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笠翁对韵》教学设计_笠翁对韵七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3:16: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晨诵《笠翁对韵》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笠翁对韵七虞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一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2.课件出示二年级上学期《拍手歌》的对子歌。生读。

3.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说到对对子,我们就不得不提《笠翁对韵》。

(二)介绍《笠翁对韵》。

1.课件出示《笠翁对韵》的简介,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板书课题《笠翁对韵》。生齐读课题。3.介绍作者。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三)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四)释读 1.师读。

2.讲解。重点点拨:

【长空】宽广高远的天空。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山花】山间野花。【海树】大海里的珊瑚; 【赤日】红日;烈日。

【苍穹】苍,青色。穹,穹隆,原意是高大圆顶的空间。这里借指天空。苍穹即青天。《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

3.学生一起说文意。

(五)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六)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2.收集对联。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二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1.集体复习一遍; 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2.讲解。重点点拨:

【雷隐隐】雷声不分明的样子。隐隐:隐约,不分明。司马相如《长门赋》:“雷隐隐而响起兮,象君主之车音。”古诗《孔雀东南飞》:“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雾蒙蒙】雾迷茫、模糊的样子。

【日下】(1)目前;眼下。日下天气已凉。

(2)旧时“日”指帝王,“日下”指京都。例:日下荀鸣鹤。

(3)日入。日没。太阳落下去。日下西山头。【风高】(1)风大。

【秋月白】白,今读阳平,古入声字,所以是仄声。【霁】雨雪停止,云雾散; 【牛女】牵牛星和织女星;

【参商】参,参星,居西方;商,商星,也称为辰星,居东方。以参商比喻彼此隔绝,不能相见。

【两曜】这里指参星和商星。

【斗】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头号宿,也称“南斗”,不是北斗。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三周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

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1.集体复习一遍; 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2.讲解。重点点拨:

【塞(sài)边】要塞周围。塞,边境险要的地方。边,四侧。【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戍旅】防守边疆的兵卒。

【三冬】冬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漫漫】广远无际。【朔雪】北方的雪。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四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1.集体复习一遍; 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2.讲解。重点点拨:

【河对汉】河,黄河;汉,汉水。

【雨伯对雷公】雨伯、雷公是古代神话中的雨神和雷神。雨伯原称雨师,为了属对工整,这里把师改作伯。

【雪洞】比喻华美洁净的居室。【月殿】月宫。

【天宫】上帝或诸神在天上的住所;天国。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五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1.集体复习一遍; 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云叆叇,日朣朦;蜡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2.讲解。重点点拨:

【叆叇】浓云蔽日的样子。

【朣朦】太阳将出,天色微明的样子。

【蜡屐】古人穿的一种底下有齿的木鞋。以蜡涂抹其上,叫蜡屐。【过天星】指流星。【梅子雨】梅雨。

【藕花风】带有荷花香气的风。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六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

云叆叇,日朣朦;蜡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1.集体复习一遍; 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2.讲解。重点点拨:

【皓月】明亮的月亮。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这一联是从(唐)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隐括出来的。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

背诵。

(五)课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七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1.集体复习一遍; 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2.讲解。重点点拨:

【华对嵩】华,西岳华山;嵩,中岳嵩山。

【四岳】传说是尧手下分掌四时、方岳(专门掌管一方政事的大臣)的官员;也有说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三公】泛指古代天子以下最大的三个官员,一说指星名。

【禁柳】古代皇帝居住的城苑禁止百姓出入,所以称禁宫;禁柳即宫廷中的柳树。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八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1.集体复习一遍; 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寒对暑,日对年,蹴鞠对秋千。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覃烟。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2.讲解。重点点拨:

【蹴踘(cùjū)】一种古代踢球游戏。蹴鞠:蹴,踢;鞠,通鞠,球。【丹山】秋后山上的树叶变红,所以称秋天的山为丹山。【碧水】绿水。

【覃烟】覃(tán谈),长。覃烟,袅袅直升空中的炊烟或横浮低空的烟雾。一版本作“轻烟”。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九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

一、教学目标

1.正音及常用字解释。

2.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3.相关趣闻或典故等。

4.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2.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背诵)

寒对暑,日对年,蹴 鞠对秋千。丹山对碧水,淡雨对 覃tán 烟。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歌婉转,貌婵娟;雪鼓对云笺jiān。

荒芦 栖xī南雁,疏 柳 噪秋蝉。

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

婉转:声音委婉而动听。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云笺:有云状花纹的纸,指书信。3.学生一起说文意。

歌曲委婉动听,容貌柔弱美丽。雪鼓和云笺相对。荒芜的芦苇上栖息着南归的大雁,稀疏的柳枝上鸣叫着秋天的治疗。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给爸爸妈妈讲文意。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十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

二、教学目标

1.正音及常用字解释。

2.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3.相关趣闻或典故等。

4.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

2.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背诵)

歌婉 转,貌 婵 娟;雪鼓对云笺jiān。荒芦 栖xī南雁,疏 柳 噪秋蝉。

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篱倒看杏花天。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

接篱:白鹭羽毛装饰的帽子。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给爸爸妈妈讲文意。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十一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

三、教学目标

1.正音及常用字解释。

2.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3.相关趣闻或典故等。

4.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2.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背诵)

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篱倒看杏花天。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轻对重,肥对坚,碧玉对青钱。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 肥:肥马。坚:坚车。

碧玉:中国古代著名美女,晋代汝南王司马义的妾。

青钱:张鷟很有才名,被人称作“青钱学士”,意思是他的文章万无一失。郊:孟郊,唐代诗人。岛:贾岛,唐代诗人。

酒圣:晋代刘伶旷达好饮,被人称作酒圣。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给爸爸妈妈讲文意。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十二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

四、教学目标

1.正音及常用字解释。

2.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3.相关趣闻或典故等。

4.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2.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背诵)

轻对重,肥对坚,碧玉对青钱。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依玉树,步金莲;凿井对耕田。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

玉树:《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入谓之“兼葭倚玉树”。

金莲:《南史.齐东昏侯妃》载,南朝齐东昏侯以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步步生莲花也。”后以金莲指女子纤足。清宵立:唐杜甫诗:“思家步月清宵立。”

白昼眠:东汉边韶常昼眠,弟子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昼贪眠。”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给爸爸妈妈讲文意。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十三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

五、教学目标

1.正音及常用字解释。

2.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3.相关趣闻或典故等。

4.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2.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背诵)

依玉树,步金莲;凿井对耕田。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给爸爸妈妈讲文意。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十四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

六、教学目标

1.正音及常用字解释。

2.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3.相关趣闻或典故等。

4.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2.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背诵)

豪饮客吞波底月,酣 游人醉水中天。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斗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lâ);看花紫陌(mò),十里香车拥翠钿(diàn)。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给爸爸妈妈讲文意。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

周次:第十五周 类型:经典 题目:笠翁对韵

七、教学目标

1.正音及常用字解释。

2.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3.相关趣闻或典故等。

4.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正确断句,理解句意。感受内容的趣味性,喜爱《笠翁对韵》。2.读出古文的韵味——生断气连等。感受韵文的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韵味美。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背诵)

斗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lâ);看花紫陌(mò),十里香车拥翠钿(diàn)。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吟对咏,授对传,乐矣对凄然。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

董杏:名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也好。他为人治病不取报酬,只要求治愈者植杏树,数年后杏树成林。

周莲:宋代周敦颐爱莲,曾写著名篇章《爱莲说》。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给爸爸妈妈讲文意。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之一东 教学设计一、导入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祖先留下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影响最为深远,而且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对联。1、......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北京市北京小学 董葳【教学理念】《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中华......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 一东》教学设计 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慧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笠翁......

下载晨诵《笠翁对韵》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晨诵《笠翁对韵》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