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教学设计_串联谐振电路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0:40: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串联谐振电路教案”。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电工学实验 所属学科:工学 课程学时:20学时

授课对象: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开课单位:基础实验中心

先修课程:电工学、大学物理实验 选用教材:《电工学实验》

中国民航大学校内讲义

二、教学背景

本课程是工科非电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和必修课,是电工学理论的实验课程。本课程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与实际联系,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串联谐振电路是《电工学》里面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既是前面正弦交流电路中R-L-C串联电路的延续和拓展,又是R-L-C混联电路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后面飞动专业要学习的变压器、电子技术和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基础。本环节从实验的角度,结合实际,使学生能更准确的理解串联谐振的含义,掌握该知识点。

授课对象为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学生学过与本课程有关的先修课程:电工学、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大多数学生对待实验比较认真、好学,能够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串联谐振现象,掌握串联谐振电路频率选择的特性,掌握用实验的方法绘制电流谐振曲线,了解串联谐振的应用;

2、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节课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三种方法。

1、采用演示实验法,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媒体教学,联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采用探究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低频信号发生器、小灯泡、电阻、电感和电容,示波器、电工学实验箱。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观看演示实验,理解选频特性。首先交代要演示的实验电路和要观察的实验现象。板书实验电路图。利用一个RLC串联电路,保证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信号源的频率,观察并联在采样电阻两端的小灯泡的亮暗变化。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该电路有什么特性。待学生思考后,解答RLC串联谐振电路具有频率选择性。引入新课,介绍串联谐振。板书本次课的题目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

2、讲解什么是谐振。板书谐振。什么是串联谐振,什么是并联谐振?谐振产生的条件,虚部为零,容抗等于阻抗。讲解谐振的选频特性,板书选频。讲解品质因数Q含义,代表选择性参数。板书Q的公式,讲解Q和那些参数有关。讲解电流谐振曲线。引出本次课的重点:用逐点扫描法的实验方法绘制电流谐振曲线。板书谐振曲线。

3、讲解实验原理,交代原件参数,讲解电路实际连线,强调共地接线方法。强调保持电源电压的方法,信号源接功率输出。选取合适的频率点测量回路电流,并绘制电流谐振曲线。从测试的数据体会回路电流随频率变化的规律,理解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讲解电流参数改变对谐振曲线的影响和对电路选择性的影响。

4、讲解谐振电路的实际应用。用陷波器和收音机举例谐振好的一面,用电力系统举例谐振不好的一面。

七、教学总结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1、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识。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已有概念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精心的设计问题情境和问题梯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善于利用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身边的素材,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激发兴趣,有利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的实际,这样创设出来的问题情境才有亲切感,才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成就感。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电工的乐趣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电工的快乐,领悟电子学的和谐与奇妙。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 学 设 计梁瑞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电 流一、教案【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电流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以及认识了串联电路......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共同学习,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学设计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教学设计课程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认识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4)初步了解......

下载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