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_人教版____第二章第一节_地势和地形_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及三大阶梯的分布。2.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剖面图等图像资料找出我国地势的特征。
2、联系生活实际归纳我国地势对其他自然因素及经济活动的影响。情感目标
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教学重点
1、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我国地势的特点、山脉走向分布。教学难点
1、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
2、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式 归纳总结、读图找规律、探究讨论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亚洲的地形和地势,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亚洲的地形和地势有什么特点?(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呈放射状分布)中国是亚洲第一大国,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和亚洲是否一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深入去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板书)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提问):什么叫地形?什么叫地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归纳)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提问)我国的地形有哪些?
(归纳)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绕的盆地,还有欺负绵延的丘陵。
(提问)根据图2.2,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高原
(归纳)青藏高原主要地跨青、藏、四川西部。世界最高,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呈现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特点,这里的耗牛和藏羚羊等是有名的牲畜。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黄土高原:我国第三大高原,黄土深厚,世界上分布最广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粹的现象
云贵高原:我国面积最小的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盆地内有沼泽和盐湖,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
准格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绿洲农业和畜牧业发达
塔里木盆地:我国第一大盆地,内部平坦,中国最大的沙漠和最大的内流河
四川盆地:盆地内部多紫红色砂、页岩,所以又名“紫色盆地”、“红色盆地”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面积第二大平原,是黄河、海河、海河冲积而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面积最小的平原,是著名的“水乡泽国”“鱼米之乡”
(提问)从这些地形区的景观中,你能否归纳出我国的的地形特征?
(小结)这些地形区的景观差异大上,突出体现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板书)
1、地形类型多样(承转)刚才我们在学习地形区的空间分布时,我们发现各地形区的周围大多是以山脉为分界线,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那么我们国家有哪些山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山脉分布。
(思考)什么是山地?什么是山脉?
(讲解)山地的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有的山地呈条带状或脉络状分布的就是山脉。山脉多沿一定的方向延伸分布,这就是山脉的走向。
(活动题)结合图2.6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山脉常成为一些地形区的分界线,从中我们可以更深感受到,我国地形类型多样。(活动题)p25(承转)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我国山区面积大,下面通过图2.3,来了解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因此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而平原面积仅占1/10,所以,我们归纳地形的另一个特点:山区面积广大。(板书)山区面积广大(思考)山区面积大的利弊
(归纳)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是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教学总结
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新学案》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第一课时地形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2、主要山脉以及走向
3、山区面积广大的利弊
第二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知道了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滚滚长江东逝水„„”,“百川东到海”你知道为何我国的大多都是自西向东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
(提问)读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海拔大约多少米?颜色变化是否显著?说明我国地面高低起伏变化情况怎样?
(归纳)我国地面起伏大,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突出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板书)
二、地势西高东低(承转)我国地势从西到东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下面我们沿着36°N切开,一起来看它的剖面图。
(讲解)该纬线从西到东依次经过青藏高原、兰州、黄土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青岛等,从剖面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看出,我国地势呈现阶梯状分布。(板书)呈阶梯状分布
(提问)我国地势阶梯是怎么划分的呢?
(讲解)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我国地势从西到东分为第一、二、三级阶梯。第一、二级阶梯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界,第二、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第一级阶梯式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板书)
1、三级阶梯的界限、海波、地形(活动题)完成P28第1、2题
(承转)我国的地表形态对我国气候、河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小结)气候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深入,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河流、水能的影响:“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阶梯间落差巨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人民可以利用水能进行发电,支援工农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交通影响:一方面,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板书)
2、地势对我国的影响(活动题)p29(课题练习)见ppt 教学总结
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新学案》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第二课时地势 板书设计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三级阶梯的界限、海波、地形
2、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 人教版 第二章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
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我国地势特征及各级阶梯......
八年级地理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
中学八年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中所起的骨架作用,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