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张衡传教学设计_13张衡传整理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6:55: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 张衡传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3张衡传整理教案”。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张衡传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范晔、《后汉书》及相关知识 2.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如何推 断文言 虚词的 含义 能力 目标 1.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情感 目标 了解张衡的为人和科学、文学等方面的贡献,学习张衡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知作者]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曾任右军参军、秘书丞、新蔡太守、吏部尚书郎等职。元嘉初,彭城太妃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先谋逆,参与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谋杀宋文帝,事败遭逮捕被杀。一生著述较多,代表作《后汉书》。

[知背景] 张衡所处的时代,是东汉从强盛渐趋衰落的时代。这期间,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又相互勾结,他们各谋私利,竞相奢华,亲戚攀援,贿赂公行,诈伪丛生,政治十分昏乱。

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针对这种现实,张衡曾勇敢地给皇帝上书。

本文中张衡的为官与科技成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知常识] 1.《后汉书》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

2.张衡

张衡(78-139),东汉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愁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最为出色。地震学方面,他研制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地理学方面,曾就研究心得给出一幅地形图。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绘画方面,张衡为东汉六位名画家之一,据说他有脚趾绘画的本领。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

3.张衡与浑天仪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中国现存最早的浑天仪制造于明朝,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浑天仪是张衡心血的结晶。其主体是几层均可运转的圆圈,最外层周长一丈四尺六寸。各层分别刻着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还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纬等天象。仪上附着两个漏壶,壶底有孔,滴水推动圆圈,圆圈按着刻度慢慢转动。于是各种天文现象便展现在人们眼前。铜仪的两侧附有玉虬(龙)各一,吐水入壶,左为夜,右为昼。壶上分别立着金铜仙人和胥徒,“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台阶下还有内装机关与两壶相联的瑞轮、荚,靠滴水推动,依照月亮的出入圆缺,旋转开合,表示朔、望、弦、晦等日期,如活动日历。

4.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两都:东汉著名历史学家和辞赋家班固著的《两都赋》;又指东汉的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

二京:汉代的东京和西京,即洛阳和长安。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

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也作政区名)、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在今西安附近。

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温柔宽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开端。(“通五经贯六艺”的“五经”)六艺:(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2)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京师:帝王的都城;天子的军队;朝廷。

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公府:古代官署名。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属中央一级的机构。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相: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相为官名始此。战国时或称相邦(汉人改“邦”为“国”),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汉、魏在诸王之国设相,职同郡太守。

王侯:天子与诸侯。后多指王爵与侯爵,或泛指显贵者。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阉竖”是对宦官的蔑称。侍中:宫廷侍卫。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太史令:也称太史。西周、春秋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秦汉职位渐低。魏晋掌管推算历法。隋称太史监,唐称太史局,元称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召: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转、徙:调动官职。出:京官外调。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下车:官吏初到任。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术学:古代关于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学问。

豪右:西汉时期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

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年号:永元(元年:89年-末年:105年)是东汉皇帝汉和帝刘肇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17年。阳嘉(元年:132年-末年:136年)是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4年。永和(元年:136年-末年:142年)是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三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6年。

一、了解行文脉络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江西省瑞金第一中学谢志明342500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

《张衡传》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张衡传》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张衡传》是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人物传记,而《张衡传》这篇文章短小精炼,更能突显传记文章的写作特点,所以这节课我制定了以下......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一、初读,以“文”会意1、生概括对“张衡”初印象2、《张衡传》之布局 文学成就 才干为人 科学贡献政治作为 二、再读,以“词”疏意1、分组梳理各类文言现象2、......

下载第十三课 张衡传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三课 张衡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