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草原上教案”。
《草原上》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二、能力目标
1、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
2、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对祖国美丽大草原的热爱。
2、增进民族间的团结。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上》。
2、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旋律特色,体验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表现。教学难点
1、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比较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
2、唱准大跳音程,巩固3、5、6三个音的音高 教材分析:
《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拍子歌曲,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色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用具:电子琴、课件、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 生:傣族、白族、回族、布依族„„
师:下面请看一组图片,大家猜猜是哪个民族? 生:蒙古族
师:你们对蒙古族都有哪些了解呢? 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去蒙古草原看看吧 出示课件
(画面:蒙古族人骑马,蒙古包,蒙古服饰,马头琴,蒙古饮食等。)师:看了这么优美的风景,又了解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草原上走走,想吗?
(学生回答)
二、学习歌曲
师:那就让我们就来听一首描写草原的歌曲《草原上》。
(板书课题)
(一)体验歌曲
1.播放音乐,教师范唱歌曲。(出示歌谱)设问:这首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速度慢,歌曲优美„„ 2.聆听歌曲《草原上》
设问: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你能找一找吗?
生回答:mi、sol、la 出示课件(画面: mi、sol、la)(二)听辨游戏 1.游戏方法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弹四个音,我唱前面三个音mi、sol、la,你们的任务是听第四个音,我们先来试试,第一组:mi、sol、la,(mi),第二组:mi、sol、la,(la)。2.分组比赛
师:大家现在知道了游戏方法了,现在我们来比赛好吗? 生:好!3.公布成绩(三)学唱歌谱 1.教师带学生认歌谱。2.教师范唱歌谱。3.师弹琴生轻声唱歌谱。4.分组唱歌谱。
(四)学唱歌词 1.师范读歌词
师:“这么美妙的音乐,怎能不配上一首好听的小诗呢? ——出示歌词 2.生读歌词
师:“同学们愿意一起念念吗?“(学生边念,边做动作。)
师:“优美的小诗,好听的音乐,把它们合二为一体,是一首多美的歌曲,那就让我们唱起来吧?
(学生随着老师的琴的音高轻声地演唱全曲。)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演唱歌曲时有一些字唱的短一些,有一些字唱的长一些,你们可以告诉我是哪些字吗?(生答:“高、照、阔、跑、叫、好;笑、壮、肥应该唱得长一些。”)
师:很好!我们把这些唱的短一些的音叫做四分音符,把唱的长一些的音叫做二分音符,你们发现没有,四分音符后面有没有尾巴?二分音符后面有条小尾巴。
师 :老师手中拿了一些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请一位同学按照类别把它分别贴在黑板上。
(学生到讲台上区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你们能边划拍边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地唱歌曲《草原上》吗?试一试。(生齐唱歌曲)
3.歌曲处理:引导学生用流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4.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三.乐器伴奏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几样打击乐器朋友,就藏在你们身后,拿出来看看。师:这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表现短音?(请回答的同学来演示一下,一些同学用碰铃表现长音,一些用拍铃鼓表现短音)师:在草原有什么动物奔跑?生:马!
师:那么可以再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呢?生:双响筒!(让这位学生来演示)师:你们看过马跑吗?生:看过!师:那么马跑得怎样啊?生:很快
师:所以我们敲双响筒时应该要敲得怎么样?生:要快一点!师:而且要按节奏来快,听老师示范(老师演示一遍马蹄声,然后让同学来表演)
一位学生发言:老师铃鼓还有一种方法表演,可以摇动它来表现长音(请其演示)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好!现在就请这些同学来伴奏表演,请你们用刚刚所创造的演奏方法来表演,其他同学请你们来给他们唱并讨论一下谁表演得好。(学生在歌声中用自选的打击乐器表演,并选出了演得较好的一位)四.创编舞蹈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跳一段蒙族舞,好不好? 设问:你们感觉到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吗?
(师跳蒙族舞)
生1:很活泼 2:动作很大 3:有骑马的动作
师:为什么会有骑马的动作呢?生:因为内蒙古人爱骑马 师:哪位同学举手来做几个内蒙古舞蹈有代表性的动作:骑马
(请几位做得比较好的同学来给学生们示范,然后跟着做)
师:同学们唱、奏得真好听,你们看草原上的动物们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也愉快的跳起来。让我们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好吗? 出示课件 师生共舞
五、课堂总结
师:我们已经唱过了内蒙古歌,跳过内蒙古舞了,那么你们感觉到内蒙古人的性格应该是怎么样啊? 生:很开朗
师:对了,不但开朗,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名组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了解我国更多其他民族生活和音
乐。让我们在绚丽的音乐世界飞得更高更远!让我们在《草原上》的歌声结束这节课!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
《草原上》教学设计执教:中和小学董晴晴 课题:《草原上》教材: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册第二课“草原放牧”单元 设计思路:1、“声——景——情”统一,突出教学方法的独特性。......
《草原上》教学设计执教:中和小学董晴晴 课题:《草原上》教材: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册第二课“草原放牧”单元 设计思路:1、“声——景——情”统一,突出教学方法的独特性。......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学设计九台区土们岭中心学校李朝辉教材分析:歌曲 《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唯一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蒙古民歌的旋律特色。3、通过音乐创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