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六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
——主备人:李显春
学习目标
1、理解斜面的意义,认识斜面省力作用。
2、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3、学会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重 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难 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每小组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在山区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形? 学习目标
1、理解斜面的意义,认识斜面省力作用。
2、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3、学会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二、自学指导
请认真看P16—17内容:
1、阅读P16内容,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填“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
2、阅读P16内容,分组设计实验,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3、分析实验数据,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或相同?
三、学生自学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进行实验指导。
2、检查自学效果 小组汇报:
﹙1﹚第一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并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
﹙2﹚第二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并说明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规律。
﹙3﹚在山区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形?
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讨论更正,或说一说不同意见。
2、评讲
﹙1﹚一起评第一个问题。
估计个别小组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与直接提升物体的力没有差别。
分析错因:
一种情况是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当测力计没有处于匀速运动时便进行读数;另一种情况是斜面坡度太大。﹙2﹚一起评第二个问题。
估计个别小组几次试验的数据差别不大,不能找出规律。分析错因:
一种情况是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当测力计没有处于匀速运动时便进行读数;另一种情况是实验设计不周密,利用斜面提升的重物不同。
﹙3﹚一起评第三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
五、课堂作业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
2、斜坡就是一种﹙ ﹚,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同一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 ﹚;坡度越大,所需的拉力﹙ ﹚。
3、讨论螺丝钉也是斜面吗?
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
七、课后反思
斜面的作用一课的实验并不难,根据六年级孩子的水平应该可以很轻松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
我在选择材料上得到同行们的建议,最后选择用塑料盒加钩码当做重物来进行实验,斜面则采用KT板当做斜面。选择材料的意图:第一,选择斜面与重物之间的摩擦力要尽量缩小。第二,重物方便直接提升和加钩码。第三,大小要适宜。如图:
材料的选择跟实验的成功以及上课时的效率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实践,这样的材料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我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研究斜面的作用和坡度大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外,我还重点设定让学生理解到达同一高度,选择不同斜面坡度的方法,分析选择不同坡度的理由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学习坡度大与坡度小的利弊关系,这跟生活实际是紧密相关的。
通过课堂教学25分钟时间完成斜面的作用和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剩下的15分钟探讨斜面的作用,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以及分析斜面坡度大小的利弊关系。这样的课堂结构安排时间紧密,效率提高,内容落实到位。
第一单元教案1、水滴里的生物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3、知道细菌、霉......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优美的语言和奇特的想像,引领人们步入美丽的大自然之中,去领略自然带给人们的各种美好的感受。四篇课文通过对大自......
《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亿合公总校 头段地小学教者韩国栋教学目标●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知识与技能●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ZY......
和谐大自然教学内容:《黑龙江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2、知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节......
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学文,初步感受诗歌的写法,能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