。生:(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抚育我们长大,我们应回报父母、孝敬父母。(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不孝敬父母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
生:还讲了“孝敬父母的表现、含义、要求”
生: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反对盲目的愚孝。
生:孝敬父母需要我们付出代价,但收获的是甜蜜、幸福、快乐。
2教师小结
同学们看书非常认真,自学能力很强,把书上的观点都列了出来,对这一框题内容有了整体理解。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比赛,看谁说得多,说得准。
3、活动:“爱的交响乐”
比一比,赛一赛:(1)说说古今孝敬父母的典型故事(2)说说以赞美父母、热爱父母、报答父母为主题的歌曲、影片名、电视剧名
(3)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号召人人“热爱父母、孝敬父母”
生:故事有“黄香温席”、“颖考叔食肉”;歌曲有《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电影有《宝莲灯》;标语是“孝敬父母,人人有责”、“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生:故事有“沉香劈山救母”、“陆绩怀桔”;歌曲有《常回家看看》;电影有《我的父亲母亲》、《漂亮妈妈》;电视剧有《母亲》;标语是“爱父母就等于爱自己”、“再苦再累别苦父母”。
……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老师希望大家业余时唱唱这些歌,看看这些故事、电影、电视剧,感受其中的亲情和父母伟大无私的爱,学习主人公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三)分解话题,讨论提升
1、学生分组交流,对话题进行分解
师:刚才的活动让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我们应好好报答父母、孝敬父母。下面就请同学们以“报答父母、孝敬父母”为话题,八人一组,对这一话题进行分解,找出本组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讨论交流)
生:(A组)我们的话题是“我们中学生该怎样报答父母、孝敬父母?”(B组)我们的话题是“为什么要孝敬父母?”(C组)我们的话题是“怎样使人人都自觉孝敬父母?”(D组)“孝敬父母是否意味着盲目的顺从,父母违法犯罪视而不见?”……
2选定话题,讨论提升
师: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很快就列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话题,不过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两个话题进行研究讨论,并且这两个话题应体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具有现实意义。下面大家根据要求,各组商量一下,从上面话题中选出两个来。
生:“我们中学生该怎样报答父母、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否意味着盲目的顺从,父母违法犯罪视而不见?”
师:下面老师布置一下任务:A、B、C三组同学负责讨论“我们中学生该怎样报答父母、孝敬父母”这一话题,其他三组同学讨论“孝敬父母是否意味着盲目的顺从,父母违法犯罪视而不见?”这个话题,同时要求每组选出两个代表,一个负责记录,一个负责发言。(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适时引导)
师:刚才老师看见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见解也非常独特,下面先请ABC三组代表按顺序上台发言。
生:A组代表:“„报答父母、孝敬父母‟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如帮父母做家务、帮父母盛饭;父母累了给父母捶背;努力学习,好好做人等。”B组代表:“„报答父母、孝敬父母‟还应从了解父母、关爱父母做起,如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人生经历、愿望等;父母外出时提醒父母注意安全、天气变化;为父母分忧解愁,不乱发脾气等。”C组代表:“„报答父母、孝敬父母‟要做到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宽容父母等。
师:刚才三位代表的发言都非常精辟,使我们对如何报答父母、孝敬父母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做。下面有请DEF组代表上台为我们做精彩的发言,大家掌声欢迎。D组代表:“孝敬父母并不意味着盲目的顺从,对父母违法犯罪视而不见?而应做到: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要勇于批评和制止。”E组代表:“孝敬父母应做到:父母触犯法律,做儿女的要依法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F组代表:“孝敬父母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老师深受启发。通过大家的讨论发言,我们知道了“孝敬父母”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是从了解父母、关爱父母开始,二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知道了孝敬父母不是愚孝,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老师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个人都会热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我们的社会将会充满爱。
(四)结束语:
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希望同学门铭记父母对自己的恩情,好好报答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长大后如果离开了家,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六)作业:制订孝敬父母长辈的小计划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知识纵览 高屋建瓴】 爱在屋檐下【攻坚克难 学海导航】1.家庭对我们成长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所限,很难对这一问题有深刻......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第一框 我知我家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涵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
《爱在屋檐下》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爱在屋檐下》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涵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爱在屋檐下》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教材精析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我们要了解家庭的特点;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之间关系的不可选择性;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