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范例

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3 03:12: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范例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范例

【课标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

2、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动机。

3、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3课时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意。

契约( ) 揽( ) 悲天悯人( ) 卸却( )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

3、梁启超, 代资产阶级者 者、 者。字 ,号 别号 。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 ”,著有《 》

4、全文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 自然段,论述“ ”。

第二部分是第 自然段,论述“ ”。

第三部分是第 自然段,论述“ ”。

全文是按 结构来写的。

5、学生疑惑。

(1)

(2)

【问题探究】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2、到底什么叫责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4、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本文的论据是否具备这两种类型,请举例说明。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6、请写出二到三则有关“责任”的名言。

【自主学习】

1、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卸却(xiè)

2、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3、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公车上书”,《饮冰室全集》

4、全文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是第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是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分总结构

【问题探究】

1、“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3、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4、本文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如:“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道理论据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又如:“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再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此外还有对比论证(如第3自然段),引用论证。

5、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或“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6、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托尔斯泰)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新河镇中心学校雷发伟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作者。2 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3 培养学生学习阅读议论文的能力。4让学生掌握议......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要求:1、学习本课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2、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3、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最苦与最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2、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最苦与最乐的意义......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为人处世的态度;识记、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习课文在论述过......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1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辨证性和严密性。 3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下载《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