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讲课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99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掌握其绘制方法。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简单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统计观念。
(3)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和合作活动,发展学生自主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播放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的精彩瞬间。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提出
问题:中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枚金牌,多少枚银牌?你是怎么知道的?关注学生对数据的收集过程。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获得这些信息。这里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与人口相关的数据,并把它制成了复式统计表。(课件出示例1部分的复式统计表)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根据统计表让同桌两人在作业纸上分别绘制出城镇、乡村人口数的条形统计图,然后展示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
2、反馈交流(1)观察两个统计图比较一下,你能发现吗?
2000 年是城镇人口多,还是乡村人口多?你是怎么发现的? „„
那么 1985 年呢? 1990年呢?„„
(2)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使我们更加方便的在同一幅统计图中观察和比较城镇和乡村的人口呢?
三、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让学生 4 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探索、解决“如何把两张条形统计图合并为一张统计图”的问题。
2、按小组在练习纸上合作画图。
3、展示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的统计图。
引导观察、比较、讨论:那一幅图更合适,为什么?
4、课件演示绘制全过程和方法,突出图例问题。(板书:图例)总结强调:作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6、讨论交流。
(1)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根据讨论结果板书。
(2)根据统计图回答课本上4个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人口在不断转为城镇人口。进行国情教育。
四、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第101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3)
2、调查后完成。
(1)课后调查完成“做一做”第(4)小题。(2)喜欢看的动画片情况统计图。
课件出示:《西游记》等四部动画片的有关海报画面。
师:作为奖励老师准备给同学们播放一部动画片,现在有四部动画片可供选择,最好播放哪部动画片呢?老师也犯难了,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帮编导做出选择吗? 可以调查„„ 可以统计„„ „„
在练习纸上完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都有什么收获? 最后在学生选择出的动画片中结束新课。
板书设计:
复 式 条 形 统 计 图 单式 一种数量
复式 两种数量 图例
教学后记:
非常有幸11月5日下午参加了区“新秀杯”课堂教学竞赛,上了一节四年级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反思这节课,自己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从需要出发,在比较中引发认知冲突。
在“自主探索,构建新知。”部分首先创设了自然平实、有益探究的问题情境,即出示有关城镇、乡村人口数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让同桌两人在作业纸上分别绘制出相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然后让他们观察两幅条形统计图,比较其中两个年份的城镇和乡村人口数。由于城镇、乡村人口数分别用两幅统计图表示,比较时要把两幅统计图结合起来观察。当学生觉得同时观察两幅统计图不太方便时,便感受到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局限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心理需求,从而提出可以把两张统计图合并为一张统计图的想法。这样的问题情境从比较开始,朴实无华,不但能引发认知冲突,而且有着较大的探究空间,能有效的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二、留给学生探索空间,在比较中认识理解概念。
在“小组合作,探索新知。”部分提出的“如何把两张条形统计图合并为一张统计图” 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也是学生能够经过努力探索得到解决的。从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有着探索与解决这个问题的的强烈欲望与意愿,他们自主探索,动手操作,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思维与个性化成果。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围绕“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的统计图”进行讨论与交流。虽然学生绘制的几种不同的统计图不一定都符合实际要求,但是通过比较,明确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在联系,再引导学生利用优化的思想方法,逐步地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本质属性,即:既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几组不同的数量,又能清楚的反映出这几种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同时也让学生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这样让学生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建立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更是获得了有益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三、重视知识应用,在比较中发展应用能力。
在“独立练习,巩固新知。”选择的帮助老师选择要播出的动画片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较强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索愿望,同时也使学生能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根据“动画片受欢迎程度统计图”选择播放哪一部动画片这一过程比较好的让学生认识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需要分析、比较数据的组成,从而才能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与选择。这样能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统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有意识的把统计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反思整节课,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1、课前的激励调动不够充分,课堂气氛显得比较紧张;
2、过渡语言生涩,显得过程不紧凑,连贯;
3、评价性语言不丰富,缺乏明显的指向性;
4、在学生交流的环节上,感觉学生动口不充分,没有放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5、学生在生活中还发现很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出来。纵观种种不足,都是因为理论掌握不够,缺乏学习、借鉴和参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再学习、再创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其特点。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作出合理推测。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99页例1。 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动手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110—111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