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讲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
《狮子和兔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桂桥小学 彭晓莉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重点词:恼羞成怒、筋疲力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3.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2.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狮子和兔子》
1、回忆上节课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词语,齐读。请大家看红色的词语是写谁的?(狮子)
3、出图片: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的2-5段
1、就是这样的一只狮子,可是遇到困难时,却——出词“恼羞成怒”。理解词语,指导方法。
2、狮子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了什么事?默读2-5段,找原因,四人小组讨论。
3、狮子为什么生气?
1)根据学生的回答进入2段。体会“又疼又痒”,个别读,评价,齐读。回扣“恼羞成怒”
2)出示第3段:找一找狮子的动作的词语,做动作,感受“筋疲力尽”,理解,指导有感情朗读。回扣“恼羞成怒”。3)引读第4段:让狮子更受不了的是—— 兔子边笑边想什么?回扣“恼羞成怒”
4、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第5段。
三、学习其他自然段。
1、狮子为什么赶不走红蚂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8段,齐读。
2、有什么办法可以赶走红蚂蚁呢?男女生分读第6、7段,理解“立即”。指导分角色朗读。
3、为什么狮子想不出办法,兔子却可以呢?点题:动脑筋
4、出“语文天地”里的训练题,自由回答。
四、书写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醒、解、决”
2、全班交流,提示易错地方。
3、在田字格中描一描。
4、在田格本上写两个,组词。
五、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赶不走
笑
冲走了
提醒
动脑筋
六、教学反思:
优点:老师在教学时抓住了“恼羞成怒”这个词,从理解词语入手,到理解文意,层层递进,让学生对狮子愤怒的原因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被兔子笑了这一个浅层次的点上,而是对他发怒的原因理解的比较全面,先是生气被红蚂蚁咬的难受,又无可奈何,再是想了方法还累得“筋疲力尽”,最后才是被兔子笑,再也忍受不了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是拆词理解,把单个字的理解合在一起理解词语;二是通过感受、动作理解“筋疲力尽”。同时,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这些环节都处理的比较到位,所以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看,也达到了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另外,老师没有用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在讨论中,在对比中订正自己的观点,发展自己的思维,反映了新的教学理念。
不足:在学习课文的6-8段时,采用倒回的方式,虽然比较新颖,但是感觉还不够落实,有一种一扫而过的感觉,学生说的不充分,读的不充分,显得虎头蛇尾,淡化了文章的主题:动脑筋。
总的来说,这个设计较以往有一些大胆的尝试,值得鼓励,但是很多教学细节仍要细细琢磨。
《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简析:《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语文书第四册中的课文。《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
《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狮子和兔子》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第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