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我的教学设计_猫教学设计课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5:31: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猫》我的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猫教学设计课”。

《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抓住对三只猫细节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找出文章在表达和谋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品评鉴赏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课前播放萨克斯曲《回家》)导入:

在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刚才大家听到的萨克斯曲——《回家》曲调悠长嘶哑,略带忧伤,好像在呼唤着远游在外的亲人回家,也像在召唤人类关注身边动物的生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人与动物相处的文章——《猫》,读读看作者郑振铎是如何把进步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传递给我们的。

二、概括文章内容

我们已经提前预习了文章,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要求三句话以内。

三、合作讨论,依次交流作者对三只猫细节描写和议论抒情的 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我想问同学们你所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 生:略

师:你知道的准确。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 师: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指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艺术。作者郑振铎就是因为抓住了猫的特点,进行细节描写,所以把猫写活了。在写第一只猫时细节描写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有何表达效果?有何表达作用?(课件出示细节描写的作用:突出人物性格、动物性情;展示情节,推动情节发展;造典型环境,烘托人物心情)

师:这些词用得多好呀!它们引发了我们的想象,和作者一起共同创造出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形象。可是如果我们不抓住特点进行细节描写,只是笼统的说:“三妹逗它玩,它好玩极了。”(课件出示)大家比较一下哪个句子更能表现猫的活泼可爱呢?

学生齐答:第一句 师:所以呢,有了细节描写,就把小猫写活了。那么面对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我”会有怎样的感情呢?哪位同学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呢?

学生举手,教师点名回答

生1:“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写出了我因喜欢小花猫而愉快的心情。

生2:“我心里也感着一屡的酸辛,可怜着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写出了我因小猫的病死而难过的心情。

师: 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其实作者在写第二、三只猫时也有细节描写和议论抒情的句子。下面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师: 我们先交流一下第二只猫中的细节描写和议论抒情的句子。哪一个小组先发言?

生1:“这只小猫较第一只小猫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的飞过去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有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从这里可以看出小猫很活泼、很有趣。

生2:“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象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有极快的爬上去了。”从这也能看出小猫很活泼、很有趣。

生3:“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从这能看出小猫本领很大。

师:面对这样一只更活泼、更有趣的小猫我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生: “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这个句子写出了小猫被偷走后我的不愉快和愤恨的感情。“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写出了我因小猫的亡失而难过、痛苦的心情。

师: 这几位同学谈的真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失去了这样一位亲密的小伙伴怎能不难过呢?下面我们再一起来交流一下第三只猫中的细节描写和表达感情的句子。谁来谈一谈?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生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和饥饿所杀。”从这个句子我能看出它很可怜。

生2:“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象别的小猫那样喜欢玩游,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人,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我从这个句子能看出第三只猫不活泼、忧郁。

生3:“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从这个句子中我觉着它真可怜。“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的胖胖的。”从这个句子中能看出它懒惰的特点。

生4:“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的还不够快意。”从这些句子中我觉得小猫真可怜,明明不是它吃了芙蓉鸟却要被冤枉挨打。

师: 是啊!小猫真可怜!谁能谈一谈当“我“知道冤枉了小猫以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怨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难过、自责、后悔的心情。

师: 文中“我”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当我知道冤枉了小猫时怎能不难过、后悔、自责呢?那么,你在朗读时是不是把这种后悔、自责的感情读出来了呢?

生摇头。

教师指名读并给以评价,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出后悔、自责的感情

学生齐读,教师给以评价。

师小结: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把小猫写活了,又通过议论抒情的句子抒发了不同的心情,或难过辛酸,或怅然愤恨,或忏悔莫及。

重点研读有关第三只猫的文字

师: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章重点写的是第三只猫,因为第三只猫最能表现文章的主 2 旨,但是同学们的阅历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的疑问,下面,哪位同学有疑问就提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解决。

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质疑。

生1: 小猫为什么总是凝望鸟笼?

生答: 也许它觉得芙蓉鸟很漂亮、很幸福而自己很不幸,所以很羡慕芙蓉鸟。也许是喜欢芙蓉鸟

生2: “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生答: 因为小猫经常凝望鸟笼,鸟死后它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

生3: 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

生答: 因为第三只猫是被“我”误伤之后死的,而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所以我更难过的多。

生5: 假如养第一、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

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提出给以高度的评价

生答: 如果是第一或第二只小猫咬死了芙蓉鸟,“我”不会怪罪它,更不会用棒打它。

因为“我”喜欢这两只小猫。

师: 为什么“我”不会棒打第一、二只猫呢?就因为“我”喜欢它。(一边讲一边板书)为什么“我”回冤苦第三只猫呢?

生齐答:不喜欢它,它不受欢迎。(教师板书)

师: 所以“我”妄下断语、棒打怨死了第三只猫。(教师板书)仅仅是因为它不受欢迎旧被怨苦而死,多可怜的一只猫呀?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生齐答:有。

师: 是呀,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犯这样的错误。比如说,有一天,你的一支笔或一本书不见了,左找右找都找不到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候你就会想:肯定是哪一个同学给拿走了。你又会想到谁呢?

生齐答:最不喜欢的同学。

师: 于是你身边这位不受欢迎或学习最差的同学就成了被你冤枉的对象了,也许事情根本不是他做的。所以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能妄下断语。

同学们通过朗读、理解、品读这篇文章一定有了很多的想法,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能不能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呢?

学生思考后发言。

生1:做事情一定要弄清事实,不能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生2: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以免受别人的冤枉。

生3:一个人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

生4:一个人的同情心应做到善始善终,不能象“我”那样。

教师给同学们的回答以肯定。

师小结:其实同学门从作品中得到的这些感悟就是作品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对主题会有不同的理解。吸取“我”的教训,可以明白,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重要的是弄清事实。而猫的不幸遭遇也说明,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因此要免遭厄运,也要自我完善。这就是主题的多义性。

四、找出文章在表达和谋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品评鉴赏其写作特点。

1、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2、在上预习课的时候,有学生提出对文章语句核结构的安排质疑和建议。你有没有?在小组内说说。

五、拓展感悟

根据我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每个小组各拟一条格言。格言要求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师: 同学们经常读名人名言,今天我们也来当一次小名人,根据我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每个小组各拟一条格言。格言要求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准备。全班交流。教师给以肯定。

生1: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生2: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

生3:生活需要爱,需要七彩阳光!

生4: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应当善于同情,而不是善于严惩。——罗佐夫

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冰心 能否平等对待弱者是判断人格高低的标尺。——王世忠

师: 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拟了这么多的格言,而老师呢,在平时的读书中也积累了不少的名言,今天送给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6)同学们可以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到自己的周记本里去。

六、小结

教师总结:我们通过学习郑振铎的小说《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美的体现。让我们再一次欣赏曲调悠扬略带忧伤的《回家》,一起来关爱生活中的卑微的弱者。(展示图片,放曲子)

《我是猫》教学设计

《我是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糕、贪”等16个生字,会认“馋、霉”等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等新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

《我是猫》教学设计

《我是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 宋平教学内容: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7课《我是猫》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三条真理体会猫的心理变化过程。2.通过学......

《我是猫》教学设计

《我是猫》教学设计紫金县龙窝中心小学黄惠霞教学内容:《我是猫》是语文出版版社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

我是猫(教学设计)

《我是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自学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提高在读中感悟作品语言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

《我是猫》教学设计

《我是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初步感悟三条“真理”......

下载《猫》我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猫》我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